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春华

作品数:25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缺损
  • 4篇颌骨
  • 4篇下颌
  • 4篇下颌骨
  • 4篇骨保护素
  • 4篇骨保护素配体
  • 3篇牙周
  • 3篇缺损修复
  • 3篇颌骨缺损
  • 3篇颌骨缺损修复
  • 3篇细胞
  • 3篇下颌骨缺损
  • 3篇下颌骨缺损修...
  • 3篇矫治
  • 3篇骨缺损
  • 3篇骨缺损修复
  • 2篇碘甘油
  • 2篇牙合
  • 2篇牙周炎
  • 2篇软膏

机构

  • 15篇广州市红十字...
  • 7篇暨南大学第四...
  • 6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省口腔医...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广东省医学实...
  • 1篇荆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5篇詹春华
  • 12篇刘冰
  • 10篇翁春辉
  • 8篇戴丽冰
  • 8篇赖晓宇
  • 4篇黄杏颜
  • 2篇陆笑
  • 2篇林重华
  • 1篇吴华辉
  • 1篇钟志勇
  • 1篇司徒惠琼
  • 1篇黄雁红
  • 1篇邵仲江
  • 1篇张国模
  • 1篇李瑰琦
  • 1篇翟佳羽
  • 1篇张芳禧
  • 1篇蒋文
  • 1篇谭泽明

