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嘉庆

作品数:56 被引量:165H指数:8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6篇棘球蚴
  • 24篇细粒棘球蚴
  • 12篇免疫
  • 11篇细胞
  • 10篇小鼠
  • 9篇绦虫
  • 9篇细粒棘球绦虫
  • 9篇棘球绦虫
  • 8篇多糖
  • 8篇中国大陆株
  • 8篇枸杞
  • 8篇哮喘
  • 8篇大陆株
  • 7篇蛋白
  • 7篇抗原
  • 6篇细粒棘球蚴中...
  • 6篇克隆
  • 6篇棘球蚴病
  • 5篇生物信息
  • 5篇重组抗原

机构

  • 37篇宁夏医科大学
  • 16篇宁夏医学院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宁夏森淼枸杞...
  • 1篇石嘴山市疾病...
  • 1篇吉林市中心医...
  • 1篇宁夏疾病预防...

作者

  • 56篇赵嘉庆
  • 29篇赵巍
  • 16篇王娅娜
  • 13篇王浩
  • 10篇朱明星
  • 9篇丁淑琴
  • 9篇王健
  • 7篇万巧凤
  • 7篇黄菱
  • 6篇韩梅
  • 6篇王琦
  • 5篇摆茹
  • 5篇张艳丽
  • 5篇李子华
  • 5篇王大军
  • 4篇王淑静
  • 4篇王洁
  • 4篇高小平
  • 4篇张炜
  • 4篇赵瑞

