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东升

作品数:8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气候
  • 2篇旅游
  • 2篇绿化
  • 2篇降水
  • 2篇城市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数据
  • 1篇孕穗
  • 1篇珍稀树种
  • 1篇正交函数
  • 1篇日数
  • 1篇森林火灾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旅游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树模型
  • 1篇树种
  • 1篇水稻
  • 1篇穗期
  • 1篇突变

机构

  • 8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吉林省气象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泸州市气象局

作者

  • 8篇袁东升
  • 4篇钱妙芬
  • 3篇杜远林
  • 3篇袁淑杰
  • 2篇苏丽欣
  • 1篇彭映杰
  • 1篇文军
  • 1篇华维
  • 1篇范广洲
  • 1篇王炳赟
  • 1篇朱克云
  • 1篇张永莉

传媒

  • 1篇高原气象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内蒙古气象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07
  • 3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四川省水稻孕穗—抽穗期低温连阴雨时空分布
2022年
【目的】为研究四川省水稻孕穗—抽穗期低温连阴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期为四川省水稻不同生育期低温连阴雨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地形地貌类型将水稻种植区划分为6个区域,即盆周边缘山地区、盆东平行岭谷区、盆南丘陵区、盆中浅丘区、盆西平丘区和川西南山地区,利用1961-2020年四川省21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低温连阴雨评估指标,分析四川省水稻孕穗—抽穗期低温连阴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1)四川省水稻孕穗-抽穗期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发生频率分别为:0%~32.5%、0%~44.8%和0%~50.3%,大值区均在川西南山地区,虽然轻度和中度低温冷害发生频率相对较低,但轻度低温冷害分布区域最广,中度低温冷害次之,重度低温冷害分布区域最小,只在川西南山地区;(2)轻度、中度和重度连阴雨灾害发生频率分别为:0.4%~3.8%、0%~5.2%和0%~0.5%,轻度和中度连阴雨灾害大值区均分布在盆南丘陵区;(3)1961-2020年低温连阴雨灾害发生频率为0%~9.1%,1991-2000年发生频率最高,为0%~9.1%,1961-1970年发生频率最低,为0%~3.3%;(4)1961-2020年低温冷害和低温连阴雨灾害发生频率随时间均通过0.05显著性检验,为下降趋势;连阴雨灾害发生频率随时间变化不明显,未通过0.05显著性检验。【结论】川西南山地区为低温连阴雨灾害发生频率高值区;四川省水稻孕穗—抽穗期低温连阴雨灾害近年来呈减少趋势,这与气候变暖大背景下,低温冷害和连阴雨灾害减少的结果一致。
阮迪陈袁淑杰姜楠苏丽欣袁东升彭映杰
关键词:连阴雨
城市发展对生态旅游环境影响的主成份回归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以成都市为例,据1981-2000年逐日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及大气能见度的统计表明:80年代以后成都市区呈现变暖的趋势,人体舒适度逐年变差,夏季变长,冬季变短.用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城市房屋建筑竣工面积是影响成都市气温升高的主要因子,其次为道路铺装面积.这就为改善成都市生态环境,创建绿色城市提供科学依据.
杜远林钱妙芬袁东升
关键词:城市气候热岛效应主成份分析旅游环境
基于FY-4A卫星遥感数据的泸州市森林火灾判别初步研究
2023年
为增强泸州市森林火灾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基于中国独立自主研发的风云四号A星(FY-4A)遥感数据,利用2018-2020年泸州市共19个火点样本,计算12个波段火点样本的波段特征、波段间相关系数、OIF指数。选取泸州市森林火灾判别的最优波段组合,构建泸州市森林火点判别决策树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森林火点判别条件并进行验证。
杨思慧袁淑杰王甚男文军袁东升王福增
关键词:气象学气象防灾减灾森林火灾决策树模型
现代化城市温度分布特征及绿化对策被引量:7
2007年
应用Lanasat-5卫星图象资料,对成都市区夏季晴天温度分布作客观分析,拟定5个温度层次,确定相应代表性观测点,每点1.50和0.10 m两个高度,同步进行气温、相对湿度观测;同时与近郊5个气象站平行观测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城市热岛、干岛出现在城东、绿化水平低的工厂密集区,最高气温达35.7℃,比郊区平均高出3.0℃;而绿化较好的城西小集镇、事业单位,特别是公园,最高温度为32.7℃,与郊区接近;相应的相对湿度比郊区低14%左右.
袁东升杜远林钱妙芬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绿化温度分布相对湿度
1961—2023年柴达木盆地降水日数时空分布特征
2024年
根据柴达木盆地10个气象观测站点1961—2023年共63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法、Mann-Kendall法、Morlet小波变换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等气象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柴达木盆地年小雨、中雨、大雨日数的峰值出现在7月,暴雨日数峰值在8月,无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发生。(2)柴达木盆地年小雨日数随时间变化表现出明显减少趋势;年中雨、大雨日数随时间变化表现出明显增加趋势。(3)柴达木盆地年小雨、中雨、大雨日数的突变年份分别为2011、1993、2007年。(4)年小雨日数主要周期为22 a;年中雨日数主要周期为10 a;年大雨日数主要周期为20 a。(5)年小雨日数第一模态显示区域整体一致的特征,第二模态显示东西反相位的特征;年中雨日数第一模态显示东西反相位的特征,第二模态显示中东部多、两部少的特征;年大雨日数第一模态显示中东部多、两部少的特征,第二模态显示区域整体一致特征,第三模态显示东西反相位的特征。
胡嘉玥袁淑杰苏丽欣袁东升袁东升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气候倾向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环境污染对成都市古树名木的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对成都市的主要古树名木被环境污染物质危害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从受害症状入手,对受害机理作分析,并提出保护古树名木的具体措施。此工作对本市治理污染及合理绿化将有意义。
袁东升钱妙芬
关键词:环境污染珍稀树种光合作用绿化
四川金堂县生态旅游气候资源评价被引量:22
2005年
对四川省金堂县生态旅游资源的统计分析和评价表明,该地区属第一类生态旅游圈,生态旅游资源极富异趣。利用近10年气象资料逐日计算人体舒适度,平均每年舒适天数182d,为一类地区;适宜旅游的时段是3月下旬~6月下旬和9月上旬~11月中旬。
钱妙芬袁东升杜远林
关键词:生态旅游气候
春季南支槽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降水、大气环流的关系被引量:11
2016年
由于春季青藏高原动力作用在其南侧形成南支槽,南支槽年代际变化的异常,可能与中国降水异常有密切的关系。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中国596个测站月降水资料,采用突变检验、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50 2014年春季南支槽的强度和东、西位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探讨了两者与同期中国降水年代际异常及环流背景场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南支槽的强度和位置都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南支槽强度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有一次强弱突变过程,位置在90年代初期发生了明显的由东向西移动的转折,分别选取强度和位置突变前后的时间段进行分析,得到春季南支槽强度突变前(后),南支槽越强(弱),位置突变前(后),南支槽越偏东(西),会出现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和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少),而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降水偏少(多)的现象,从两者突变前后与大气环流、垂直运动和水汽条件的显著关系能够合理地解释突变前后降水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春季南支槽年代际尺度与中国降水、大气环流的概念模型,可为中国春季的气候变化和气候预测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张永莉范广洲朱克云袁东升华维王炳赟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突变降水大气环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