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子星

作品数:33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腰椎
  • 7篇手术
  • 7篇骨折
  • 6篇乳酸
  • 6篇椎间盘
  • 6篇细胞
  • 6篇聚乳酸
  • 5篇消旋聚乳酸
  • 4篇腰椎间盘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突出症
  • 4篇椎间盘突出
  • 4篇椎间盘突出症
  • 4篇脊髓
  • 4篇脊髓损伤
  • 3篇短肽
  • 3篇韧带
  • 3篇术后
  • 3篇转染

机构

  • 17篇福建医科大学
  • 10篇莆田学院附属...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莆田学院
  • 1篇解放军第92...

作者

  • 33篇许子星
  • 15篇许卫红
  • 9篇张立群
  • 8篇林海滨
  • 7篇戴建辉
  • 7篇李贵双
  • 7篇王长昇
  • 6篇陈建庭
  • 6篇陈荣生
  • 6篇吴献伟
  • 5篇王海
  • 5篇查丁胜
  • 5篇朱青安
  • 5篇李涛
  • 4篇李荣议
  • 4篇林建华
  • 3篇巫松辉
  • 3篇肖文德
  • 3篇刘富强
  • 3篇郑晓晖

传媒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莆田学院学报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第八届全国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ED后正中切口“双开窗”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
<正>我院自2000年10月引进第二代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以下简称 MED)起,至今完成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610例。其中,采用后正中纵行切口"双开窗"手术入路...
林海滨牛素生郑晓晖吴献伟许子星王海李荣议戴建辉
文献传递
保留黄韧带MED手术的临床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06年
指出硬膜外瘢痕粘连是导致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重要因素。MED术中保留黄韧带的操作是对传统MED手术的改良,对防止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具有积极意义。就目前对黄韧带解剖结构的认识、硬膜外瘢痕粘连对MED手术疗效的影响、保留黄韧带的理论依据与临床意义及其手术操作技巧进行了综述。
许子星林海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MED手术黄韧带
新型活性修饰对聚乳酸组织工程骨支架上种子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氨等离子体改性、酰胺键接枝甘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GRGDS)短肽的活性修饰方法对消旋聚乳酸(PDLLA)组织工程骨上慢病毒转染红色荧光蛋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制备圆片状直径8 mm、厚1 mm的PDLLA三维多孔支架,分为3组:表面氨基化PDLLA(A组),接枝肽A/PDLLA(PA组),以未经处理的PDLLA(P组)作为对照组。CyQuant NF和AlamarBlue分别检测支架上细胞的增殖和代谢活性;钙黄绿素进行矿化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支架上钙盐沉积以及RFP-BMSCs的贴附与增殖;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贴附。结果接种细胞后各时间点,3组材料上细胞均能增殖,组间细胞数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A组>A组>P组。除第10天(P=0.077)和第12天(P=0.491)PA组和A组间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时间点,PA组数量均明显高于A组。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间细胞数量逐渐接近。细胞代谢活性检测与增殖检测结果近似,骨支架上细胞增殖程度越高,其代谢越活跃。荧光显微镜观察,A组和PA组材料上RFP-BMSCs较P组增殖活跃;钙盐沉积荧光染色显示,第14天和第21天,绿色荧光强度PA组>A组>P组。扫描电镜显示,PA组材料能获得较A组更好的细胞贴附,P组细胞较稀疏。结论氨等离子体改性接枝GRGDS肽的新型活性修饰PDLLA骨支架,能明显促进RFP-BMSCs为种子细胞的贴附、增殖、代谢与矿化。
许子星陈建庭李涛查丁胜张鑫鑫姜晓锐肖文德朱青安
关键词:消旋聚乳酸仿生材料骨组织工程细胞生物学
保留黄韧带预防椎间盘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保留黄韧带预防硬膜外粘连的效果,为临床保留黄韧带预防椎间盘术后硬膜外粘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45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分,体重2~2.5kg,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5只。在A组每只新西兰大白兔上完全切除黄韧带,在B组保留一半黄韧带,在C组完全保留黄韧带。术后于2、4、8周对硬膜外纤维性瘢痕粘连的情况进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并对其进行相应评分,对病理切片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大体观察术后2、4、8周,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660、8.591、31.858,均P〈0.05)、组织学观察,术后2、4、8周,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190、9.561、34.658,均P〈0.05);计算机图像分析,术后各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0.783、47.350、25.544,均P〈0.01);各组随时间的推移,硬膜外粘连长度与硬膜囊的周径比值逐渐增加。结论完全保留黄韧带,能有效防止硬脊膜外来自后方的瘢痕组织向椎管内侵入,起到空间屏障作用,明显地减少了瘢痕组织形成的量,减轻了来自后方的纤维瘢痕组织侵入椎管所造成的硬脊膜周围纤维性粘连。
