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起荣
- 作品数:15 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胃侧侧吻合预防吻合口狭窄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1
- 2010年
- 目的评价使用食管胃侧侧吻合术预防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2007年11月至2008年9月连续收治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的患者160例,2例拒绝随机分组,3例不符合入选标准,其余155患者完全随机分组为食管胃侧侧吻合组、吻合器吻合组与手工吻合组,通过术后3个月食管造影测量吻合口直径确定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吻合口直径≤0.8cm为吻合口狭窄)。结果术后死亡1例,行剖胸探查1例。术后并发吻合口漏4例(其中手工吻合3例,吻合器吻合1例)。随访率为96.1%(失访6例,侧侧吻合组1例,手工吻合组3例,吻合器组2例)。共144例患者进行了意向治疗分析(侧侧吻合组45例,手工吻合组52例,吻合器组47例)。三组患者术前情况类似,侧侧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狭窄率(0)低于手工吻合组(9.6%)及吻合器组(19.1%,Fisher精确概率法,P=0.005),而三组之间的术后胃食管反流程度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81,P=0.432)。结论食管胃侧侧吻合术能够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狭窄,同时并不加重胃食管反流。
- 马瑞东张文通许起荣陈龙奇
- 关键词:消化系统外科手术吻合口
- 心内直视手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137例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评估双极射频消融术在心内直视手术中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6月137例合并房颤(21例合并左心房血栓)的心脏病患者行心脏直视手术同期进行双极射频消融术的临床资料,男61例、女76例,年龄35~73(48.3±11.6)岁。患者术后口服胺碘酮6个月,并定期随访,记录窦性心律转复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改善情况、术后生存率、血栓栓塞发生率以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137例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为(122±3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78±22)min,射频时间为(20±4)min。手术当日130例房颤消除,其中转为窦性心律114例,交界性心律16例,房颤消除率为94.9%。围手术期死亡2例,住院死亡率为1.5%。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分别为81.5%(110/135)、88.1%(111/126)、83.1%(74/89)、83.0%(39/47)。术后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6.6%(86/89)和93.6%(44/47)。随访期间无远期血栓栓塞发生。结论心内直视手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手术有选择地治疗合并有房颤的心脏疾病患者,仅轻微增加了转流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双极射频消融手术窦性心律转复率高,短中期效果好,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 吴起才刘季春喻本桐万力唐建古亮王群许起荣
- 关键词:心房颤动双极射频消融心脏外科手术
- Notch1信号通路内源性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 周学亮刘季春许起荣赵勇
- 及时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是缺血性心脏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缺血再灌注损伤常使心肌梗死面积递增50%。作为邻近细胞之间信息交流平台,Notch信号通路在心肌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Notch信号通路与PI3K/Akt、J...
- 关键词:
-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
- Notch1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Notch1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Noteh1胞内结构域(NIICD)慢病毒表达载体(Lv—N1ICD)及N1ICD慢病毒干扰载体(Lv—N1ICD—shRNA)分别感染H9e2心肌细胞,建立体外心肌缺血再灌注(H/R)、缺血预适应(IPC)及缺血后适应(IPost)模型,从而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H/R)组、缺氧/复氧+N1ICD感染(H/R+N1ICD)组、缺血预适应(IPC)组、缺血预适应+NIICD干扰(IPC+N1ICD—shltNA)组、缺血后适应(IPost)组、缺血后适应+N1ICD干扰(IPost+N1ICD-shRNA)组。采用凋亡检测试剂盒、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内ROS;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GSK-3B)的表达。结果心肌细胞凋亡率在对照组、H/R组、H/R+N1ICD组、IPC组、IPC+N1ICD—shRNA组、IPost组、IPost+N1ICD—shRNA组分别为(5.34±1.70)%、(47.03±4.10)%、(33.89±12.25)%、(35.85±3.17)%、(51.12±8.22)%、(37.35±3.82)%、(47.90±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47,P〈0.05)。心肌细胞ROS在对照组、H/R组、H/R+N1ICD组、IPC组、IPC+N1ICD—shRNA组、IPost组、IPost+N1ICD—shRNA组分别为624.66±79.52、1221.87±63.66、913.12±115.82、935.85±201.62、1204.03±113.82、967.15±106.11、1296.59±22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7,P〈0.05);心肌细胞p-GSK-3β/GSK-3β比值在对照组、H/R组、H/R+N1ICD组、IPC组、IPC+N1ICD—shRNA组、IPost组、IPost+N1ICD-shRNA组分别为0.58±0.12、0.62±0.20、1.24±0.09、1.16±0.12、0.72±0.15、1.16±0.12、0.75±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1,P〈0.05)。结论Notchl作为内源性心肌保护因子,通过促进GSK-3磷酸化,抑制心肌�
- 周学亮方义湖赵勇邹斌许起荣徐华饶长秀刘季春
- 关键词:受体NOTCH1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
- 534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体会
- 刘升刘季春喻本桐凌翔许起荣唐建刘晓明高涛曾尚干
- 一种外科微创手术用阻肺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微创手术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外科微创手术用阻肺器,包括凹型横板,所述凹型横板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把手,所述调节把手贯穿凹型横板内侧的一端设置有挤压片,所述凹型横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管套,所述固定管套的...
