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华
- 作品数:78 被引量:340H指数:10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连续血液净化疗法对10例地震伤挤压综合征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被引量:4
- 2009年
- 江来尤新民许华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患者挤压综合征地震伤急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疗效
- 氯胺酮镇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6
- 2000年
- 氯胺酮对外周感受器、轴突和中枢神经元均有作用,其镇痛效应与它对外周神经、脊髓背角神经元及丘脑神经元的受体和离子通道的影响有关。氯胺酮作为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nate, 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对阿片受体胞内信号转导系统有调节作用,并显示了作为镇痛辅助用药的良好前途。氯胺酮给药途径多样、灵活,镇痛强度及副作用因构型不同而异。
- 许华
- 关键词:氨胺酮镇痛NMDA受体
- CT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毁损术治疗慢性上肢疼痛
- 2006年
- 臂丛神经阻滞是治疗慢性上肢疼痛的常用方法,传统的进针路径需要依靠体表解剖标志来确定。对于那些经过手术或放射治疗后局部解剖结构改变或拟行神经毁损治疗的患者,可以利用CT引导进行穿刺定位。本文报道1例上肢癌痛应用CT引导行臂丛神经毁损治疗的病例,并对CT引导下臂丛神经穿刺定位的方法进行初步讨论。
- 熊源长许华陈辉王恒跃左长京
- 关键词:臂丛神经传导阻滞疼痛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颈椎外伤高位截瘫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颈椎外伤高位截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63例行气管切开的颈椎外伤高位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传统手术气管切开法(ST)与PDT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早期PDT(E组)和延迟PDT(D组)之间局部感染率、手术切口感染率、脱离呼吸机时间、ICU滞留时间及28d死亡率之间的差异。结果ST术后切口出血及皮下气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DT术;E组与D组的气管切开局部感染率相似,而两组均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但E组患者平均脱机时间明显短于D组;两组患者28d内均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对颈椎高位截瘫患者,PDT术的并发症较ST术少,并且早期PDT并不增加颈椎内固定手术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且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 万小健卞金俊朱科明许华邓小明
- 关键词:截瘫气管切开术扩张术
- 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脊神经结扎大鼠痛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目的:采用脊神经结扎模型诱发经典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观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镇痛作用并探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脊神经结扎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在脊神经结扎后第三天神经痛发生以后,分别给予疼痛大鼠2、4、8mg/kg依达...
- 毛燕飞许华李杰熊源长
- 关键词:依达拉奉自由基清除剂脊神经结扎神经病理性疼痛
- 文献传递
- 101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经验总结
- 2005年
-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及可能影响疗效的其他相关因素。方法将101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时间分为5组,分析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和24周后患者的VAS评分变化,根据患者自觉功能改善情况,计算改善非常好、好的患者比例率和总的改善率。结果门诊治疗1周后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后其他时段相比,VAS评分最低,自觉功能改善非常好的比例最高,后三年治疗效果与前两年相比又有显著提高,尤其是后两年的远期效果,无论是VAS评分还是改善率等均显著升高。结论局部注射治疗和关节腔内注射结合能显著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而得宝松与施沛特的联合应用能显著改善远期效果,长期坚持口服药物能巩固疗效。
- 冯行云许华熊源长张伟时翟蓉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得宝松施沛特
- 活性氧对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介导的痛信号功能影响
- <正>目的:探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对P2X3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影响。方法:采取成年雌性SD大鼠建立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CCD)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选取模型成功的3...
- 陈辉吕虎徐娟娟许华孙继虎熊源长
- 文献传递
- 活性氧对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介导的痛信号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对P2X3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的影响。方法用成年雌性SD大鼠建立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CCD)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经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PBN 100mg/kg、PBN 30mg/kg、PBN 10mg/kg,给药30min后,经足底注射P2X3受体特异性激动剂α,β-meATP 50nmol,体积为50μL,持续观察注射后15min内的自发缩足次数和主动悬足时间,并整合计算每2min内的综合悬足时间(PLTPM)。结果 PBN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由α,β-meATP引发的自发性痛行为,与NS组比较,PBN100mg/kg组在前6min内能明显抑制自发性疼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BN 30mg/kg组大鼠仅在2至4min时间单位表现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自由基清除剂可以有效缓解由CCD模型引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及P2X3受体激动剂诱发的自发痛,ROS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了P2X3受体介导的痛觉信息的传递。
- 吕虎徐娟娟陈辉许华孙继虎蔡志扬熊源长
- 关键词:活性氧P2X3受体自由基清除剂
-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循环功能衰竭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循环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近 11年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 5 75例病例资料 ,分析术中发生循环功能衰竭的 3例患者的一般情况、麻醉实施、以及出现循环功能衰竭时的血液动力学反应、抢救措施等。 结果 :术中发生循环功能衰竭的 3例患者均为高龄女性 ,且合并有较严重心血管疾病。 2例为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1例为髋臼发育不良 ,3例均以第三代骨水泥技术作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 ,在使用骨水泥时出现低血压、氧饱和度迅速下降及心律减慢。经输血、输液 ,用多巴胺维持血压等抢救措施 ,患者血压渐恢复 ,生命体征稳定。结论 :循环功能衰竭以及其发展所致的猝死是人工关节置换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 ,其与骨水泥的应用、骨床准备时加压导致的空气、脂肪和骨髓组织的栓塞有关。仔细手术操作 ,术中严密监测。
- 徐卫东徐美英肖斌苏佳灿吴岳嵩李文献许华王志伟
- 关键词:髋假体循环功能衰竭
- 肺叶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07年
- 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的应用大大缓解了患者术后疼痛。静脉镇痛由于无创且患者白控性好,成为许多麻醉医生首选的镇痛方法。尽管随着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出现,使得静脉镇痛效果不亚于硬膜外镇痛,然而许多资料显示,对于某些手术或某类患者硬膜外镇痛效果更好,并且能改善预后。
- 刘毅许华朱文忠
- 关键词:肺外科手术镇痛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