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慧
-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74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终末期尿毒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终末期尿毒症(end stage of urinemia,ESU)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方法1998年4月~2005年10月,33例终末期尿毒症合并胆囊结石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LC,术中监测水电解质、血气变化,控制呼吸、气腹压力、气道压力及PETCO2,比较手术前后肾功能变化。结果充气后10min PaCO2升高至(40.02±0.91)mmHg,pH值下降至(7.36±0.05),放气后PaCO2、pH值接近充气前水平。术中血钾1例5.7mmol/L,1例6.0mmol/L,余电解质均正常。术毕血BUN 15~25mmol/L,血Cr400~600μmol/L,均较术前增高。手术麻醉顺利,麻醉时间25~60min,全麻术毕,意识恢复时间7~20min。结论ESU患者在全麻下行LC是安全可行的。
- 谢玉慧郏治平张际春张元洲韩国林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腹腔镜治疗肝包虫囊肿术中过敏性休克的观察及预防(附7例报告)被引量:3
- 2007年
- 谢玉慧郏治平张元洲何英
- 关键词:肝包虫囊肿腹腔镜术
- 术前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行剖宫产术1例麻醉及处理
- 2008年
- 张元洲谢玉慧郏志平何英张际春
- 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科麻醉剖宫产术术前血行麻醉处理
- 12kg以下小儿法洛四联症75例麻醉及体外循环体会被引量:1
- 2005年
- 谢玉慧张际春何志杰
-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体外循环
- 异丙酚对失血性休克兔肾脏的保护作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失血性休克肾功能代谢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选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休克组、灌注组、异丙酚干预组,每组8只。检测血尿素氮、肌酐含量;比色法NSL酸脱氢酶活性、血浆和肾组织乳酸含量。结果血尿素氮、肌酐含量、乳酸脱氢酶活性、血浆和肾组织乳酸含量,休克组、灌注组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丙酚干预组各项测定指标的活性、含量均显著降低,与休克组与灌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异丙酚干预组比较,以上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可引起肾组织明显功能代谢障碍,异丙酚干预后各项测定指标的活性、含量均发生了变化,提示异丙酚对失血性休克肾功能与代谢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 谢玉慧张际春
- 关键词:休克乳酸
- 尿毒症合并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尿毒症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特点。方法对22例尿毒症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过程顺利,麻醉时间153~281 min,平均(171±34.26)min,转流时间(101±4.2)min。8例经1~2次电击除颤复跳,其余自动复跳。术后6~8 h拔管14例,10~24 h拔管8例;术后10~14 h行血液透析10例,18~24 h行血液透析6例,1周内行一次血液透析6例。22例尿毒症合并瓣膜病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无近期死亡病例。结论尿毒症伴心脏瓣膜病置换术的麻醉只要做到术前有效血液透析,术中维持循环稳定,良好的电解质、血气检测水平,合理用药,并且术中体外循环超滤,术后根据患者肾功能及血钾情况及时再行血液透析,此类手术的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 谢玉慧张际春兰智新
- 关键词:尿毒症瓣膜置换术麻醉体外循环
- 异丙酚对失血性休克肾保护作用机制探讨
- 目的:
观察新西兰大耳白兔失血性休克后,肾功能与肾组织和血浆中脂质过氧化、氧化酶及ATP酶,同时了解异丙酚预处理后,对以上各指标的影响,探讨异丙酚对失血性休克肾功能代谢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建立失...
- 谢玉慧
- 关键词:异丙酚失血性休克肾保护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CO_2气腹对ESU患者血气及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何英谢玉慧张元洲郏志平张际春
- 关键词:CO2气腹血气ESU内分泌功能障碍酸碱平衡紊乱肾功能减退
- 异丙酚对失血性休克兔肾功能与代谢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失血性休克肾功能与代谢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选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对照组、休克组、灌注组、异丙酚干预组,每组8只。检测血浆尿素氮(BUN)、肌肝(Cr)含量,血浆和肾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休克组和灌注组血浆和肾组织MPO活性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异丙酚干预组降低,与休克组和灌注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休克组和灌注组血浆和肾组织MDA含量升高,与对照组和异丙酚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丙酚干预组增高,与休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休克组和灌注组血浆BUN和Cr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和异丙酚干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失血性休克可引起肾组织明显功能代谢障碍,异丙酚干预后各项测定指标的活性、含量均发生变化,异丙酚对失血性休克肾功能与代谢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谢玉慧张建龙张庆梅马琪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异丙酚肾功能
- 川芎嗪对兔失血性休克再灌注中脑的保护效应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休克过程脑保护作用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建立兔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休克组)、休克+回输血+等量NS组(灌注组)和休克+回输血+等量NS+川芎嗪(80 mg/kg)组(灌注+川芎嗪组)4组,每组8只。失血休克组于休克2 h时,灌注组、灌注+川芎嗪组在干预2 h时分别检测脑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血清和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休克组、灌注组脑组织中SDH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灌注+川芎嗪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休克组、灌注组脑组织和血浆中MDA含量、MPO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灌注+川芎嗪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川芎嗪对失血性休克代谢障碍及脑组织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改善线粒体功能,减轻组织休克再灌注损伤有关。
- 张庆梅张建龙谢玉慧马琪代红燕
- 关键词:川芎嗪失血性休克髓过氧化物酶琥珀酸脱氢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