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岳鞠 作品数:16 被引量:184 H指数:8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新生儿液体治疗中的矛盾和对策 被引量:4 2012年 新生儿液体疗法在新生儿疾病治疗中必不可少,但是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体液不够稳定,维持平衡功能较差,过多、过少、过快、过慢补液等均可导致不良后果。认识液体疗法中的矛盾,正确应用液体疗法,可提高高危儿生存质量。 宋燕燕 蔡岳鞠关键词:液体疗法 婴儿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012年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是导致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障碍及脑瘫发生的最重要因素,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早产儿脑血管的解剖特点、不完善的自动调节功能及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对缺血、感染的不耐受有关,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近年来的动物和临床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脑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有效减轻早产儿脑损伤,改善预后,降低伤残率。 蔡岳鞠 宋燕燕 周卓妍关键词:早产儿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促红细胞生成素 神经保护 T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外源性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TPO治疗组、缺氧缺血(HIBD)组.于10、14、21日龄检测脑质量损伤百分比、皮层脑组织HE染色、免疫组化观察皮层神经元巢蛋白(Nestin)的表达;14、21、28、35日龄检测脑干诱发电位(BAE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HIBD组大鼠可见损伤侧的脑皮质组织学分层消失、结构紊乱,切片中出现大量条索状空洞,高倍镜下核异常深染、核固缩;TPO治疗组能明显改善大鼠脑组织形态变化;TPO治疗组在各取样时间点的脑质量损伤百分比均分别小于HIBD组(P<0.05).HIBD组大鼠造模3 d后可见少量Nestin蛋白阳性表达出现在神经细胞胞浆、轴突和树突内,造模后第7天Nestin的阳性表达达到高峰;在相同时间点TPO治疗组Nestin的阳性表达与HIBD组趋势相似.BAEP检测发现,TPO治疗组各日龄绝大部分的波峰潜伏期(PL)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除21日龄的Ⅲ波,28日龄的Ⅱ-Ⅲ波,35日龄的Ⅱ-Ⅳ波外);从14日龄起TPO治疗组绝大部分的PL与HIBD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除14日龄的Ⅴ波尚未能测出外);14日龄起,HIBD组大鼠各波峰间潜伏期(IPL)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TPO治疗组大鼠的大部分IPL相比HIBD组明显缩短(P<0.05,14日龄的各个IPL,28日龄的Ⅲ-Ⅴ除外).结论:外源性TPO能够在HIBD发生早期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减轻缺氧缺血导致的脑功能损伤. 陈美苑 刘青 曾志 曾志 周卓妍 蔡岳鞠 杨默关键词:促血小板生成素 新生大鼠 巢蛋白 晚期早产儿早期智能发育结局的研究 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LPI)早期智能发育结局。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出生胎龄34~36+6周、治愈出院并定期规律随访的106例早产儿为晚期早产儿组;随机抽取同期120例健康足月儿(FPI)为对照组。对校正年龄40周的晚期早产儿及40周龄的足月儿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晚期早产儿校正龄3、6、12月龄或者足月儿3、6、12月龄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LPI组NBNA评分低于37分,低于FTI组(P<0.05)。校正龄3月龄时,LPI组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落后于FTI组(P<0.05);校正龄6月龄时,LPI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落后于FTI组(P<0.05);校正年龄12月龄时,LPI组适应性、大运动、个人社交测评明显低于FTI组(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早期智能发育迟缓,需加强神经发育监测。 张腾伟 林法涛 宋燕燕 王兰秀 蔡岳鞠关键词:智能发育 随访 晚期早产儿 早产儿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入住NICU的596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体重分为EUGR组(n=217)与非EUGR组(n=379),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EUG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596例早产儿按体重、身长、头围评价,出院时EUGR的发生率分别为36.4%(217例)、42.0%(250例)、22.8%(136例)。小胎龄、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IUGR)、首次肠道喂养时间晚及呼吸系统合并症是早产儿发生EUGR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6.508、14.522、5.101、1.366、1.501)。结论加强母亲围产期保健,减少早产的发生,减少IUGR的发生,尽早进行肠道喂养,积极防治生后合并症对降低EUGR的发生率有较大意义。 蔡岳鞠 宋燕燕 黄志坚 李坚 肖旭文 齐俊冶 王兰秀关键词:宫外生长发育迟缓 早产儿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8 2014年 目的分析早产儿和足月儿神经发育结局,探讨高危儿门诊对早产儿早期神经发育干预的作用,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择2008—2011年在我院高危儿门诊规律随访的早产儿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保健的健康足月儿为对照组,在早产儿校正年龄/足月儿生后年龄3个月、6个月时分别进行Gesell测试和DDST筛查,评估并比较两组婴儿的神经发育。结果校正年龄3个月时,早产儿大运动、语言、适应性与个人社交落后于足月儿[(62.2±22.7)分比(82.6±20.0)分,(91.8±49.3)分比(117.0±22.5)分,(63.1±29.5)分比(88.7±19.4)分,(66.5±35.7)分比(92.2±17.5)分,P均<0.05],两组精细运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6个月时,早产儿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性、个人社交等发育商与足月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校正年龄6个月时大运动、适应性和个人社交发育商与校正年龄3个月时相比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发育商水平低于足月儿,尤其是大运动、语言、适应性和个人社交落后于足月儿。