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韬

作品数:13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篇骨折
  • 3篇入路
  • 3篇骨整合
  • 3篇关节
  • 3篇钢板
  • 2篇植骨
  • 2篇植入
  • 2篇植入物
  • 2篇入路治疗
  • 2篇生物力学
  • 2篇肘关节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骨不连
  • 2篇冠状
  • 2篇冠状突
  • 2篇冠状突骨折
  • 1篇等离子
  • 1篇等离子体电解
  • 1篇垫式

机构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作者

  • 13篇董宇启
  • 13篇贺韬
  • 12篇张超
  • 5篇李亘
  • 5篇宋辉
  • 3篇曹聪
  • 3篇张云辉
  • 2篇徐志国
  • 2篇李业
  • 1篇韦民
  • 1篇严杰
  • 1篇王一寒
  • 1篇李占玉

传媒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国际骨科学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2013年上...

年份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被引量:24
2013年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之一,手术疗效肯定,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新兴手术技术的发展,如何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已成为临床研究重要课题。该文就桡骨远端应用解剖、不同手术方法在避免并发症方面的优势和局限、合理选择治疗方案、进一步改进手术技术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徐志国张超曹聪贺韬董宇启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
肘关节改良内侧入路治疗冠状突骨折的解剖学研究及应用
目的:尺骨冠状突骨折伴肘关节脱位在临床上并不常见,然而,不恰当的处理可能会严重影响肘关节的功能,其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统一意见。对于该损伤的治疗,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选择何种入路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张云辉董宇启李亘贺韬张超
关键词:肘关节冠状突骨折正中神经
银离子注入氧化钛涂层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8年
背景:制备缓释、长期释放的银离子抗菌涂层,仍然是材料表面改性抗菌的重要课题之一。目的:评价银离子注入氧化钛涂层后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点及其效果。方法:对照组为纯钛组,实验组分为3组,为氧化钛涂层组、氧化钛涂层+低银离子组(30 min)和氧化钛涂层+高银离子组(60 min);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后材料的特征,运用细菌滴入法、抑菌环实验和菌液生长曲线法来评价抗菌效果。结果与结论:通过银离子注入技术,可以将银离子加载至氧化钛涂层表面;体外实验证实银离子注入后的材料具有明显的抗菌性,且随着注入时间的延长,材料表面银离子的数量增加,抗菌性明显提高;银离子注入技术用于制备无机抗菌材料经过体外实验评价具有抗菌能力强、抗菌持久等特点。
宋辉贺韬李亘董宇启张超
关键词:表面改性抗菌剂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环体外实验生物材料
长解剖钢板和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累及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比较长解剖钢板和髓内钉两种固定方式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累及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2例肱骨近端骨折累及肱骨干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长解剖钢板组(14例)和髓内钉组(18例)。根据各项手术指标和随访时的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0个月。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髓内钉组明显优于长解剖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颈干角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相对冈上肌力量长解剖钢板组优于髓内钉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三角肌力量髓内钉组优于长解剖钢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VAS评分、患侧肩关节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解剖钢板和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累及肱骨干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预后,髓内钉具有手术微创等优点,但在相对冈上肌力量影响方面长解剖钢板优于髓内钉。
宋辉贺韬张超赵文博李占玉韦民董宇启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肱骨干骨折髓内钉
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运用后内侧及外侧联合入路,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应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11例,女...
贺韬严杰张超曹聪董宇启
硬组织工程材料骨整合评价方法与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骨整合是硬组织工程材料与骨组织有效结合的重要标志。骨整合评价方法发展迅速,传统的组织与细胞学分析方法技术可靠,但基本不直接应用于人体,评价结果不十分准确;新兴的医学影像学及生物力学方法则可作无创、定量、动态分析。如何选择有效的评价方法已成为骨整合研究的关键问题。该文对硬组织工程材料骨整合评价方法近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讨论其在临床与科研应用中的实际意义,并分析各种评价方法在硬组织工程材料骨整合研究中的局限性。
贺韬曹聪董宇启
关键词:骨组织骨整合