传媒

  • 8篇宁夏医学院学...
  • 7篇宁夏医学杂志
  • 5篇中国寄生虫学...
  • 5篇宁夏医科大学...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重组14-3-3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对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14-3-3蛋白(E.g-14-3-3Pc)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为进一步重组抗原的表达奠定基础。方法根据互联网GeneBank中检索到的E.g-14-3-3Pc序列设计一对PCR 引物,用RT-PCR方法以细粒棘球蚴总RNA为模板扩增出目的DNA片段,并克隆于载体pGEM-T,测定其核苷酸序列。结果成功克隆出E.g-14-3-3Pc基因片段,测序证明克隆基因确为E.g-14-3-3Pc。结论成功构建细粒棘球蚴pGEM-E.g 14-3-3菌株。
黄瑾赵嘉庆王娅娜丁淑琴王健李宗吉张静赵巍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
口腔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脱落的口腔细菌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MIA)脱落的口腔细菌变化。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口腔正畸MIA未发生脱落(未脱落组)和MIA脱落(脱落组)病例各30例的牙龈沟液体,提取细菌基因组DNA,采用荧光定量PCR鉴定常见口腔细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A治疗2周未发生脱落的口腔菌群没有显著变化。与未脱落组相比,MIA脱落组微生物计数革兰氏阴性球菌(G-c)显著增加(P<0.05),而革兰氏阳性球菌(G+c)、革兰氏阳性杆菌(G+b)和革兰阴性杆菌(G-b)没有显著改变(P>0.05);口腔链球菌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韦荣球菌和奈瑟菌显著减少(P<0.05),牙龈卟啉单胞菌和放线菌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MIA脱落的口腔细菌组成发生显著变化,可能参与了MIA的脱落。
闫娅霏陈龙赵嘉庆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支抗口腔细菌口腔菌群
细粒棘球蚴抗血清的制备及特性鉴定被引量:8
2005年
为制备用于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目的基因免疫学筛选的抗血清,并且进行特性鉴定,用抗原免疫法获得抗血清,并用Westen-blot法和ELISA法对其特性进行鉴定。结果,经Westen-blot法鉴定,制备出的抗血清能识别分子量为32、36、42、58、67kDa以及88kDa以上的细粒棘球蚴天然抗原成分,而对照组血清则不能识别相应的蛋白。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均达到1×10-4。制备的抗血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抗体效价。
赵嘉庆王娅娜丁淑琴王健方堃赵巍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抗血清ELISA
细粒棘球蚴重组铁蛋白和重组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免疫差异的初步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比较细粒棘球蚴重组铁蛋白(rEgferritin)和重组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rEgmMDH)对感染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小鼠的免疫差异。方法 30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rEgferritin免疫组、rEgmMDH免疫组和对照组)。将rEgferritin、rEgmMDH和PBS与佐剂乳化后,分别于背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小鼠,每次注射100μl/只(含抗原10μg),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2周,3组小鼠分别于腹腔注射0.1 ml原头节悬液(约1 500个)进行攻击感染,22周后剖杀,无菌取脾组织,并记录包囊数量和直径,评价免疫保护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计算两者比例。结果 rEgferritin免疫组30%(3/10)小鼠有包囊,包囊总数为5个;rEgmMDH免疫组小鼠均有包囊,包囊总数为118个;对照组9只小鼠中7只有包囊,包囊总数为35个。rEgferritin免疫组小鼠获得了84.7%的免疫保护力,而rEgmMDH组无免疫保护力。小鼠脾淋巴细胞CD4+亚群百分比,rEgferritin免疫组[(57.50±7.02)%]显著高于对照组[(43.60±6.09)%](P<0.05)。小鼠脾淋巴细胞CD8+亚群百分比,rEgferritin免疫组[(25.66±6.18)%]和rEgmMDH免疫组[(19.23±5.40)%]与对照组[(21.80±6.1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脾淋巴细胞CD4+/CD8+亚群比值,rEgferritin免疫组和rEgmMDH免疫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gferritin能抑制细粒棘球蚴的生长,而rEgmMDH促进了细粒棘球蚴的生长。
刘丽华赵嘉庆蒋波陈长义王元王娅娜王洁王淑静赵巍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免疫保护
宁夏银川市包虫病流行概况被引量:2
2002年
为掌握银川市包虫病流行的现状及市郊各乡的分布情况 ,采用汇集住院包虫病患者的病案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显示 ,自 1994~ 2 0 0 1年 4所医院共收治包虫病患者 171例 ,男女发病构成比分别为 4 8.5 3%和 5 1.4 6 % ;郊区 6 0例包虫病患者分别来自 11个乡 ,说明包虫病在银川市区和郊区各乡均普遍流行 ;市区和郊区回汉族包虫感染发病构成比具有明显差异 ,市区包虫病患者以工人、无职业者为主 ,其次是学生和干部 ,而郊区则以农民和学生为高发人群 ;各职业间具有明显差异 ;棘球蚴在体内寄生于肝脏者占 78.36 % ,肺脏为 8.77% ,多脏器同时寄生者占 8.19% ;棘球蚴感染后发病年龄以青少年和中青年最常见 ,占总发病率的 73.6 %。
赵瑞杨玉荣黄菱邓永芳李燕兵张炜赵嘉庆郭风英
关键词:包虫病棘球蚴病流行病学
