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楚明
- 作品数:36 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揭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栓塞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研究采用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栓塞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出血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200例,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传统治疗(抗生素+PPI+生长抑素类药物)的基础上行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栓塞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抗生素+PPI+生长抑素类药物)。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其止血成功率、近期(1个月内)出血率、曲张静脉直径变化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远期(1个月~1年)出血率和死亡率,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近远期的出血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死亡率远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各肝功能分组患者胃食管静脉曲张直径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栓塞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能达到及时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预防近期和远期再出血,甚至消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明显降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借鉴。
- 陈楚流孙旭锐谢少玲黄小贤林荣凯袁楚明梁英杰
- 关键词:套扎术硬化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 肠道微生态制剂对预防再发性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 对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后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再发情况及诱使本病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56例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微生态制剂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常规保肝护肝药物治疗;微生态制剂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金双歧,口服,每次0.5 g×4片,每日2次,持续用药3个月.比较1年内两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的再发、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病情况以及再发时各症状缓解时间的变化.结果 微生态制剂组与对照组自发性腹膜炎的再发率分别为21.4%与46.4%,胃溃疡穿孔的发病率分别为17.9%与42.9%;发热缓解时间分别为(2.52±0.78)d与(4.21±1.34)d、腹部压痛缓解时间分别为(4.02±0.96)d与(6.34±1.27)d,微生态制剂组明显低于和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3.784,x2=4.139,t =2.029,t=2.433;P均<0.05).结论 服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降低自发性腹膜炎的再发率,缩短发病时各症状的缓解时间,同时可以降低各危险因素的发病率.
- 袁楚明吴小珑陈世勇许俊敏
- 关键词:自发性腹膜炎
- 羟乙基淀粉与白蛋白输注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比较羟乙基淀粉(HES130/0.4)与白蛋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采用临床对照试验,将63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HES130/0.4)组(试验组,31例)与白蛋白组(对照组,32例),在限制水钠摄入、口服利尿剂、排放腹水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羟乙基淀粉(HES130/0.4)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白蛋白静脉滴注。观察排放腹水前、排放腹水后24h及1周两组患者的心率、尿量、血白蛋白(ALB)、肌酐(Cr)及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并观察两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排放腹水前、排放腹水后24h及1周时的心率、Cr、24h尿量、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放腹水后24h与排放前对比,对照组的ALB水平明显增加(P<0.05);但在排放后1周恢复至治疗前水平,且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PT、尿量、疗效及并发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HES130/0.4)可安全的替代白蛋白用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其效果显著,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 陈世勇陈海昕袁楚明李奕琏
- 关键词: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羟乙基淀粉白蛋白
- 不同术式的ERCP在抢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的实施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7年
- 探究抢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不同术式治疗性ERCP的实施效果。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中的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病情行不同手术方案治疗,A组行ERCP+EST+胆道冲洗+ENBD手术治疗,B组行ERCP+EST+取石+胆道冲洗治疗,c组为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三组手术的临床效果。A组与B组的治愈率均优于C组,差异显著(P<0.05);A组与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同样优于C组(P<0.05);A组与B组比较,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术式的ERCP用于抢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相比常规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更好,可提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陈海昕袁楚明林贵海黄耿基王纯
- 关键词:不同术式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 内镜直视下带膜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瘘的体会
- 2002年
- 林荣凯袁楚明梁英杰
- 关键词:内镜直视下带膜支架置入食管瘘
- 英夫利昔单抗联合肠内营养在克罗恩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联合肠内营养(EN)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活动期CD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取口服硫唑嘌呤片联合EN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英夫利昔单抗联合EN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液生化指标、CD活动指数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液生化指标、CD活动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夫利昔单抗联合EN治疗活动期的CD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的BMI,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吴小珑袁楚明程卫杰孙旭锐许俊敏
- 关键词:CROHN病单克隆肠道营养
- 功能性消化不良3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8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病因 ,比较药物与精神心理疏导的临床反应。方法 对 346FD门诊病人 ,从精神心理指导 (启发开导和精神支持 )、生活指导 (生活饮食习惯 )及药物治疗 [安定、多虑平、西沙必利、法莫替丁、抗幽门螺杆菌 (H·pylori)药 ]三方面观察 ,比较其疗效。结果 治愈 2 2 5例 (6 5 % ) ,好转 5 2例 (15 % ) ,未愈 6 9例 (2 0 % ) ,总有效率 80 %。结论 FD是具有上腹部症状而无局部和全身器质性疾病证据的临床综合征 ,治疗上应重在精神心理指导 ,药物治疗宜简单 ,抗焦虑忧郁及促胃动力药物对多数患者有效 ,无需追求新药贵药。
- 陈健芳袁楚明杨丹晓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镜胃动力障碍
- 早期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早期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55例SAP患者,32例经综合治疗加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监测其相关症状,并发症及临床生化指标变化,判断治疗效果。结果营养支持前两组的白蛋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周以后两组的白蛋白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与之前比均明显升高(P<0.01),与TPN组相比,EN+PN组患者CRP下降情况明显效果(P<0.01),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N组平均住院天数26d、并发症发生44例次,EN+PN组平均住院天数16d、并发症发生共发生15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感染、多脏器功能不全等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经鼻空肠营养行肠内营养能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及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陈世勇袁楚明黄小贤李奕琏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鼻空肠管肠内营养
- 早期微创腹腔灌洗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腹腔置管灌洗引流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对14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腹腔置管灌洗引流为主的综合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其中13例病人均在较短的时间内痊愈(治愈率93%),无穿刺置管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微创腹腔置管灌洗引流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简单易行、操作时间短、创伤小、疗效佳,确实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陈楚流吴小龙袁楚明陈健芳李奕琏
-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腹腔灌洗微创性
- 放大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
- 2021年
- 目的:探讨并分析放大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在揭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对其均行放大内镜诊断,观察其诊断效果。结果:60例患者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后发现病灶65个,其中癌前病变25个、食管炎症33个、早期食管癌6个、食管癌侵及肌层1个,放大内镜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为87.10%(27/31);早期食管癌患者在放大内镜模式下表现为:食管黏膜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改变,其中IPCL分型为Ⅳ、V1、V2、V3、Vn 5型,且患者经放大内镜诊断后发现,其食管黏膜的色泽变化比较明显,病变区域及病灶周围正常黏膜组织从棕褐色至淡青色过渡,且病变区域与非病变区域之间有着明显的界线,食管与胃连接部位的黏膜腺管开口异常。结论:临床上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放大内镜,能够将食管的病灶形态清楚地反映出来,进一步明确病变浸润的深度,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的指导依据。
- 程卫杰孙旭锐吴嘉玲吴小珑袁楚明
-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食管炎症癌前病变放大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