蔡劲松
-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平板DSA介入检查治疗患者的剂量调查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调查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入检查治疗患者的照射剂量,分析影响患者照射剂量的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3至6月来本院做DSA检查治疗的患者461例,手术种类包括全脑血管造影(CEA)、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CAE)、肝脏动脉造影+超选化疗(SHAC)、冠状动脉造影(COA)、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ISI)、心脏射频消融(RFCA)、永久起搏器安装(PCPI)。通过采集所有病例的剂量面积值(DAP)、累计皮肤表面入射剂量(CAK)、透视时间,采用转换因子计算有效剂量值。结果CEA、CAE、SHAC、COA、PIST、RFCA、PCPI的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33±0.20)、(0.49±0.35)、(6.92±4.19)、(0.76±0.91)、(2.35±1.47)、(0.50±0.74)和(0.67±0.70)Sv;461例患者中超过1Sv的达到120人次,占26%,超过10sv的达到10人次,均为SHAC患者。CAK分别为(0.55±0.43)、(1.34±1.11)、(0.95±0.57)、(0.32±0.31)、(0.91±0.33)、(0.16±0.22)和(0.15±0.14)Gy,CAK值超过1Gy共为59例,占12.8%,超过2Gy为11例,占2.4%,有2例超过3Gy,为4.5和6.1Gy,分别为CEA和CAE患者。结论各项介入手术患者所受照射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介入检查治疗患者接受的照射剂量较高,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督以保证患者照射剂量得到最佳控制。
- 孙建忠王志康章伟敏蔡劲松
-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磁共振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在胃癌术前影像学评估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磁共振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在胃癌术前影像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共32例临床诊断为胃癌的患者行MR及全腹CT检查,平均58岁。30例术后切除病理得到证实。使用美国GE discov...
- 蔡劲松陈海燕孙建忠余日胜
- HRMRI观察症状性中动脉狭窄斑块分布和卒中亚型之间的关系
- 目的:颅内大动脉特别是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在欧美国家不多,却是亚洲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原因,也是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的重要一型,症状性MCA狭窄的病...
- 孙建忠高峰揭丽勇蔡劲松
- 文献传递
- 直接摄影检查的照射剂量分析
- 目的:通过对不同部位直接摄影(direct radiography,DR)检查的医学数字通讯图像(digitaI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of medicine,DICOM)文件信息中的剂量信息...
- 孙建忠章伟敏蔡劲松汪军黄永强蒋伟军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植入物准入与扫描再认识
- 目的:探讨现阶段各类植入物MR扫描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支架、人工瓣膜、人工血管、人工关节、钛板、弹簧圈、动脉瘤夹以及起搏器/功能泵等各类植入物的性状进行罗列分析,并对其MR扫描的安全性及植入部位磁共振图...
- 华建明蔡劲松
- HRMRI观察症状性中动脉狭窄斑块分布和卒中亚型之间的关系
- 目的:颅内大动脉特别是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在欧美国家不多,却是亚洲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原因,也是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的重要一型,症状性MCA狭窄的病...
- 孙建忠高峰揭丽勇蔡劲松
- 文献传递
- 不同频率MRE定量分级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MRE弹性值诊断不同级别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能力,确定最佳阈值,评价其诊断效能,并明确弹性值与肝纤维化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初步确定MRE定量评价家兔肝脏硬度的最佳频率。方法:1.家兔肝脏的弹性值测量:由两名观察者...
- 蔡劲松陈英余日胜
- 颈部动脉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51例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测试团块时间-信号曲线颈部动、静脉峰值差和不同的成像扫描方法对颈部动脉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图像的影响。方法 51例患者接受颈部CE-MRA。对36例应用3D-FLASH序列(3D组),15例加用并行采集成像技术(iPAT,iPAT组)。对受检者均行2D-PC定位,在双侧颈动脉中心层面冠状位行3 ml/s小剂量(1~2 ml)Gd-DTPA测试团块。应用平均曲线对头臂静脉、上腔静脉、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静脉ROI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测其峰值时间。分别评估图像动脉显影均匀度及静脉窦、颈内静脉、头臂静脉对观察动脉的影响。结果 51例受检者颈动脉测试峰值时间为(14.17±2.90)s,42例颈动、静脉峰值差为(7.95±2.12)s,36例上腔静脉(两次体循环)两次峰值时间间隔为(17.06±3.21)s。两组动脉显影均匀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窦显影对观察颈内动脉的影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5,P〈0.05)。结论颈部动脉CE-MRA中,应用测试团注,可获得动、静脉峰值时间和二次循环间隔时间,应用合适的成像序列和延迟时间可获得高质量的动脉血管图像。
- 蔡劲松孙建忠蒋飚
- 关键词:颈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 DR胸部摄影适宜检查参数的研究
- 目的:探讨平板数字X线成像(direct radiology,DR)胸部摄影的适宜检查参数。方法:选择73、90、125 kV分别代表低、亚高、高kV,分别选择感度200、400、800以及各级感度±4微调,使用自动曝光...
- 孙建忠蔡劲松徐晓虹蒋伟军张德营
- 文献传递
- HRMRI观察症状性中动脉狭窄斑块分布和卒中亚型之间的关系
- 目的:颅内大动脉特别是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在欧美国家不多,却是亚洲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原因,也是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的重要一型,症状性MCA狭窄的病...
- 孙建忠高峰揭丽勇蔡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