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鹤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林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经验及展望——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被引量:2
- 2020年
- 当前,林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回顾北京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年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起步与探索和快速发展两个阶段。文章分别梳理两个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授权类别、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规模情况,并选取有代表性的管理理念和培养举措进行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机遇和人才培养趋势,提出发展建议,不仅对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我国林业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同样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赛江涛崔一梅赵文鹤王亚栋
-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理念
- 我国主要农林院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探讨——“申请——考核”制与普通招考制度的比较被引量:3
- 2018年
- 中国农林院校正逐步开展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工作。选取排名前十的农林类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与普通招考制度的报名条件、报名材料和选拔流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申请—考核"制使招生院校对申请者的选拔更加谨慎、增强了申请者与导师的交流等共性的改革特点,对完善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提出合理建议。
- 赵文鹤何艺玲赛江涛
- 关键词:农林院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
- 我国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制度改革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被引量:8
- 2016年
- 2014年国家针对高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出台了新的政策措施,包括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可自主选择志愿、各高校不再设置留校限额以及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不再区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相关信息公开化、进一步优化相关工作程序等。在此背景下,在对2015年北京林业大学14个学院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年相关招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制度的改革举措对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和培养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其中消极影响主要包括不设条件的自由跨校选择志愿去向导致高水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自由转换专业和学科导致传统的优势学科有可能后继无人、优质生源的盲目流动有可能制约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等。为此,结合北京林业大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应对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制度改革影响的建议:一是将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无限制选择志愿去向的政策调整为有限制选择志愿去向;二是采取加强传统优势学科自身建设、完善研究生招生工作体制和机制等有效措施保障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三是加强学科专业的宣传,引导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理性选择志愿去向。
- 赵文鹤何艺玲王亚栋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招生工作
- 中美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在总结中美两国各5所涉林院校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的要求、重点课程的定位、实践课程的设置形式、课程教学的方式、课程设置的灵活性等5个方面,对中美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据此提出以下借鉴建议,即学习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核心要求、实践课程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是培养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能力的保证、设置跨专业的交叉性课程对提高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能力的意义重大、自主学习和研讨式学习应成为林业硕士专业学住研究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应建立林业硕士专业学位与林业领域职业资格认证衔接的制度等。
- 赵文鹤王兰珍赛江涛
- 关键词:比较教育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
- 绿色创业教育:国外研究实践启示与展望被引量:12
- 2018年
- 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绿色创业研究日益兴起,绿色创业教育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国外绿色创业教育前沿研究呈现三个导向:"1+1"的导向、从A到A+的导向、由0到1的导向。丹麦高校案例的实践表明,绿色创业教育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方针,积极推动绿色教育、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有鉴于此,中国高校绿色创业教育也应当以企业家精神引领创业教育与绿色教育的融合,通过课程体系升级促进绿色创业教育提质,结合中国情境创新绿色创业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和构建绿色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
- 李华晶赵文鹤张庆森段茹王祖祺
- 关键词: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 农林院校研究生考研动机与考研择校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被引量:5
- 2016年
- 研究生的报考动机与选择学校影响因素对高校吸引优秀生源及优化研究生培养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通过调查问卷,从学生类别、性别、年龄、专业四个角度对研究生报考动机及择校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对理想工作的追求"是调查对象的最主要报考动机,其次为"对学术的追求""职业发展或晋级的需要";"导师实力"是考研生择校的首要影响因素,其次为"学校文化与环境氛围"。根据调查结果,认为高校应提高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加强导师宣传、创建具备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以保证研究生招生质量。
- 赵文鹤孙信丽谢士琴何艺玲赛江涛
- 关键词:考研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