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翔午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瓣
  • 4篇外科
  • 4篇外科皮瓣
  • 3篇腓肠
  • 2篇血管皮瓣
  • 2篇营养血管
  • 2篇营养血管皮瓣
  • 2篇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血管
  • 2篇神经营养血管...
  • 2篇腓肠神经
  • 2篇腓肠神经营养
  • 2篇腓肠神经营养...
  • 2篇腓肠神经营养...
  • 2篇筋膜
  • 2篇坏死
  • 2篇部分坏死
  • 2篇肠神经
  • 1篇蒂皮瓣
  • 1篇动脉

机构

  • 2篇南华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南大学
  • 2篇株洲市一医院

作者

  • 5篇邓翔午
  • 2篇董忠根
  • 2篇何苗
  • 2篇谢松林
  • 2篇周征兵
  • 2篇陈彦名
  • 2篇刘立宏
  • 2篇魏建伟
  • 2篇罗顺红
  • 2篇夏晓丹
  • 2篇杨洋
  • 1篇刘鸣江
  • 1篇李匡文
  • 1篇唐举玉
  • 1篇刘俊

传媒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近端位置与部分坏死的关系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近端位置对皮瓣部分坏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09年5月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创面的病例资料,共153位患者157例皮瓣。将小腿后面从外踝尖至胭窝横纹等分为9个区,从下至上依次为第1至第9区。皮瓣分为成活组(包括完全成活、远端表皮坏死和伤口裂开的皮瓣)和部分坏死组;根据皮瓣近端位置,将皮瓣分为近端不超过第6区(A组)、位于第7区(B组)、第8区(C组)和第9区即小腿上1/9区段(D组)4个组。皮瓣采用顺逆结合法切取。结果皮瓣完全成活125例;远端表皮坏死8例,远端伤口裂开6例;远端部分坏死18例(11.5%)。A、B、C和D组皮瓣部分坏死率分别为0(0/19)、2.3%(1/44)、11.3%(7/62)和31.3%(10/32),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皮瓣部分坏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部分坏死率:D组高于C组(P=0.012)、近端位于小腿下7/9区域的皮瓣(1.6%,1/63)低于小腿上2/9区域的皮瓣(18.1%,17/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近端不超过小腿下7/9与上2/9交界线时,皮瓣成活可靠;皮瓣近端位于小腿上1/9区段时,皮瓣部分坏死的可能十牛明昂增大。
董忠根魏建伟刘立宏罗顺红杨洋周征兵何苗邓翔午
关键词:腓肠神经外科皮瓣筋膜蒂皮瓣
臂外侧骨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缺损
目的:临床上,目前手指末节缺损的较好方法是足趾移植,在南方地区很多患者却不愿意失去足趾,介绍臂外侧骨皮瓣再造手指末节缺损.方法:23例手指皮肤、骨缺损的患者,急诊18例,择期5例,骨缺损1.5~2.5cm,皮肤缺损2.5...
刘俊邓翔午谢松林夏晓丹李匡文陈彦名
关键词:臂外侧骨皮瓣手指末节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重度虎口瘢痕挛缩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治疗重度虎口瘢痕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0月至2015年3月,对14例重度虎口瘢痕挛缩患者行瘢痕切除、虎口开大后,采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5cm×4cm-9cm×6cm,术后通过观察皮瓣外形、感觉恢复隋况、虎口张开角度、虎口宽度以及供区恢复睛况评估其疗效。结果14例皮瓣全部存活,虎口饱满,外形满意,无继发挛缩,供区创面I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术前虎口张开角度(15±5)°、术后(80±6)°,术前宽度(20.0±3.5)mm、术后(45.0±5.6)mm。拇指的外展、内收及对掌功能明显改善。术后皮瓣均恢复了保护性感觉,其中6例缝合腓肠内侧皮神经的感觉恢复到S3。供区肢体活动无影响。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穿支较为恒定,修复虎口外形满意,供区创伤小,是一种修复重度虎口挛缩的有效方法。
陈彦名唐举玉谢松林刘鸣江夏晓丹邓翔午
关键词:外科皮瓣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虎口挛缩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长宽比对皮瓣部分坏死影响的157例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皮瓣长宽比对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部分坏死的影响。方法:对157例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资料和手术图片回顾性分析。皮瓣长宽比2.83~7.14∶1。皮瓣分为A组(长宽比≤3∶1)、B组(3∶1<长宽比<4∶1)、C组(4∶1≤长宽比<5∶1)、D组(5∶1≤长宽比<6∶1)和E组(长宽比≥6∶1)。皮瓣切取采用顺逆结合法。结果:皮瓣完全成活125例;远端表皮坏死8例,远端伤口裂开6例;部分坏死18例(11.5%)。皮瓣A组6例,部分坏死0例(0%);B组26例,部分坏死4例(12.5%);C组56例,部分坏死2例(3.6%);D组50例,部分坏死8例(16.0%);E组19例,部分坏死4例(21.5%)。皮瓣部分坏死率D组高于C组,长宽比<5∶1组(A,B,C组合并)(6.8%,6/88)低于长宽比≥5∶1组(C,D组合并)(17.4%,1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长宽比<5∶1时,皮瓣部分坏死的可能性较低,成活较可靠;成活皮瓣的长宽比最大可达6~7∶1。
董忠根魏建伟刘立宏罗顺红何苗周征兵邓翔午杨洋
关键词:腓肠神经外科皮瓣筋膜皮瓣长宽比
小腿上2/3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目的:总结六种皮瓣修复小腿上2/3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探讨该六种皮瓣修复小腿上2/3软组织缺损的特点及适应证。方法:对2003年10月~2010年2月修复小腿上2/3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46例皮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
邓翔午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外科皮瓣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