自体髂骨植骨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骨不连的疗效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植骨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体髂骨植骨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28例锁骨中段骨不连患者。术后摄胸部正位DR片比较双侧锁骨的长度,评价骨不连治疗后锁骨是否发生短缩畸形。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6~4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6~8个月。术后24个月关节活动度良好,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为90~100分。患侧锁骨长度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自体髂骨植骨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骨不连,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锁骨未出现短缩畸形。
宋辉贺韬王一寒戴盈郭颖慧敏张超董宇启
关键词:骨不连自体髂骨植骨短缩畸形
下胫腓联合损伤螺钉内固定治疗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踝关节3个不同平面CT断层影像获得下胫腓定位螺钉的最佳置入途径,为手术中正确置入螺钉提供简便的操作方法。方法对100例单侧下肢损伤患者健侧踝关节CT轴位图像进行测量分析,取踝关节中立位状态下关节面近端2、3、5 cm水平的轴位CT影像,测量胫骨及腓骨的中心点,研究胫、腓骨中心点连线与腓骨外侧脊的关系及与水平面的成角。结果 100例CT图像数据中,位于踝关节近端2 cm平面置入点位于腓骨外侧脊顶端上,与水平成角10.95°±4.52°;近端3 cm平面置入点位于腓骨外侧脊顶端后方1.15 mm±0.35 mm,与水平成角13.74°±4.42°;近端5 cm平面置入点位于腓骨外侧脊顶端后方2.65 mm±1.05 mm,与水平成角17.07°±4.96°。其中男、女性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腓骨外侧脊作为特定及恒定的解剖结构对术中操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可为手术提供简便有效的操作方法,能正确置入下胫腓定位螺钉,降低失误率。
李业张超贺韬李亘宋辉董宇启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涂层钛金属植入物体内骨整合的评价被引量:1
2018年
背景:多项体外细胞学实验显示,含氧化涂层钛金属较普通钛金属表面表现出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目的:进一步观察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涂层钛棒在动物体内的骨整合能力。方法:取36只16周龄雄性SD大鼠(购自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建立双侧股骨远端髓内钉植入模型,左侧植入多孔纳米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涂层钛棒,作为实验组;右侧植入无涂层钛棒,作为对照组。植入2,4,6周时,处死大鼠并收获股骨远端带有金属植入物的骨组织标本,进行Van Gieson染色、双标荧光染色及生物力学评价。结果与结论:(1)Van Gieson染色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植入物-骨组织界面均未见纤维组织长入;植入2周时,两组均可见植入物表面部分骨组织接触,实验组于植入4周时形成植入物周围骨整合,对照组于植入6周时形成植入物周围骨整合;(2)双标荧光染色显示,植入2周时,两组植入物周围均产生大量新生骨组织,与钛棒结合紧密;植入4周时,实验组新生骨与植入物表面呈现连续性接触,对照组新生骨与植入物表面呈不连续区块接触;植入6周时,两组均显示出了连续的植入物-骨组织接触,但新生骨骨量明显较4周时减少;(3)生物力学检测显示,实验组植入4周时的最大压缩载荷高于对照组(P <0.001),两组植入2,6周时的最大压缩载荷比较无差异(P> 0.05);实验组植入4周时的最大压缩载荷高于植入2,6周时(P <0.05),对照组植入6周时的最大压缩载荷高于植入2,4周时(P <0.05);(4)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涂层钛棒植入早期的骨整合能力优于普通钛棒。
贺韬张云辉张超张超董宇启
关键词:钛金属植入物骨整合生物力学假体和植入物骨整合生物力学
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冠状突骨折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为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冠状突骨折提供解剖学参数,评价该入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0例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观察并测量与肘前内侧入路相关的主要神经的走行特点。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手术治疗的10例冠状突骨折伴有肘关节脱位患者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17~63岁,平均43岁。骨折O’Dfiscoll分型:11型2例,Ⅰ2型3例;Ⅱ型1例,Ⅱ2型3例;Ⅲ2型1例。所有患者通过肘关节前内侧切口经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入路来复位固定尺骨冠状突及探查修复内侧副韧带。末次随访时测量患肢肘关节的屈伸、旋转活动度及用Mayo肘关节评分(MEPS)来评估患者的功能情况。结果正中神经主干在肱骨内外上髁连线水平距离肱骨内上髁平均为27.34mm。旋前圆肌第1分支入肌点至冠状突尖的距离平均为13.19mm。桡侧腕屈肌入肌点至冠状突尖的距离平均为47.02mm,至肱骨内上髁的距离平均为64.40mm。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6—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8个月(1.5~2.0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肘关节畸形、不稳定、疼痛及肘关节功能受限。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平均屈伸度为133.0°(120°~140°),旋转度为144.5°(130°-160°),平均MEPS评分为98分(95—100分)。结论通过经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间隙的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来复位固定冠状突骨折是安全、有效的。该入路较前侧入路不仅降低了术中损伤正中神经的风险,同时较内侧入路能更好地显露冠状突以利于骨折块的复位及固定。
贺韬张云辉李亘张超董宇启
关键词:尺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