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建忠
-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特提斯喜马拉雅南带晚白垩世海平面快速变化和溶解氧剧烈波动:来自底栖有孔虫的证据
- 底栖有孔虫是海洋古环境、古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载体,为恢复古水深、底层水溶解氧浓度和古海洋生产力等诸多问题提供了高精度的替代指标。西藏岗巴地区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南带,在晚白垩世地处印度大陆北缘的被动陆架之上,Cenomani...
- 贾建忠万晓樵李国彪陈蒲礼
-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溶解氧海平面特提斯喜马拉雅
- 文献传递
- 西藏特提斯白垩纪中期页岩—微生物岩组合
-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白垩纪多期大洋缺氧事件(OAEs)都与海底甲烷泄漏有关,因此研究当时极端环境下的沉积记录——黑色页岩-微生物岩组合对于解释OAEs时期一系列环境事件成因、相互作用机制和生物-环境协同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 贾建忠
- 关键词:甲烷泄漏白垩纪中期
- 文献传递
- 西藏岗巴地区Cenomanian-Turonian界线附近底栖有孔虫古环境指标及其古海洋学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在Cenomanian/Turonian界线(ca.93Ma)前后全球性的大洋缺氧背景下,藏南岗巴地区发育一套以深灰绿色-灰黑色钙质页岩、泥页岩为主夹少量灰岩透镜体的富有机碳沉积,有孔虫化石保存较好,含量丰富,其中底栖有孔虫在恢复古水深、底层水溶解氧浓度和古海洋生产力等方面具重要意义。C/T界线附近底栖有孔虫纵向上大致可划分为3个演化阶段。主要优势属种包括Dorothia,Anomalinoides,Lenticulina,Conobina等,浮游/底栖比率在50%-80%之间,指示了水深约100-200m的Ⅳ2生境型(外陆棚-陆架边缘斜坡环境)。底栖有孔虫氧指数(BFOI)在-6--25之间,对应的溶解氧含量约为0.7-1.4ml/L,与同时期其它地区相比偏低,属弱氧化环境。内生种百分含量和深内生种/外生种比率均指示了C/T界线附近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短期的海洋生产力的勃发很可能是加剧海水缺氧的主要原因,而长期的弱氧化条件的形成很可能是同时期一系列环境事件所导致的氧气供应量不足所致。
- 贾建忠万晓樵李国彪陈河淞
-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溶解氧含量
- 西藏岗巴白垩纪中期有机质富集的生物—环境因素
- 大洋缺氧事件(OAE)背景下有机质富集的生物作用与环境条件的研究一直是古海洋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西藏岗巴地区在Cenomanian-Turonian发育一套以深灰绿色-灰黑色钙质页岩、泥页岩为主夹少量灰岩透镜体的富有机...
- 贾建忠
- 关键词:有孔虫古海洋环境CENOMANIAN-TURONIAN
- 文献传递
- 西藏特提斯白垩纪中期页岩—微生物岩组合——缺氧和甲烷泄漏事件的证据
-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白垩纪多期大洋缺氧事件(OAEs)都与海底甲烷泄漏有关,因此研究当时极端环境下的沉积记录——黑色页岩-微生物岩组合对于解释OAEs时期一系列环境事件成因、相互作用机制和生物-环境协同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 贾建忠
- 关键词:甲烷泄漏白垩纪中期
- 藏南岗巴地区冷泉碳酸盐岩的生物地层研究
- 冷泉环境因常产有资源前景巨大且能引发环境灾害的天然气水合物,并发育有依赖于流体化学能和养分的特异生物群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目前已知的冷泉广泛发育于大陆边缘海底,已在全球泥盆纪到第四纪地层中发现了代表古代冷泉活动的自生碳酸...
- 张浩李国彪贾建忠吴艳芹王天洋韩屹姚又嘉张文苑
- 关键词:冷泉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有孔虫生物地层学
- 古近纪重大气候事件及其生物响应被引量:18
- 2012年
- 古近纪气候演化是由"温室气候"向"冰室气候"转变的过程,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古新世-始新世早期的升温期,始新世中期-始新世末期的稳定降温期及渐新世-中新世早期的冰室气候期。在此期间发生了3次显著的气候事件,分别为PETM极热事件、Oi-1骤冷事件和Mi-1降温事件。这3次大的气候事件引起了生物圈的巨大波动:PETM期间发生了全球底栖大有孔虫灭绝事件及浮游有孔虫的辐射演化,并且是哺乳动物演化的关键时期;Oi-1期间全球植物群落由热带型密集雨林向寒冷干燥的森林草原过渡,在欧亚大陆出现了哺乳动物种群大规模改变的Grande Coupure和Mongolian Remodelling事件,也发生热水型浮游及底栖有孔虫的灭绝事件;Mi-1前后,浮游有孔虫部分属种绝灭,钙质超微化石也出现暖水种数量的急剧减少,现代植物群落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古近纪气候的大幅波动和转折由诸多因素控制,主流观点认为PETM事件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大量释放有关,但其喷发机制尚不明确;降温事件则与区域性构造隆升、洋流格局变化等因素有关。
- 江湉贾建忠邓丽君万晓樵
- 关键词:古近纪影响因素
-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有孔虫的发现:来自松科1井湖海沟通的证据被引量:18
- 2010年
- 松辽盆地是我国最大的陆相含油气盆地.由于缺乏充分的证据,对松辽盆地是否发生海水侵入长期以来存在争论.首次在松科1井嫩江组一、二段发现较多的有孔虫化石,经鉴定有底栖钙质壳有孔虫Gavlinella sp.,Anomalinoides sp.,Pullenia sp.,底栖胶结壳有孔虫Haplophrag-moides sp.,Karrorulina hokkaidoana,Clavulinoides sp.,以及浮游有孔虫Archaeoglobigerina blowi,Archaeoglobigerina cretacea,Hedbergella flandrini.这些有孔虫均是晚白垩世海相地层中广泛分布的类型.浮游有孔虫确定化石产出地层时代限于Coniacian晚期至Santonian期.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有孔虫化石为松辽湖盆嫩江组一、二段沉积期湖海沟通事件的发生提供了直接证据.
- 席党鹏万晓樵冯志强李顺冯子辉贾建忠荆夏司伟民
- 关键词:有孔虫松辽盆地松科1井嫩江组白垩纪
- 西藏南部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2(OAE2)期间有孔虫与环境之间的协同演化
- 李国彪万晓樵贾建忠韩子辰贾志霞牛晓路张小蓓赵胜楠
- 关键词:有孔虫CTB绝灭
- 西藏南部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2(OAE2)期间有孔虫与环境之间的协同演化
- 因其重要理论价值和潜在经济价值,在地史时期广泛分布的富有机质黑色页岩一直为全球地学界所关注。以黑色页岩为主要标志的中生代大洋缺氧事件(oceanic anoxic events,OAEs)(如早侏罗世T-OAE与白垩纪O...
- 李国彪万晓樵贾建忠韩子辰贾志霞牛晓路张小蓓赵胜楠
- 关键词:有孔虫CTB绝灭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