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英丹
- 作品数:8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庐枞盆地泥河铁矿床浅色蚀变带特征
- 2013年
- 1区域地质背景庐枞火山岩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东部,属于继承式的陆相火山岩盆地(姜波等,1989;任启江等,1993)。盆地内主要出露的地层是四个火山岩喷流沉积旋回:晚侏罗世时期的龙门院旋回。
- 车英丹吴明安袁峰
- 关键词:蚀变带火山岩地层砖桥陆相火山岩多金属成矿带
- 安徽庐江泥河铁矿浅色蚀变带地质特征研究
- 泥河铁矿地处庐枞火山岩盆地西北部边缘,紧邻郯庐断裂带,是盆地内近几年发现的一大型铁矿床。本论文在对庐枞盆地区域地质背景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泥河铁矿床开展了矿床地质特征、浅色蚀变带地质特征、黄铁矿化学成分标型等方面的研究,...
- 车英丹
- 关键词:闪长玢岩围岩蚀变
- 文献传递
- 皖南旌德铁帽山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 2012年
- 皖南旌德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和钦杭成矿带的过渡区域。近年来,皖南地区祁门东源(傅建真,2011)等多处中-大型钨钼矿床的发现,显示了该区良好的找矿前景。铁帽山钨矿是在皖南地区矿产普查工作中新发现的一处小型钨矿床,通过对其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分析,总结了该区本类矿床的找矿标志,
- 白茹玉车英丹徐晓春王克友吴明安
- 关键词:找矿标志铁帽钨矿地质特征矽灰石蓝田组
- 庐枞盆地泥河铁矿床浅色蚀变带特征
- 本文介绍了庐枞盆地以及庐枞盆地泥河铁矿床的地质特征,泥河铁矿床围岩蚀变强烈,分带特征明显,自上而下可划分为3个蚀变分带:上部浅色蚀变带,以硅铝质矿物为主;中间过渡带以普遍发育碳酸盐化蚀变为特征;下部深色蚀变带,以铁镁钙质...
- 车英丹吴明安袁峰
- 关键词:铁矿床围岩变形找矿标志
- 文献传递
- 庐枞盆地泥河铁矿床与宁芜盆地陶村铁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对比分析
- 通过对庐枞盆地泥河铁矿床和宁芜盆地陶村铁矿床特征的系统分析,经对两矿床地质背景、围岩蚀变、矿体分布规律以及矿石特征等进行对比,初步分析了泥河铁矿与"陶村式"铁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异同,以期利于在庐枞盆地进一步寻找该类型铁矿.
- 车英丹张宜勇郑光文魏国辉
- 关键词:铁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分布庐枞盆地
- 皖南青阳-泾县地区中酸性脉岩锆石特征、U-Pb年龄及地质意义被引量:5
- 2019年
- 文章在对皖南青阳-泾县地区与金-锑多金属矿化有关的中酸性脉岩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锆石特征及U-Pb定年研究,识别出新生锆石、变质重结晶锆石、捕获锆石和继承锆石共4类锆石,并相应获得一系列年龄值。新生锆石和变质重结晶锆石年龄(125~124 Ma)代表中酸性脉岩形成时代,该年龄值与皖南地区燕山期晚阶段A型花岗岩(130~123 Ma)年龄基本一致,指示二者为同一期岩浆热事件的产物。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中酸性脉岩源区存在石榴子石残留,而A型花岗岩源区存在斜长石残留,指示源区具双峰式岩浆组合特征,表明该时期皖南地区处于强烈的拉张构造背景下。捕获锆石给出148~142 Ma和136~132 Ma 2组年龄,对应于皖南燕山期早阶段和晚阶段早侵入岩的年龄,暗示脉岩出露区的深部存在隐伏的燕山早期岩浆岩,脉岩岩浆侵位过程中同化混染了早期岩浆岩。继承锆石给出的年龄与扬子板块地壳增生和再造事件中的3期模式增长的年龄相对应,反映与江南过渡带可能有相同的基底物质组成。中酸性脉岩中锆石具有较低的Ce4+/Ce3+比值,表明其岩浆结晶时具有相对低的氧逸度,有利于金、锑的硫化物的形成,进而发育金-锑矿化。区内多金属矿床(点)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带性,近岩基的中酸性岩株及其接触带发育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成矿元素以钨、钼、铜为主;远离岩基的岩枝或岩脉状中酸性脉岩中及旁侧断裂带内发育脉状矿化,成矿元素以金、银、锑为主,显示出区域成矿作用受断裂构造系统、岩浆活动期次和成矿元素活动性的共同制约。
- 白茹玉白茹玉徐晓春杜建国戴圣潜张达玉
- 关键词:地球化学U-PB年龄
- 安徽省庐江县泥河铁硫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步分析被引量:46
- 2011年
- 泥河铁硫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庐枞盆地的西北部,矿床中铁、硫储量均达到大型矿床规模,硬石膏储量达到中型规模,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近年来重大找矿突破之一,其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泥河矿区内主要地层为砖桥组和双庙组安山质火山熔岩和碎屑岩,侵入岩体主要为辉石闪长玢岩。磁铁矿体呈厚大的透镜状分布于闪长玢岩穹窿顶部,硫铁矿体和硬石膏矿体主要呈透镜状、似层状产于砖桥组地层中。矿床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和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硬石膏、辉石和石英。矿石以磁铁矿-硬石膏-辉石组合为特征。矿石的结构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交代假象结构和筛状结构等。矿区围岩蚀变强烈,自下往上划可分为深色蚀变带、叠加蚀变带和浅色蚀变带,主要蚀变类型包括硬石膏-辉石岩化,黄铁矿化、硅化和泥化等。泥河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热液期和四个成矿阶段,即磁铁矿-黄铁矿阶段、石英-碳酸盐-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和脉状碳酸盐硫酸盐阶段。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以及与宁芜盆地典型玢岩型铁矿床对比研究,本文认为泥河铁矿床的形成与辉石闪长玢岩关系密切,属于"陶村式"玢岩型铁矿床。
- 赵文广吴明安张宜勇王克友范裕汪龙云魏国辉车英丹
- 安徽庐枞盆地黄屯闪长玢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黄屯闪长玢岩侵位于安徽庐枞盆地北部边缘,与盆地内铅锌金多金属矿关系密切。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闪长玢岩ALK=7.49%~12.37%,K_2O/Na_2O=0.2~1.0,σ=3.9~8.4,A/CNK=1.2~1.8,具有富碱富钠,高钾过铝质特征;稀土元素∑REE=128.22×10^(-6)~300.24×10^(-6),LREE/HREE=5.2~14.0,δEu=0.7~1.1,表现为LREE富集,HREE亏损,弱的Eu负异常特征;微量元素富集LILE(K、Rb、Pb),亏损HFSE(Th、Ta、Nb、Ti);Sr-Nd同位素组成为(^(87)Sr/^(86)Sr)i=0.70688~0.70772,(^(143)Nd/^(144)Nd)i=0.511856~0.511997。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黄屯闪长玢岩岩浆来源于EMI型富集地幔,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较弱的结晶分异作用,同时还受到了一定的地壳物质混染,形成于庐枞盆地由挤压向拉张转化的构造背景之下。
- 车英丹吴明安张舒张赞赞蔡晓兵
- 关键词:闪长玢岩地球化学特征庐枞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