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帆
- 作品数:74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电压模式控制反激式变换器吸引子共存现象的研究
- 2012年
- 以电压模式控制反激式变换器为例,推导出精确的离散映射分段光滑模型,数字仿真得到共存吸引子分岔图和吸引域图。在反激变换器的参考电压上加了各种不同的干扰信号,如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进行了仿真,结果说明共存吸引子的存在。
- 吕国庆杨汝刘佐廉许百如谢帆
- 关键词:反激式变换器吸引域干扰信号
- 一种用于实时调节负载电压夹角的电力弹簧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实时调节负载电压夹角的电力弹簧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交流采样;生成实时的关键性负载电压与非关键性负载电压的夹角,记为θ角;生成电力弹簧的参考输出电压;生成电力弹簧开关管驱动信号。本发明提出的...
- 丘东元何文韬张波陈艳峰谢帆肖文勋
- 一种运行于时间孤立波状态的无线输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行于时间孤立波状态的无线输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非线性电力电子变换器、时间孤立波状态控制器和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结构;非线性电力电子变换器由直流电压源和逆变电路组成,并作为电源驱动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
- 谢帆陈锦涛张波肖文勋丘东元陈艳峰
- 一种基于回路矩阵的DC-DC变换器自动构造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回路矩阵的DC‑DC变换器自动构造方法,该方法利用磁通平衡设计法或状态方程法生成的两模态回路矩阵,构造出符合回路矩阵的所有DC‑DC变换器。包括:将模态1回路矩阵转化为支路‑节点关系矩阵。在每个基本回...
- 丘东元张洋张波陈艳峰肖文勋谢帆
- DC-DC变换器高阶系统动力学量化分析及其控制
- DC-DC变换器是构建各种类型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基本电路单元,其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分析电力电子变换器工作性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DC-DC变换器倍周期分岔、边界碰撞分岔、共存吸引子和混沌等非线性动力学现象已被实验分析所证实...
- 谢帆
- 关键词:动力学
- 快速获得电力电子DC/DC变换器动态和稳态特性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获得电力电子DC/DC变换器动态和稳态特性的方法,包括步骤:1)输入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参数;2)建立电力电子变换器改进的平均状态空间模型;3)利用改进的平均状态空间模型计算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坐标函数;4)...
- 张波陈垣谢帆丘东元陈艳峰
-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建模与算法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1
- 2021年
-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多时间尺度分析,与传统的单一时间尺度研究有根本的不同,不仅要建立多时间尺度模型,且建模过程必须要考虑计算方法,即模型和算法不能单独存在,这样才能准确描述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多时间尺度特性。文中基于多时间尺度分析理念,综述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建模与算法相关性研究现状。为此,首先分析现有多时间尺度算法及其适用范围;进而基于相同数学形式模型可以采用相同算法计算的准则,将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划分为元器件机理、切换系统、电磁暂态、机电暂态4个时间尺度。然后,通过不同时间尺度模型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多时间尺度模型的性质,阐明多时间尺度模型与算法的相互制约关系。最后,提出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建模与算法待解决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 陈垣张波谢帆丘东元陈艳峰
- 关键词:多时间尺度
- 电流反馈型Buck变换器二维分段光滑系统边界碰撞和分岔研究被引量:18
- 2010年
- 最近几年,边界碰撞分岔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不连续导通模式下的电流反馈型Buck变换器为例,推导出两个边界三段形式的分段光滑系统的离散映射模型.数值仿真得到以参考电流为分岔参数的分岔图,然后具体分析定点的稳定存在域、分叉图中各段的映射构成和边界碰撞点处工作模式的转换.最后软件仿真和实验验证了二维分段光滑系统边界碰撞和分岔行为的正确性.
- 谢帆杨汝张波
- 关键词:BUCK变换器分岔
- 一种基于小步长离散化的电力电子级联变换器的建模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步长离散化的电力电子级联变换器的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电力电子变换器级联系统的具体拓扑及控制方式,获得状态方程及各状态检测向量的表达式;S2、选取合适的步长,在每个小步长区间中,使用欧拉...
- 谢帆纪华昱张波陈艳峰肖文勋丘东元黄子田
- 适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线圈的仿真与设计教学方法被引量:4
- 2020年
-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开始走进并逐渐改善人们的生活,符合新时代人们对于供电的智能性和便捷性的要求。而线圈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线圈设计将直接影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性能。该文结合当下开展的无线电能传输课程,给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线圈仿真与设计的教学方法。首先给出了线圈的理论值计算公式;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对线圈进行电磁仿真,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并探究了线圈电气参数与物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将仿真设计好的线圈带入P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证明线圈设计满足系统要求;最后制作可任意调节线圈自感的实际线圈,证明了线圈仿真设计正确无误。整个设计流程为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整体设计奠定了基础,为无线电能传输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于宙肖文勋谢帆张波丘东元陈艳峰
- 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线圈PS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