林海滨戴建辉李良许子星王海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手术后并发症黄韧带
斜行截骨入路后侧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的改良方式及意义。方法采用经尺骨鹰嘴斜行截骨入路后侧双钢板固定肱骨髁间骨折,术后通过Jupiter肘关节评分系统进行随访。结果优9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0.95%,总体疗效满意。结论该方法对远期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术式。
吴献伟许子星陈国立戴建辉李荣议郑祖高
关键词:肱骨髁间入路双钢板
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
目的 探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6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24例,女12例;年龄为18~62岁,平均38.6岁;髋臼骨折按L...
王长昇林建华许卫红张立群陈荣生李贵双许子星
关键词:髋臼骨折骨折固定术改良STOPPA入路
动脉瘤样骨囊肿合并病理性骨折3例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样骨囊肿合并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3个典型病例,分别从发病部位、病程、是否复发、治疗过程、病理特征、患肢功能及影像学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别经过1年、4年和5年的随访,患肢功能达到或接近正常,外观良好。放射学检查显示术后前3周,植骨部位骨密度降低,随着时间推移,又可见到植骨块与周围骨质融合,植骨部位密度增高。骨外形获得重建,内固定物无断裂、松动。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病灶灭活及植骨基础上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为治疗动脉瘤样骨囊肿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陈国立许子星吴献伟郑祖高肖捷成
关键词:动脉瘤样骨囊肿病理性骨折内固定
丹参酮ⅡA通过下调KLF-4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ⅡA)是否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株MG-63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anⅡA干预骨肉瘤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21、PCNA、ki-67)和细胞迁移相关蛋白(COL1A1、COL1A5、MMP-2、MMP-9)及KLF-4的表达情况;MTT法测细胞增殖情况、划痕试验观察细胞迁移情况;转染过表达KLF-4或空白对照质粒至离体培养的骨肉瘤细胞中,再用TanⅡA干预,检测骨肉瘤细胞表型转化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TanⅡA组中骨肉瘤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1),迁移减少(P<0.01),p21表达增多(P<0.05),PCNA、ki-67、COL1A1、COL1A5、MMP-2、MMP-9、KLF-4表达减少(P<0.01)。转染KLF-4过表达质粒后,相比于对照组,转染KLF-4过表达质粒可以增加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5),逆转TanⅡA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 TanⅡA通过下调KLF-4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汤培吴小宝许子星陈晓君樊志强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
术后伤口引流血回输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矫正融合术中的应用
[背景]:AIS手术创伤大,术中长节段的融合需要对多个椎体的后外侧结构进行去皮质处理,导致术后早期伤口引流量多。术后早期伤口引流血回输作为自体血回输技术的一种在关节置换手术中已日渐成熟。但该技术应用于AIS术后的安全性及...
王长昇林建华许卫红张立群陈荣生李贵双许子星
大鼠椎体生长板软骨细胞的改良培养及传代特征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及鉴定大鼠椎体生长板软骨细胞的方法,观察软骨细胞的传代特征。[方法]采用改良胰酶和Ⅱ型胶原酶序贯消化法对4只1周龄SD大鼠椎体生长板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原代细胞传代后采用细胞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对软骨细胞进行鉴定,采用MTT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将细胞传代至第6代,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代软骨细胞的形态,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各代软骨细胞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MTT比色法显示,传3代以前的软骨细胞的生长曲线近似"S"形,从第4 d开始细胞呈对数生长,第9 d达平台期,至第11 d开始出现生长抑制。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形态由原代的多角形逐渐变为长梭形。传3代以前的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呈强阳性。[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软骨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高纯度的软骨细胞,传3代及以前的细胞具有软骨细胞的特征性表型,增殖较快,这一方法为更深入地从细胞水平研究椎体的纵向生长奠定了基础。
李涛陈建庭朱青安许子星查丁胜刘富强巫松辉吴骞肖文德
关键词:软骨细胞细胞培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