枸杞果多糖对哮喘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究枸杞果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s)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以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哮喘小鼠为模型,并给与LBPs灌胃干预。将3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三组:PBS对照组、哮喘模型组、LBPs+哮喘模型组,每组10只。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结构的病理学变化,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总数以及M1巨噬细胞的占比。以不同剂量的LBPs(50、100、150μg)干预100 ng·mL^(-1)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分组为PBS对照组、M1模型组、50μg LBPs+M1模型组、100μg LBPs+M1模型组、150μg LBPs+M1模型组,观察LBPs对小鼠巨噬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中M1型巨噬细胞的占比。结果 HE染色表明LBPs可以减轻哮喘小鼠的炎症水平。与PBS对照组总巨噬细胞(4.43%)和M1巨噬细胞(3.75%)相比,哮喘模型组肺部总巨噬细胞和M1巨噬细胞的比例分别增加至6.99%和7.79%(P均<0.05);与哮喘模型组比较,经过LBPs干预后,小鼠肺部总巨噬细胞和M1巨噬细胞的比例分别下降至5.51%和4.36%(P均<0.05)。在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实验中,与PBS对照组M1型巨噬细胞(0.22%)相比,在LPS诱导的模型组中M1巨噬细胞的比例增加(P<0.05);与M1模型组(57.1%)比较,50、100、150μg的LBPs干预组,M1细胞的比例分别下降至52.3%(P>0.05)、51.4%和46.9%(P均<0.05)。结论 LBPs可以减少哮喘小鼠总巨噬细胞和M1型巨噬细胞的比例,LBPs可以减少LPS诱导的M1型RAW264.7巨噬细胞的占比。
肖静尹梅高小平曲晨赵嘉庆
关键词:巨噬细胞过敏性哮喘
基于miRNA表达谱解析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体内Th17/Treg失衡机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微小RNA(miRNA)表达水平、探讨miRNA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的影响,以阐明细粒棘球蚴慢性感染并长期致病的机制。方法提取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清总RNA,采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分别采用miRBase数据库和miRDeep2工具进行已知miRNA注释和新miRNA预测,并进行差异分析。采用miRanda软件和TargetScan软件分别预测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后取交集,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在差异表达变化倍数居前20位的miRNA中,匹配可靶向决定Th17细胞和Treg细胞生成的关键转录因子(RORC和FOXP3)或重要调控通路(PI3K⁃Akt和mTOR通路)相关基因的miRNA。结果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血清中共有53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47个上调表达miRNA、6个下调表达miRNA。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miRNA功能涉及DNA转录翻译、细胞成分、细胞形态、神经发育及代谢分解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包括MAPK、PI3K⁃Akt、mTOR等信号通路。在差异表达变化倍数居前20位的miRNA中,有3个潜在靶向调控RORC的miRNA、15个潜在靶向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miRNA。结论细粒棘球蚴感染后可使患者血清miRNA表达谱出现明显改变,差异表达miRNA可能通过靶向Th17/Treg关键转录因子或PI3K⁃Akt、mTOR通路而导致Th17/Treg免疫失衡,进而利于细粒棘球蚴在宿主体内长期寄生并慢性致病。
鲁迪宋佳卉马子建张鹏越许磊韦川陈颖周莎朱继峰李娅琳赵嘉庆朱明星赵瑞王海陈晓军赵巍苏川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辅助性T细胞17免疫失衡
细粒棘球蚴特异性诊断抗原Eg-07279的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筛选出包虫病特异性诊断抗原分子并验证其免疫原性。方法对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公布的细粒棘球绦虫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出六钩蚴中不表达且原头蚴中高表达的抗原分子Eg-07279,经重组克隆、表达后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获得重组蛋白r Eg-07279;重组蛋白免疫小鼠检测其特异性IgG水平并使用Western blot验证其免疫原性。结果筛选出的抗原分子Eg-07279经克隆、表达、纯化获得重组蛋白。利用该重组蛋白免疫小鼠,ELISA检测结果显示Eg-07279产生的特异性IgG水平(2.559±0.125)明显高于空白组(0.319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原头蚴继发感染组和重组蛋白免疫组血清均可识别该重组蛋白而空白对照组鼠血清不能识别。结论获得细粒棘球蚴差异表达抗原Eg-07279并证实该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是较好的诊断抗原候选分子。
徐士梅赵殷奇朱明星赵嘉庆王浩赵巍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免疫原性
细粒棘球蚴慢性感染病人外周血中gammadelta T细胞比例与功能的初步分析
研究背景:γδT淋巴细胞,作为天然免疫细胞,在肿瘤、感染性疾病中的发挥积极重要免疫作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尚缺乏全面深入地在细粒棘球蚴感染中γδT淋巴细胞免疫作用机制研究的报道.目的:探讨γδT淋巴细胞在包虫病亚型分布、抵...
王浩赵嘉庆韩梅张艳丽摆茹王大军杨延辉万巧凤林源龚歆
关键词:ΓΔT细胞
IL-10 modulate asthma and suppress CD4+CD25+Treg cells in murine model
目的血吸虫慢性感染能诱导特异的 CD4CD25Treg 细胞产生,在哮喘小鼠模型中发挥免疫负调控作用,其作用可能与 CD4CD25Treg 细胞产生的 IL-10有关,本文进一步探讨 IL-10与 CD4CD25Treg...
贺蕾赵嘉庆汪雪峰杨艳芬许馨予
关键词:哮喘模型慢性感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