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解连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内镜
  • 6篇手术
  • 6篇鼻内
  • 6篇鼻内镜
  • 4篇鼻窦
  • 3篇鼻内镜下
  • 2篇中耳
  • 2篇鼻腔
  • 2篇鼻窦手术
  • 2篇鼻窦炎
  • 1篇低温等离子
  • 1篇性病
  • 1篇眩晕
  • 1篇隐窝
  • 1篇造口
  • 1篇造口术
  • 1篇中鼻甲
  • 1篇中耳畸形
  • 1篇中耳手术
  • 1篇乳头

机构

  • 11篇漯河市第三人...

作者

  • 11篇解连伟
  • 6篇潘喜荣
  • 6篇李战峰
  • 1篇马伟华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6篇2015
  • 5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下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82例,行鼻内镜下手术切除,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患者术后随访12~60个月,73例痊愈,9例复发,复发率11%。结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行鼻内镜下手术切除术,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肿瘤的原发部位和侵犯范围判断准确,手术方案选择适当,病变组织切除彻底,术后定期随访复查,就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解连伟
关键词:乳头状瘤内翻鼻内窥镜鼻窦肿瘤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内侧壁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径路及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的62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的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在鼻内镜下经鼻腔彻底清除了病变,保留了下鼻甲,保护了鼻泪管,无一例发生下鼻甲坏死及鼻泪管损伤。随访12~36个月,仅一例复发。结论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损伤小,窦腔暴露充分,并为术后内镜复查和处理复发病变提供了视窗。该手术方法安全、可靠,是一种操作容易掌握、效果较为理想的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段。
解连伟
关键词:鼻内镜上颌窦病变
耳垂瘢痕疙瘩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比较耳垂瘢痕疙瘩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为耳垂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对49例(61侧)耳垂瘢痕疙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手术切除+术后曲安奈德局部注射;B组:手术切除+术后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C组:常规手术组。结果 A组和B组疗效较好,而且均明显高于C组。结论手术切除加术后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或透明质酸酶治疗耳垂瘢痕疙瘩方法简单,临床效果良好。
解连伟
关键词:耳垂瘢痕疙瘩曲安奈德透明质酸酶手术切除
乳突根治术后Ⅰ期行软壁式外耳道及鼓室成形术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积极实施Ⅰ期软壁式外耳道成形术及鼓室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中耳胆脂瘤患者50例,在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积极开展Ⅰ期软壁式外耳道成形及鼓室成形术。结果 50例病例在行乳突根治Ⅰ期软壁式外耳道成形及鼓室成形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移植鼓膜均存活,外耳道形态均较理想。术腔上皮化时间为20~50d,平均28d,术后干耳率100%。语言听力自觉好转45例。术后3-6个月复查,移植鼓膜呈渐变薄显示,向半透明转变,行听力检测,28例气导语言频率听力提高≥15d B,17例≥10d B,4例〈10d B,1例低于术前。术后随访2年,听力在剧烈活动后突感下降1例,1年后听力渐感下降4例,采用耳内镜检查,显示鼓室有塌降情况。感冒后继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引发鼓膜穿孔1例,后转为慢性,其它无异常。结论针对中耳胆脂瘤病例,当病变范围较广,完璧式手术难以彻底清除病变时,在实施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宜开展Ⅰ期软壁式外耳道及鼓室成形术,可有效缩小术腔,保留外耳道的形态和功能,且术后干耳率高,听力恢复较好,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一种理想手术方案。
解连伟潘喜荣李战峰
关键词: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
浅谈内镜下整体重建鼻腔结构在鼻窦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内镜下整体重建鼻腔结构在鼻窦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2例患者均在接受治疗前进行了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在接受手术之前5 d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本次研究选用Messerklinger术式进行鼻窦炎手术,对病变部位进行切除。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98例患者治疗有效,21例患者病情有了明显好转,3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高达97.5%。结论内镜下整体重建鼻腔结构在鼻窦炎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解连伟潘喜荣李战峰
关键词:鼻内镜鼻窦炎手术
低温等离子辅助下重塑钩突的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辅助下重塑钩突的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9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重塑钩突的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研究组在重塑钩突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基础上加用低温等离子辅助措施。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将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患者经上述相应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41例)、86.67%(39例),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而其对本次治疗满意度则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给予低温等离子辅助下重塑钩突的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解连伟潘喜荣李战峰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中实施中鼻甲矫形术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中实施中鼻甲矫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研究组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基础上加施中鼻甲矫形术。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将所得数据经专业(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鼻窦炎患者经上述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7.62%(4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35例),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窦炎患者给予鼻内镜下鼻窦开放联合中鼻甲矫形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解连伟潘喜荣李战峰
关键词:鼻窦炎鼻内镜手术
36例中耳手术后并发颈性眩晕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中耳术后颈性眩晕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36例中耳术后并发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香丹注射液治疗)和观察组(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各18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旋颈试验、眩晕程度、眩晕时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耳术后有颈性眩晕并发的患者,采用川芎嗪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促使患者症状消除,预后最大程度的改善,对保障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解连伟潘喜荣李战峰
关键词:中耳手术颈性眩晕
浅析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螺旋CT与手术对照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术前螺旋CT检查对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18例,术前对患者进行螺旋CT高分辨扫描,将图像重建结果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共计治疗20耳,包括17耳外耳道畸形(3耳膜性闭锁,13耳骨性闭锁,1耳外耳道狭窄),3耳正常,CT图像同手术所见相符。结论术前螺旋CT检查能够为术者提供充分的信息,但是由于中耳结构复杂,CT影像可能存在疏漏,因此术者应熟练掌握中耳的解剖结构,术前仔细阅片。
解连伟潘喜荣李战峰
关键词: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手术观察螺旋CT
难治性鼻出血出血点的识别及处理体会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出血点的识别及处理方法。方法对52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内镜下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者出血点明确,其中下鼻道穹窿部19例、嗅裂鼻中隔部25例、中鼻道后上部8例,给予电凝及局部填塞后均未再出血。结论鼻内镜检查并结合中、下鼻甲骨折移位,对探查隐蔽部位的出血点具有重要意义,配合电凝、局部填塞等个性化微创干预可有效控制出血。
解连伟
关键词:鼻出血鼻内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