传媒

  • 4篇广东牙病防治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全球华人口腔...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 2篇200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钛合金与镍铬合金烤瓷冠临床应用的比较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比较钛合金和镍铬合金烤瓷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科260例需金属烤瓷冠修复的患者制作184个单位钛合金和220个单位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体,观察修复体颜色、固位、颈缘密合度,18个月后再次观察以上指标及龈缘着色、冠的完整性、继发龋情况。结果:两组在颈缘着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相似,均未发生冠瓷折裂、继发龋。结论:钛合金烤瓷修复体比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詹春华刘冰邵仲江
关键词:钛合金镍铬合金烤瓷冠
派丽奥软膏治疗固定义齿修复后再发牙周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派丽奥(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固定义齿修复后再发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自身配对固定义齿修复后再发慢性牙周炎患者48例共96颗牙,随机分成派丽奥组(n=48)和碘甘油组(n=48),观察8周后临床症状、牙周袋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改变。结果派丽奥组总有效率(76.4%)明显优于碘甘油组(45.1%)(P<0.01),PD、SBI、PLI值均比碘甘油组低(P<0.01)。结论派丽奥软膏治疗固定义齿修复后再发牙周炎有明显疗效。
詹春华刘冰陆笑翁春辉
关键词:牙周炎派丽奥碘甘油固定义齿
伤科接骨片对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骨保护素及配体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模型组(24只)和伤科接骨片组(24只),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动物给予正常饲料,伤科接骨片组动物给予伤科接骨片饲料。分别于建模后第7、14、28、56天处死相同例数动物(n=6),收集下颌骨缺损处骨组织块。采用RT-PCR技术检测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检测骨组织染色强度和面积。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下颌骨组织OPGmRNA表达在建模后第7天显著上调(P<0.05),OPGL mRNA表达在建模后第14天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伤科接骨片组建模后第14、28、56天OPGmRNA表达均上调明显(P<0.05),骨组织阳性染色更强,面积更广,建模后第14天OPGL mRNA表达下调明显(P<0.05),骨组织阳性染色更弱,面积更小,OPG mRNA/OPGL mRNA比值在建模后第14、28、56天明显上调(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促进下颌骨缺损修复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OPGmRNA、OPGL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翁春辉赖晓宇詹春华戴丽冰钟志勇
关键词:下颌骨缺损伤科接骨片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表达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双期治疗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
刘冰詹春华司徒惠琼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应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以下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17例,Ⅰ期治疗采用Twin-block矫治器,Ⅱ期治疗采用MBT固定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治疗前后硬组织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前后下颌骨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现在SNB角的增大和ANB角、OJ的减小,提示下颌骨的生长、面角增加和颌突角减小,上前牙轻度内收和下前牙少量前倾。结论Twin-block矫治器对于生长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可以产生显著的生长改良作用。
詹春华刘冰赖晓宇林重华
关键词:TWIN-BLOCK矫治器双期矫治
多种形式的口腔健康宣教在阻生牙拔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多种形式的口腔健康宣教在阻生牙拔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阻生牙拔除术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多种形式的口腔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焦虑自评量表(SAS)、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阻生牙拔除术后患者实施多种形式的口腔健康宣教,有利于提升其依从性和熟练掌握健康知识,该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冯丽嫦林丽珊周小彤詹春华
关键词:阻生牙治疗依从性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兔下颌骨骨折愈合中OPG/OPGL及COX-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治疗新西兰大白兔下颌骨骨折后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及mRNA的动态变化,探讨LIPUS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结论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42只)和实验组(42只),建立下颌骨骨折模型,用LIPUS治疗,分别于术后1、3、14、21、28、56d各取相同例数动物(n=6)处死取样。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技术检测OPG、OPGL、COX-2蛋白及mRNA动态变化。结果 LIPUS治疗兔下颌骨骨折后,OPG、OPGL、COX-2蛋白浓度和mRNA及OPGL/OPG比值在不同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上调(P<0.05),但各指标上调幅度最大(P<0.01)的时间点不同,且上调幅度无相关性,只有OPG的上调幅度与OP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PUS能促进兔下颌骨骨折部位OPG、OPGL、COX-2的表达,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翁春辉赖晓宇詹春华戴丽冰钟志勇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
基于NF-κB信号通路倍半萜烯内脂化合物对牙周病破骨细胞活化因子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究基于NF-κB信号通路倍半萜烯内脂化合物对牙周病破骨细胞活化因子作用的研究。方法:选取2周龄的牙周病大鼠动物模型15只为观察组,2周龄的健康大鼠6只为对照组。观察组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1实验大鼠注射小白菊内酯(PAR)2.5 mg/kg/d;观察组2注射粘毛鼠尾草活性单体2 mg/kg/d;观察组3及对照组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酶联免疫反应(ELISA)等方法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PDLF)中基于NF-κB信号通路的牙周病破骨细胞活化因子(IL-1β)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测定,并观察实验动物模型牙周病的治疗状况。结果:与对照组(1.02±0.08,3.2±0.1)ng相比,观察组1(1.1±0.11,3.4±0.15)ng、观察组2(1.12±0.05,3.36±0.13)ng大鼠牙周组织中NF-κB以及IL-1β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F-κB以及IL-1β含量在观察组3(3.92±0.03,8.59±0.16)ng中与在观察组1、观察组2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2周后发现经倍半萜烯内脂化合物(小白菊内酯、粘毛鼠尾草活性单体)治疗的观察组1与观察组2中牙周状况均得以改善。结论:倍半萜烯内脂化合物可以通过NF-κB信号通路作用于牙周病破骨细胞活化因子(IL-1β)进而改善牙周病状况。
詹春华刘冰黄杏颜翁春辉
关键词:NF-ΚB信号通路小白菊内酯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牙周病
四手操作在固定矫正器黏结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在固定矫正器黏结中四手操作护理流程的应用,提高正畸治疗效率,预防交叉感染。[方法]通过对65例病人在固定矫正器黏结时实行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共同服务于一位病人,严格执行四手操作护理流程。[结果]实行四手操作护理流程的固定矫正器黏结治疗,托槽、带环黏结到位,结扎钢丝稳固,成功率明显提高,正畸效果满意,同时控制了交叉感染。[结论]四手操作护理流程的应用是固定矫正器黏结成功的根本保障,是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
黄杏颜詹春华
关键词:四手操作固定矫正器黏结
54例桩核冠修复失败的临床初步分析
2008年
目的分析临床桩核冠修复失败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收集54例桩核冠修复失败的病例,进行失败的原因分析。结果54例桩核冠修复失败的类型及数量有:桩核松脱23件(42.6%),桩折断10件(18.5%),牙龈炎9例(16.7%),牙根折断4例(7.4%),基牙根尖周炎3例(5.5%),冠脱位3例(5.5%),基牙松动2例(3.7%)。结论为了提高修复的成功率,口腔修复医生应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桩核系统,制定完善的修复治疗计划,进行精密的义齿制作及临床操作。
詹春华刘冰陆笑林重华
关键词:桩核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