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先如
- 作品数:19 被引量:41H指数:2
- 供职机构:龙岩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自我:心育之本体被引量:1
- 2006年
- 实践心育的基础是清晰的心育理路:以素质为基础养育品质,重视素质向品质的转化;以自我统驭人心,做到智能、人格、精神和谐;言语与情感是自我的内在心义,言语是自我的脸孔,情感是自我中极其重要的生命事件;理解与体验是自我确立、发展的两条心路;习惯与意志构筑自我的运作轨道。有人性的自我心理学是心育的基本理念。
- 郑先如
- 倦怠心理的基本事实及对待被引量:1
- 2006年
- 通过对倦怠一词作汉英双语释义,认为倦怠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个体生命各活动场景、各发展时段的减力性心神状态,懈、惰、慢是倦怠心理的突出因子,职业倦怠可以集中反映倦怠心理的性质;倦怠经历着疲劳、懈惰、怠慢、心衰的复杂过程;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倦怠进行分型研究,对不同类型的倦怠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激励法、休息法、洗心法、腾挪法,关键要正心。
- 郑先如
- 关键词:倦怠语义
- 姓名及取名的心理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姓名是由姓氏与名字组合构成的文化符号,主要有特指性与意义性两个特点;取名具有社会文化的普遍心态特征和时代风尚的社会心理特征;姓名在个体人格发展、社会互动等心理发展中具有一定影响,取名要保证姓名整体的美好性。
- 郑先如
- 关键词:姓名取名心理分析
- 论大学性爱人格课程的要点
- 2010年
- 性爱人格是当今大学生比较突出的重要课题,科学地认知性疑惑、理智地对待性冲动、合理地调适性心理、自觉地克制性行为、自觉地拒绝性诱惑是性爱人格课程的几个要点。遵循从生理到心理再到社会这个性爱人格发展的路径,通过开展向上的集体活动、形成交往的友谊状态、建立自然的异性观念是优雅地应对性爱人格的基础功课。
- 郑先如黄俊龙
- 关键词:课程
- “双减”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与作为被引量:2
- 2023年
- “双减”为心理健康教育造就了新情势,对学生的成长提出了新期盼。学校、家庭以及家校协同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该有新构想与新作为,主要包括成人重于成才的成长目标、教育模式多于医疗模式的成长路子、预防胜于治疗的成长方法论,需要理清师生关系与亲子关系的心理边界,发挥教师自觉与家长习得的交互作用,促进个体成长中社会化与个性化的一体化和合。
- 郑先如
-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边界
- 80后与90后群体人际信任差异研究
- 2014年
- 以人际信任量表(ITS)为研究工具,调查80后与90后群体的人际信任现状,结果表明:我国80后与90后群体的人际信任度处于偏低水平、社会信任低于特殊信任,80后群体的人际信任度显著高于90后群体的人际信任度;80后与90后群体中,女性的人际信任水平总体上高于男性,特别是在社会信任方面差异更为显著;是否独生子女、不同户籍的80后与90后群体在人际信任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身份的80后与90后群体在特殊信任、人际信任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非学生(职场青年)的特殊信任显著高于中专生。
- 郑先如
- 职业倦怠研究在我国的回顾与思考被引量:32
- 2005年
- 职业倦怠是一个十分年轻的研究领域,我国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大体可分为三类:国外研究成果的综述;以教师、医护人员为主的实证研究;职业倦怠量表的编修。从服务社会发展与民众幸福出发,我国的职业倦怠研究应当:加大力度全面介绍国外相关理论,全面深入了解我国各职业领域倦怠的实际状况,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合人性的多元积极对策。
- 郑先如
- 关键词:职业倦怠实证研究
- 生命的自我倾向:心育的根底被引量:1
- 2007年
- 自我是在我——你——他关系中演变的,自我心能的知能与情能都有欲与力,自知可生意志;自我通过吸纳事件、运作事件得以成长;自我成长于规约并可能创造规约;心育是保正自我并促进其积极倾向——自立——的作为。
- 郑先如
- 关键词:自我规约心育
- 子贡文化心理释义
- 2021年
- 孔子在子贡心目中有着极其崇正的地位,子贡对孔子真挚崇拜,孔子对子贡则真心喜爱。子贡是好学的、机敏的、俏皮的、正直的,子贡算是个君子。子贡于《论语》不可或缺,子贡作为现实主义者是对理想主义者孔子的一个有力助推与补充。子贡的文化心理意义是《论语》文化心理要义的一部分。
- 郑先如
- 关键词:子贡《论语》君子文化心理
-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课程教学“双效”问题的新探索——以七年级音乐课程为例
- 2023年
- 在现代教育生态里,课程教学仍然是基本的教学活动,义务教育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发展提出了新的规格形式,各门课程的教学有了新的质量要求。根据初中学段课程教学的新标准,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成为新时代优化教学质量的根本内涵。交往动机与成就动机的相生、知识习得与能力转化、兴趣发展与爱好增长、自信发达与自制生成、习惯养成与人格塑造等内在特质的生长是“双效”新探索的五大品质。音乐课程能够在其中发挥独特作用,可从统合知情行、优化自我品格、激活人格特质、谐和师生关系以及美化生命状态等方面实现其潜在价值。
- 郑先如温碧红
-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程教学音乐课程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