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学旗

作品数:1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陇东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知耻
  • 3篇教育
  • 3篇公民
  • 3篇公民道德
  • 3篇高校
  • 3篇耻感
  • 3篇耻感文化
  • 2篇道德建设
  • 2篇教学
  • 2篇公民道德建设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教育
  • 1篇德教
  • 1篇德育
  • 1篇邓小平
  • 1篇邓小平理论
  • 1篇对症下药
  • 1篇修养
  • 1篇学习型社会
  • 1篇育人

机构

  • 13篇陇东学院
  • 1篇庆阳师范高等...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5篇谢学旗
  • 1篇石建东
  • 1篇张甲文
  • 1篇李致博
  • 1篇吴奋超
  • 1篇王天伟

传媒

  • 5篇陇东学院学报
  • 3篇沧桑
  • 2篇甘肃农业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重庆工学院学...
  • 1篇甘肃高师学报
  • 1篇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被引量:3
2013年
实践教学一直以来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从目前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障高校实践教学相应的对策。
谢学旗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育改革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本文从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市场经济条件下耻感的变化及耻与非耻的标准,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现代价值,现代社会耻感淡薄的原因及耻感重建等四个部分对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进行了综合分析。 文中分析了耻感的变化及...
谢学旗
关键词:耻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道德教育
论公民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2006年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相互协调的社会。公民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只有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才能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形成和谐的利益关系,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谢学旗
关键词:公民道德和谐社会
解放思想——西部大开发的关键
2003年
思想不解放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搞好西部大开发 ,关键在于我们的思想认识能否达到时代的水平和境界。因此西部地区要与时俱进 ,更新传统观念 ,抢抓机遇 ,在工作思路上大胆创新 。
谢学旗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被引量:1
2004年
党的十六大为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面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高校德育工作新任务;要针对形势和要求新变化,树立高校德育工作新观念;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探索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把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谢学旗石建东
关键词:高校德育
论邓小平的统战思想
2003年
邓小平统战策略有两手策略、民主策略、亲善策略、宽大策略和化解策略 ,共五个方面。邓小平提出这些统战观点所针对的时代背景及其精神实质 ,在当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功能。
李致博谢学旗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统战思想统战策略化解策略统一战线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被引量:9
2005年
耻感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其他情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加强知耻教育,培养知耻意识,批判继承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精华及合理成分,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加强新时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谢学旗
关键词:知耻耻感文化公民道德
论知耻与个人修养被引量:2
2004年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了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知耻与个人修养关系密切。知耻是做人的基础,是良知的起源,知耻是正气的基石,是激发人上进的动力。进行知耻教育对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个人修养具有普遍的、实际的意义。
谢学旗
关键词:耻感文化知耻修养
论“养民知耻”与社会风俗之美
2005年
耻感是一种重要的情感,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且其他情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加强知耻教育,培养知耻意识,对于我们深入总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形成良好社会风俗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谢学旗
关键词:知耻公民道德社会风俗
论腐败的症结及根治之策
2005年
当前中国腐败蔓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症结在于对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反腐败要首先抓住这个症结对症下药。因此,要健全法制,约束权力,同时要依靠群众,强化监督,并在此基础上综合治理才能遏制并最终根治腐败。
谢学旗张甲文
关键词:对症下药健全法制约束权力根治腐败反腐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