- 刘升谭锦风贺源祥许起荣
- 淋巴结转移范围较数目能更好地反映食管癌手术治疗的预后被引量:27
- 2009年
- 目的为了完善食管癌淋巴结分级,探索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理想分级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1989年12月期间236例胸段食管癌切除,且淋巴结清扫数目≥6枚的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筛选风险因子,Log-rank检验对按淋巴结转移数目、距离、范围的分级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患者10年随访率为92.3%(218/236),全组总的1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2%、43.1%和34.2%;其中112例(47.4%)有淋巴结转移,其5年生存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14.8%vs.66.6%;χ2=77.18,P=0.000)。Cox回归分析:除了侵及深度、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外,还有淋巴结转移个数、转移距离及转移范围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Log-rank检验:按转移淋巴结数分组时,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00,P=0.000),但N2与N3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淋巴结转移距离分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9,P=0.000),但S1,S2,S3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淋巴结转移范围分组(0,1和≥2野),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7,P=0.000),并且各组间生存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5.14,P=0.023)。结论按照淋巴结转移的范围(无转移、1野转移、≥2野转移)来修订食管癌TNM分期的N分级,更为合理并能更好地反映食管癌切除手术患者的预后。
- 诸葛雪朋许起荣张合林平育敏陈龙奇
- 关键词:食管癌TNM分期
- 依达拉奉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6
- 2007年
-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氧自由基清除剂,目前主要用于治疗神经损伤,减轻日常活动障碍及脑梗死急性发作引起的瘫痪。近年来,有些学者将之用于心肌保护,并取得一定效果。本文对依达拉奉的心肌保护原理及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 许起荣刘季春
- 关键词:依达拉奉心肌保护氧自由基
- 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状态的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红细胞免疫状态的变化,以期为临床诊疗和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本院2015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食管鳞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科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和术后14 d、观察组术前不同病理分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红细胞免疫相关指标[红细胞膜C3b受体花环形成率(RBC-C3bRR)、红细胞膜吸附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RBC-ICR)、体循环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CIC)]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CD3^(+)、CD4^(+)均低于对照组,而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4 d外周血CD3^(+)、CD4^(+)水平均明显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RBC-C3bRR低于对照组,而RBC-ICR和CI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4 d的RBC-C3bRR水平明显升高,RBC-ICR和CI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食管鳞癌Ⅲ期患者CD3^(+)和CD4^(+)水平均低于Ⅱ期和Ⅰ期,CD8^(+)水平高于Ⅱ期和Ⅰ期(P<0.05);食管鳞癌Ⅱ期患者CD3^(+)和CD4^(+)水平均低于Ⅰ期,CD8^(+)水平高于Ⅰ期(P<0.05)。食管鳞癌Ⅲ期患者RBC-C3bRR低于Ⅱ期和Ⅰ期,而RBC-ICR和CIC水平均高于Ⅱ期和Ⅰ期(P<0.05);食管鳞癌患者Ⅱ期RBC-C3bRR低于Ⅰ期,而RBC-ICR和CIC水平均高于Ⅰ期(P<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且下降趋势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的一项重要免疫学参考依据。
- 祝春燕许起荣
- 关键词:食管鳞癌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
- 依达拉奉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对心内直视手术病人的心肌保护作用。
方法:
选择30例择期行单瓣置换术患者(包括MVR、AVR),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M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病人的年龄、体重、...
- 许起荣
- 关键词:依达拉奉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