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锦成

作品数:38 被引量:205H指数:7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手术
  • 11篇颅脑
  • 9篇脑损伤
  • 8篇外伤
  • 8篇颅脑损伤
  • 7篇出血
  • 6篇外科
  • 6篇外伤性
  • 5篇硬膜
  • 5篇颅骨
  • 4篇血肿
  • 4篇预后
  • 4篇手术治疗
  • 4篇外科手术
  • 4篇疗效
  • 4篇颅内
  • 4篇畸形
  • 4篇减压术
  • 3篇动静脉
  • 3篇动静脉畸形

机构

  • 34篇汕头大学医学...
  • 4篇汕头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深圳市龙岗区...
  • 1篇惠来县人民医...

作者

  • 38篇许锦成
  • 23篇杨应明
  • 23篇郑丰任
  • 21篇赖润龙
  • 12篇郑少钦
  • 10篇蔡楚伟
  • 8篇周德祥
  • 8篇袁军
  • 7篇许益民
  • 4篇曾而明
  • 4篇谭殿辉
  • 3篇陈伟强
  • 2篇喻小萍
  • 2篇赖湘
  • 2篇吴晋
  • 2篇张填波
  • 2篇陈俊琛
  • 1篇佘绍逸
  • 1篇陈慕媛
  • 1篇杨峰涛

传媒

  • 6篇汕头大学医学...
  • 4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河北医学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医师进修杂志
  • 2篇昆明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9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伤后急性半球脑肿胀的围手术期治疗被引量:5
2002年
赖润龙杨应明郑丰任蔡楚伟郑少钦许锦成袁军
关键词:围手术期颅脑损伤
唇下鼻中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1999年
经唇下鼻中隔人路垂体瘤手术12例。痊愈10例.遗轻度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不全2例.与术前功能状态及肿瘤大小有关。文中介绍手术改良方法使鼻中隔与外型得到良好的保护。
杨应明郑丰任郑少钦许益民赖润龙许锦成
关键词:垂体瘤鼻中隔显微手术
儿童凹陷性颅骨骨折游离骨瓣成型整复法治疗体会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用游离骨瓣成型整复法治疗儿童凹陷性颅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62例儿童凹陷性颅骨骨折临床资料,比较游离骨瓣成型整复法(A组)与钻孔撬抬复位法(B组)两组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结果:A组儿童可以避免钻孔撬复术所致脑组织二次损伤、脑脊液漏等相关并发症,复位效果良好。结论:游离骨瓣成型整复法治疗儿童凹陷性颅骨骨折,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谭殿辉许锦成吴晋
关键词:颅脑外伤整复术
婴儿AVM致颅内出血的临床CT特点及预后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婴幼儿期AVM破裂出血的临床及头颅CT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例 1岁以内婴儿颅内AVM破裂出血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以自发颅内出血为主要表现 ,常伴有癫痫发作、颅内高压、肢体瘫痪 ,CT检查提示血肿多位于脑内或浅部脑实质内 ,在血肿内或附近常可见异常血管影 ,伴发不同程度脑梗死是另一重要CT征象。结论 :婴儿颅内AVM破裂出血主要特点是自发性颅内出血 ,症状极不典型 ,易被误诊为晚期VitK缺乏症。临床表现及CT扫描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积极微创手术治疗及防治出血后脑梗死有助于提高疗效 。
许锦成杨应明郑丰任周德祥
关键词:婴儿颅内出血CT预后脑动静脉畸形
骨多肽在颅骨缺损修复中促进新骨形成的作用(英文)
2004年
背景:对颅骨缺损修复目前常采用人工材料、新鲜自体骨、自体颅骨瓣进行修复,应用骨多肽在颅骨缺损修复过程中促进新骨形成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目的:探讨骨多肽生长素在离体颅骨瓣原位修复颅骨缺损中促进新骨形成的作用。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1996-06/2002-12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颅脑损伤需手术去骨瓣减压病例,共45例,实验组24例,对照组21例,颅骨缺损48处,实验组26处,对照组22处,年龄5~63岁。干预措施:采用离体颅骨瓣二期原位修复颅骨缺损45例,共48处,其中实验组应用多孔离体颅骨瓣+骨多肽生长素修复,对照组应用多孔离体颅骨瓣修复。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术后并发症,骨瓣骨质吸收及骨再生情况。结果:骨瓣部位无松动感,外观完美,影像学检查示接合处对合良好,缝隙渐消失,可见骨痂形成,实验组骨瓣密度均正常,对照组5处骨瓣可见中央部密度降低,有部分骨质吸收现象,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骨多肽生长素局部应用能防止骨瓣吸收,促进新骨形成。
郑少钦杨应明郑丰任赖润龙许益民许锦成袁军蔡楚伟
关键词:外科皮瓣
老年颅脑损伤234例临床特点及诊治探讨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老年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34例年龄大于60岁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 存活109例,死亡125例,老年颅脑损伤其合并伤、合并症、并发症较多见。结论 针对老年人颅脑损伤临床特点积极并重诊治处理颅脑损伤、合并伤及合并症,以期减少并发症,提高本类病人的治疗效果。
周克城陈平许锦成陈学群黎映静李锋
关键词:颅脑损伤合并症老年人
婴儿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13例误诊分析被引量:2
1999年
许锦成杨应明郑丰任袁军
关键词:婴儿脑动静脉畸形脑出血误诊
锁孔术治疗外伤性后颅硬膜外血肿
2002年
许锦成杨应明赖润龙曾而明
叶黄素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的保护机制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TBI模型组、不同剂量(40、80、160 mg/kg)叶黄素治疗组,每组6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和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核因子(NF)-κB p65、环氧化酶-2(COX-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内皮素-1(ET-1)等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MCP-1的含量和NF-κB p65、COX-2、ICAM-1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抗氧化酶SOD、GPx的活性和Nrf2、ET-1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结论:叶黄素能通过调节氧化和炎症反应保护STBI大鼠的损伤脑组织,其作用机制可能和调节NF-κB p65/ICAM-1/Nrf2信号通路有关。
谭殿辉喻小萍陈俊琛许锦成
关键词:叶黄素重型颅脑损伤抗炎抗氧化
颅顶部硬膜外血肿的治疗体会
2003年
目的 总结颅顶部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及体会。方法 分析 62例颅顶部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 13例保守治疗和 49例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结果 恢复良好 5 1例 ,重残 5例 ,死亡 4例 ,结果不明 2例。结论 颅顶部硬膜外血肿形成主要是上矢状窦破裂、硬脑膜剥离面蛛网膜粒压迹处导血管破裂或板障静脉出血 ;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迅速正确处理上述伤口所出现猛烈汹涌的出血。
许锦成郑丰任杨应明周德祥
关键词:颅顶部硬膜外血肿外科手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