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迎春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新资助政策背景下受助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探析被引量:3
- 2014年
- 新资助政策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要努力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上的困难,更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受助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意义和现状分析,提出通过教育主导、环境育导、典型倡导、实践引导等途径加强受助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 赵迎春成必成
-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
- 基于高校受助学生社会责任感视野的就业诚信研究
- 2014年
-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为主体的多元化贫困生资助体系,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受助学生就业诚信缺失问题也日益凸显,这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文章从培养受助学生社会责任感出发,对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提出了对策。
- 成必成赵迎春
-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就业诚信
-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科学化思考被引量:1
- 2011年
- 新时期,随着社会变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生工作科学化已成为新形势下学生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试从工作理念人本化、工作方法科学化、工作内容一体化、队伍建设多样化、工作评价多元化五个方面着手,不断推动高校学生工作实现科学化。
- 赵迎春李同果
- 关键词:高校
-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问题分析及帮扶对策思考被引量:3
- 2006年
-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从中央到地方都做出了不让一个贫困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承诺。高校也通过多种方式努力解决贫困生的问题,本文就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帮扶对策。
- 赵迎春
-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帮扶
- 高校辅导员同心理咨询者角色同一质疑及一种高校心理咨询机构模式的构建被引量:2
- 2002年
- 为达到使学生成长成才的共同目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与学生工作应怎样有结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也引起了不少的论争。本文试图在对“使一线的学生教育管理者——辅导员同时成为专门的心理咨询者,从而将心理咨询工作在高校得以深入、细致、经常地开展”的高校心理咨询机构模式质疑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辅导员在心理咨询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具探讨性的高校心理咨询机构模式。
- 刘宗泉赵迎春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机构辅导员心理咨询工作论争
- 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及教育策略被引量:2
- 2012年
- 一、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作用5—7个小时的自由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马克思也认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才是真正的财富,并为一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闲暇时间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个性的丰富和全面发展,要使人在闲暇时间里真正获得个性的发展,
- 赵迎春
- 关键词: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策略闲暇生活苏霍姆林斯基闲暇时间闲暇教育
- 新时期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评价观的思考
- 2009年
- 学生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传统评价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了不利影响。新时期必须构建与时俱进的、切合大学生实际的学生评价观,有效缩短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 赵迎春赵兴国
-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学生评价观
- 大学生学习成绩排序的统计方法评析
- 2010年
- 在成绩分数单位不等值的情况下,采用求百分制分数总分或平均分、平均学分成绩、课程学分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的方法,对数据直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来统计大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是不科学的。而采用既能反映并解决学生学习质量不同问题,又能体现和解决学生学习数量差异问题的求标准分数平均学分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则是科学的。文章对现有大学生学习成绩排序的统计方法进行了评析,并阐述了求标准分数平均学分的统计方法和其在具体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刘宗泉赵迎春
- 关键词:大学生排序
- 需要层次理论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启示被引量:2
- 2011年
-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与贫困生的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对高校贫困生而言,需要的满足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是高校贫困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任何一方面受挫,都不利于贫困生健康成长。本文试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当前贫困生的需要现状及特征,并提出针对不同需要采取不同解决措施,以不断增强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赵迎春赵清
-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贫困生
- 地方高校就业难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被引量:2
- 2012年
- 地方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比例高、人数多,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应引起此类院校就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地方高校的就业难问题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地方高校自身教育环境局限,毕业生自身的因素以及来自其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地方高校应从关注机制、帮扶机制和预警机制的构建入手来应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
- 赵迎春
- 关键词:地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