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雪芳
- 作品数:1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更多>>
- 民国时期云南土匪武器及其获得途经
- 2015年
- 民国时期,云南匪患十分猖獗。从这一时期来看,土匪手中掌握的武器尤其值得关注,因为土匪武器种类多、数量大、装备程度高、器械精良,并且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源源不断地获得武器。土匪频频使用武器作案的后果,最终将加剧社会的动乱。
- 陈佳春姚泽勋赖雪芳
- 关键词:民国
- 《颜氏家训》的语言风格及修辞艺术探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颇受世人关注,尤其是教育子孙后代的思想为人们世代歌颂,《颜氏家训》除在思想上焕发永恒的魅力之外,其语言造诣也有独特之处,语言的魅力也呈现出东方式散文独特的魅力。语言风格具有多重性的特点。如典正质朴、清新秀丽、简洁隽永以及语言兼具逻辑性和辩证性等。《颜氏家训》语言在修辞艺术方面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如适宜的用典、巧妙的引用以及比喻、对仗等辞格的灵活运用等。
- 赖雪芳
- 关键词:《颜氏家训》语言风格修辞艺术
- 《赵氏孤儿》的悲剧性艺术魅力初探被引量:1
- 2014年
- 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一部充满悲剧性艺术魅力的作品,包含情节设置的艺术魅力和悲剧魅力之亲情永恒,以及在悲剧中表现出崇高的人格艺术魅力,并且剧中隐含着阳刚之美与正义之美。在这样的悲剧中,人们信奉的忠、孝、仁、义等人格仍然魅力四射,从而呈现出中国式悲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 赖雪芳
- 关键词:《赵氏孤儿》悲剧性艺术魅力情节人格
- 《典论·论文》与《文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及文学理论丰富发展的时代,建安以后,随着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的削弱,文学能够较自觉地从作家的切身体验来表现社会生活与个人情感,这时期,关于文学理论方面的著作明显增多。鲁迅称魏晋以后成为“文学的自觉时代”[1],首先也就是从这一时代的理论意识着眼。
- 赖雪芳
- 关键词:文学理论批评魏晋南北朝陆机文学自觉
- 《诗经》爱情婚姻诗悲剧美学意蕴研究
- 2015年
- 对《诗经》爱情婚姻诗研究的梳理,用悲剧理论与美学理论来研究《诗经》爱情婚姻诗,仍然具有相应的新颖度。所以,笔者结合相关理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其一,《诗经》爱情婚姻诗悲剧性的界定。其二,《诗经》爱情婚姻的悲剧种类探析:情与理下之哀叹,相思的无言之悲,女子被弃之悲恸。其三,《诗经》爱情婚姻诗悲剧性美学意蕴:《诗经》爱情婚姻诗展现出的悲剧意识及悲剧性人格的永恒魅力。
- 赖雪芳
- 关键词:《诗经》悲剧美学意蕴
- 历史故事的当代解读与诗性评析——雁翼散文艺术新探
- 2015年
- 20世纪90年代,处于我国思想文化大解放的时代潮流中的雁翼也正处于其文学创作的成熟阶段。而在这一阶段下雁翼完成了他的散文集《雁翼说古》。在《雁翼说古》中作者用自己的现代观念去观照古代的故事,阐发了自己作为现代人对于女性追求自我价值和对社会不平等的地位的反抗精神的肯定,对人性价值的发掘和肯定。而这些在古代故事的重新解读的过程中对女性意识、人性和个人价值的思考,对我们当代社会的人文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高瑞芳赖雪芳
- 关键词:女性意识人性
- 《赵氏孤儿》哲学意蕴及古典美意蕴研究
- 2015年
- 中国古代戏曲既是独立的,同时又受官方主流文化及宗教观念文化影响。作为中国古代戏曲悲剧代表作《赵氏孤儿》,其思想内容的丰富性与各种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儒、墨、释、道等思想交互作用于《赵氏孤儿》,如儒家的忠、孝、仁等思想,墨家的侠义思想,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道教的扬善惩恶思想,共同对《赵氏孤儿》产生影响。在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赵氏孤儿》的悲喜交集呈现出"中和"的古典美。
- 赖雪芳黄东坚
- 关键词:《赵氏孤儿》哲学意蕴
- 黄庭坚词风格及景物意蕴的美学研究
- 2015年
- 学界对黄庭坚词的研究,历来偏重于语言雅俗并存方面,然而,对黄庭坚词的研究依然有较大的空间,尤其是黄庭坚词中景物与美学关联有待进一步探索。山谷词风格具有多样性:有的风格豪迈,有的清新秀丽,有的典雅隽永,有的新趣奇崛。本文试图发掘山谷词中的美学意蕴,还对词中茶与黄花意象展开探析。
- 赖雪芳
- 读者批评视阈下的汉赋批评与理论被引量:1
- 2014年
- 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体,在汉代达到鼎盛时期,而从古至今的读者对汉赋有着褒贬不一的复杂态度,不同的汉赋作者对汉赋创作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论主张。通过期待视野、召唤结构及隐含的读者等读者批评的视角,或许能够对存在较大分歧的汉赋批评与理论有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把握。
- 黄东坚赖雪芳
- 关键词:召唤结构
- 鲍泉生平及其诗歌研究
- 2014年
- 通过分析南朝梁代历史背景,结合鲍泉生平及其生活看他所写诗歌,将其诗分为游子客愁主题、闺思主题、咏物主题三方面进行阐述;并从湘东王萧绎的角度切入,分析鲍泉生活环境和诗歌,总结出鲍泉诗歌总是隐括着忧伤的情感。
- 赖雪芳
- 关键词:生平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