通过早期干预,早产儿发育商后期能追赶上足月儿。应重视早产儿出院后干预,促进早产儿潜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齐俊冶 宋燕燕 黄志坚 李坚 吴志华 董海鹏 蔡岳鞠 肖旭文关键词:早期干预 发育商 随访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白质损伤3日龄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 EPO)对3日龄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白质损伤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150只3日龄(P3)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组和r EPO治疗组.于造模后1、7、21 d对各组大鼠脑质量损伤百分比进行检测,造模后3、7、14、21 d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脑组织GFAP表达情况等来研究EPO对3日龄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PVL组和r EPO组的脑质量损伤%在各取样时间点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r EPO组明显小于PVL组(P<0.05).HE染色示PVL组术后7 d胼胝体结构疏松,术后21 d可见侧脑室扩大明显;r EPO组术后7 d胼胝体结构基本正常,术后21 d侧脑室仅稍微扩大.术后3 d PVL组GFAP阳性表达增多(P<0.05),术后7 d r EPO组和PVL组GFAP阳性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且PVL组增多更为明显(P<0.05);术后14 d r EPO组与PVL组GFAP阳性表达开始回落,但仍多于对照组(P<0.05),PVL组阳性表达数仍然比r EPO组多(P<0.05),术后21 d各组GFAP阳性表达数基本回落至正常水平.结论:脑白质损伤时GFAP阳性表达增加,r EPO能减少脑白质损伤后GFAP阳性表达. 齐俊冶 宋燕燕 周卓妍 蔡岳鞠 陈美苑 肖旭文 王兰秀关键词: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缺血缺氧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3日龄脑白质损伤新生大鼠髓鞘碱性蛋白和神经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EPO)对3日龄脑白质损伤(WMD)新生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新生3日龄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WMD组和EPO组各40只,对照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结扎不缺氧;EPO组结扎左侧颈总动脉,术后6%氧气+94%氮气混合气中缺氧2.5h,WMD模型建立后立即腹腔注射rEPO5000IU/kg一次;WMD组大鼠造模方法同EPO组,模型建立后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中测量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体重变化,并于术后24h、生后7天、21天断头取脑,测量脑重量,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组化染色,生后30天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结果 WMD组和EPO组大鼠缺氧缺血后均出现行为异常改变,WMD组术后体重(g)增长明显落后于EPO组和对照组[术后24h:(7.2±0.3)比(8.2±0.8)、(9.5±0.4),生后7天:(10.1±0.5)比(13.4±0.5)、(15.3±0.3),生后21天:(30.5±0.4)比(43.7±0.5)、(48.4±0.5),P均<0.05]。HE染色示WMD组术后24h皮质下白质出现不同程度疏松改变,生后21天可见侧脑室扩大;EPO组脑白质疏松明显减轻,侧脑室无明显扩大;WMD组MBP免疫组化染色较EPO组和对照组明显减少,可见髓鞘脱失。WMD组神经行为学与EPO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悬吊试验(min):(1.8±0.4)比(3.8±0.4)、(4.0±0.2),斜坡试验(s):(9.3±0.8)比(4.4±0.7)、(3.8±0.5),旷场试验(分):(4.8±0.9)比(11.4±2.2)、(11.9±1.8),拒俘反应试验(分):(1.0±0.6)比(3.1±1.0)、(3.4±1.1),P均<0.05]。结论 rEPO可减轻WMD大鼠脑白质损伤,改善少突胶质细胞的成熟障碍及髓鞘发育延迟,促进神经生长修复,提高后期的神经行为表现。 蔡岳鞠 宋燕燕 刘青 周卓妍 李坚 黄志坚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 脑白质损伤 髓鞘碱性蛋白 神经行为学 小早产儿肠内喂养方式优缺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6年 早期肠内营养对于小早产儿的胃肠道成熟及其生长、神经发育至关重要,而由于小早产儿的生理特殊性,早期直接经口喂养常难以实现,因此需要借助鼻胃管、十二直肠置管等进行持续或间断肠内喂养。不同的喂养方式各有优缺点,目前国内外关于哪种方式最适合应用于这类早产儿并无统一的结论,需要更大样本、统一标准的多中心研究来进一步明确。 蔡岳鞠 宋燕燕关键词:早产儿 肠内营养 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生后生长迟缓对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宫内发育迟缓(IUGR)早产儿生后生长迟缓对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出生并定期随访至校正胎龄6个月的17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IUGR早产儿40例,早产适于胎龄儿(AGA)131例。比较两组校正胎龄40周、3个月、6个月的生长迟缓率及校正胎龄3个月、6个月时的神经发育情况。神经发育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 IUGR组校正胎龄40周、3个月、6个月的生长迟缓率均明显高于AGA组;校正胎龄3个月时Gesell各项发育商(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性及个人社交)均低于AGA组;校正胎龄6个月时,IUGR组精细动作及语言发育商低于AGA组,但两组大运动、适应性及个人社交发育商比较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IUGR组6月龄时体重追赶落后的患儿各项发育商均明显低于追赶理想的IUGR和AGA患儿。结论 IUGR早产儿生后早期的生长迟缓可对早期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蔡岳鞠 宋燕燕 黄志坚 李坚 齐俊冶 肖旭文 王兰秀关键词:宫内发育迟缓 追赶性生长 神经发育 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