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疫情
  • 3篇疫情分析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灾区
  • 1篇碘缺乏
  • 1篇碘缺乏病
  • 1篇性病
  • 1篇血性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疫情分析报告
  • 1篇源性疾病
  • 1篇灾区
  • 1篇诊病
  • 1篇震灾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食源性疾病
  • 1篇手机
  • 1篇手足

机构

  • 7篇德阳市疾病预...
  • 2篇德阳市卫生防...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9篇赖亚林
  • 4篇刘泉
  • 4篇张秀华
  • 3篇周立晶
  • 2篇成朝强
  • 2篇刘明兴
  • 1篇何凡
  • 1篇张辉
  • 1篇钟天辉
  • 1篇刘波
  • 1篇刘旭祥
  • 1篇刘怀志
  • 1篇曾光
  • 1篇刘泉
  • 1篇马瑜
  • 1篇张秀华
  • 1篇孙少斌

传媒

  • 4篇医学信息(下...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校医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1
  • 1篇199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德阳市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2011年
目的:了解德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及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个案资料,对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德阳市24家医疗卫生单位上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德阳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324例,发病率为59.83/10万,发病率与上年比上升了1.07倍,无重症病例,死亡病例1例(为外地病例系湖南人民医院报告).德阳市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在4-7月出现一个发患者数相对升高的峰值;人群分布,男性高于女性,低龄儿童(≤5岁)发病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年龄段主要在0-5岁之间,占病例总数的94.15%;职业分布主要以散居儿童(1263例,占54.35%)和幼托儿童(641例,占27.58%)居多;地区分布差异主要以罗江县(199.35/10万)和广汉市(110.56/10万)发病率最高,其他地区差异不明显,均有发病.结论:德阳市手足口病发病呈明显的季节高峰,低龄儿童(≤5岁)为高危人群,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是重点防控对象,人口密度与疾病传播相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卫生意识,是控制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措施.
周立晶刘泉张秀华赖亚林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情
校园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被引量:9
2008年
校园食源性疾病我们已不陌生,校园食物中毒就是常见的校园食源性疾病。另外,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肠道传染病也时常在我们的校园内暴发、流行,2006年我省接连发生的几起学生群体性菌痢告诉我们,校园食源性疾病有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它的防控工作责任艰巨而意义深远。WHO给食源性疾病下定义是:通过摄入食物或饮水进入人体的病原物质,引起感染或中毒性疾病。因此要有效防控校园食源性疾病,就必须管好校园的食品和饮水。
钟天辉赖亚林刘怀志
关键词:校园食源性疾病
德阳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析报告
2010年
自2009年8月14日凌晨1:20分,德阳市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截止2009年12月31日。我市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病例417例,其中重症病例27例,危重病例4例,无死亡病例。现将2009年德阳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情况分析如下:
刘泉张秀华周立晶赖亚林
关键词:疫情分析确诊病例重症病例危重病例死亡病例
地震灾区基于手机的传染病报告系统评价
2010年
目的:评价基于手机报告方式的传染病报告系统,发现灾后传染病报告系统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收集各调查机构的门诊登记,分析和评价其报告的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等,评价指标包括:疾病名称一致率、重卡率、及时性、手机报告至网络生成所需时间、报卡所需时间、漏报率、一致率和完整率等。结果:各手机报告点手机报卡时间、审核时间、门诊登记与网络报告疾病名称一致率、漏报章分别为16.47h、3.50h、100%和0%;震前一月网络报告方式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1.51h、2.10h、100%和12.50%;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被调查机构手机报告期间的报卡时间、审核时间、门诊登记与网络报告疾病名称一致率、传染病报告卡与传染病网络报告卡的一,重率、传染病报告卡与传染病网络报告卡项目一致率、卡片填写完整率、卡片的项目填写完整率,漏报率分别为15.56小时、2.10小时,100%、4t.44%、94.44%、73.33、96,36%和24.32%;而网络报告期间上述各指标分别为16.39h、4.39h、96.67%、58.77%、94.27%、83.08%、98.06%和15.29%;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染病简易报告卡手机录入时间最短1min、最长3min、平均1.57min;收到短信回执时间最短1min、最长2min、平均1.18min。结论:基于手机报告方式的传染病报告系统,在地震后的应急报告阶段,能较为有效地代替网络进行传染病监测信息的报告。
刘泉张秀华赖亚林何凡刘旭祥曾光
关键词:地震手机
2004-2009年德阳市公共场所室内可吸入颗粒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为了解德阳市公共场所室内可吸入颗粒物(以下简称PM10)污染状况,摸清污染规律,为改善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降低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4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每年随机抽取德阳市区大、中、小型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7220-1998)的规定,在经营期间一次性监测室内空气中PM10浓度。结果对2 160户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监测室内空气中PM10浓度指标4 157个,浓度平均值存在年度差异,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浓度平均值有季节性差异,以冬季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浓度平均值不同行业有差异,文化娱乐业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揭示公共场所室内PM10污染情况,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改善空气质量,对整个人群卫生防病具有深远的意义。
刘明兴赖亚林成朝强
关键词:公共场所可吸入颗粒物
德阳活动板房住宅室内空气卫生状况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德阳活动板房住宅室内空气卫生状况,为灾后卫生防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各县(市、区)随机选取大、中、小板房区,按梅花状或对角线方法,抽取住宅活动板房住户80户,未倒塌居住户31户,室外对照点8个,监测室内空气温度、湿度、风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可吸入颗粒物、细菌总数指标,随机对其中的12户板房居住户增测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指标。结果12户活动板房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结果均低于仪器检出下限,各监测点其他监测指标均值,活动板房住宅室内甲醛(0.03mg/m3)略高于未倒塌房(0.01mg/m3),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对照,室内风速低于室外对照;未倒塌房的风速低于室外对照,而二氧化碳高于室外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住宅活动板房、未倒塌房监测合格率分别为38.75%、45.16%,不合格指标主要是可吸入颗粒物,其次是空气细菌总数。结论降低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细菌总数,加强室内空气卫生监测工作,是灾后活动板房卫生防病的重要工作。
刘明兴赖亚林成朝强张辉刘波
德阳市2010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2010年德阳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及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个案资料,对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德阳市医疗卫生单位上报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德阳市累计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4535例,发病率为116.75/10万,发病率与上年比上升了75.81倍,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德阳市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发病高峰在9月份;人群分布,男性高于女性,各年龄段发病差异不明显;职业分布主要以农民(1960例,占42.22%)和学生(1354例,占29.86%)居多;地区分布差异主要以什邡市(412.51/10万)和罗江县(296.60/10万)发病率最高,其他地区差异不明显,均有发病.结论:德阳市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呈明显的季节高峰,人群分布差异不明显,局部地区有疫情暴发现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卫生意识,是控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最有效的措施.
刘泉张秀华赖亚林周立晶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
德阳市中小学生碘缺乏病流行概况与防治对策
1995年
张秀华赖亚林郑基海
关键词:碘缺乏中学生小学生
德阳市医务人员性病艾滋病专业知识调查
2001年
刘泉赖亚林孙少斌马瑜
关键词:医务人员性病艾滋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