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超

作品数:5 被引量:140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人工林
  • 4篇马尾松
  • 4篇马尾松人工林
  • 3篇土壤
  • 2篇林窗
  • 1篇单因素
  • 1篇单因素试验
  • 1篇蛋鸡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分布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多样性
  • 1篇生长季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量研究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质
  • 1篇土壤团聚体

机构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邓超
  • 3篇张健
  • 2篇宋小艳
  • 2篇张丹桔
  • 2篇李建平
  • 2篇欧江
  • 2篇张捷
  • 1篇邓长春
  • 1篇刘洋

传媒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长江上游马尾松人工林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对采伐林窗的初期响应被引量:12
2015年
为了解采伐林窗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效氮的影响,在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地区,选取人为采伐形成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7种不同大小林窗(G1-G7,面积分别为100 m2、225 m2、400 m2、625 m2、900 m2、1 225 m2、1 600 m2)以及林下对照为研究对象,研究林窗中央和边缘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的生长季变化.结果显示:林窗形成初期,其大小仅对土壤NH4+-N有显著影响,季节变化仅对NO3--N有显著影响,但两者对土壤NH4+-N、NO3--N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林窗中央和边缘间土壤NH4+-N、NO3--N差异均不显著.具体为:(1)林窗土壤NH4+-N含量为4.30-11.99 mg kg-1,NO3--N含量为2.57-10.81 mg kg-1;不同大小林窗间NH4+-N、NO3--N仅在生长季中期总体随林窗增大先升后降;总的来看,面积为100-400 m2的林窗土壤NH4+-N、NO3--N较高.(2)在季节动态上,NH4+-N在生长季中期较低;NO3--N为中高末低.同时,生长季初期和末期NH4+-N高于NO3--N,而中期却相反.(3)较之林下,生长初期及末期部分林窗土壤NH4+-N、NO3--N降低.(4)相关分析表明,NH4+-N与微生物生物量氮(MBN)极显著正相关,NO3--N与土壤温度、MBN和有机质均极显著正相关,但土壤含水量对NH4+-N、NO3--N均无显著影响.因此,林窗对土壤温度及微生物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影响土壤有效氮含量的主要因素.
欧江刘洋张捷崔宁洁张健李建平宋小艳邓超
关键词:生长季铵态氮硝态氮单因素试验
辣椒粕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功能的影响
邓超
马尾松人工林林窗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以四川宜宾39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人工采伐形成的不同大小林窗为对象,研究林窗对土壤团聚体的组成、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组成以〉2mm团聚体为主,其含量占团聚体总量的51.7%~78.7%.〉5m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和总活性有机碳含量相关性最高,且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均较高,是该地区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特征团聚体,马尾松林窗形成后,土壤总有机碳及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普遍降低,但1225m^2林窗有机碳储量略高于林下;总活性有机碳含量仅225和400m^2林窗较马尾松林下高,总活性有机碳储量225、400、900和1225m^2林窗较马尾松林下高,其余面积林窗低于林下,这表明合适的林窗面积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积累,林窗大小显著影响到团聚体的组成、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其中,1225m^2林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均最高,活性有机碳储量也较高,且团聚体组成较好,是比较适宜的林窗面积。
宋小艳张丹桔张健李建平邓长春邓超
关键词:林窗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活性有机碳
马尾松纯林与混交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量研究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我国的林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由于长期单一的纯林经营模式,马尾松人工林已经出现了地力衰退、病虫害严重、生物多样性降低、生产力下降等现象。在采伐迹地营造马尾松纯林时,由于没...
邓超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生物多样性
文献传递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被引量:106
2014年
为了解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不同林龄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的变化特征及其联系,选取不同林龄的马尾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年生马尾松林下喜光植物较多,随林龄增加人工林郁闭度增大,耐阴植物增多。(2)林下物种丰富度指数中龄林最大,成熟林略有下降但明显高于幼龄林。草本层、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随林龄增加均呈现早期波动、中期下降、后期增加的变化趋势。(3)随林龄增加,土壤各理化指标的变化不尽相同,但到成熟林时期,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均有所升高,说明马尾松林到成熟林阶段其土壤肥力状况得到一定的提升。(4)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与土壤因子存在一定相关性,土壤pH、土壤含水量、全磷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最为密切。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着物种更新和演替进程,同时林下植物群落的演替导致土壤水分和养分发生变化,使得土壤基质的稳定性提高,为更多物种的生存、定居、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崔宁洁张丹桔刘洋张健欧江张捷邓超纪托未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