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新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 抑制剂形成元素对取向硅钢中夹杂物析出行为及热轧组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研究了铝、氮和锰、硫摩尔比对取向硅钢中夹杂物的析出行为及热轧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钢中的夹杂物是少量尺寸小于5μm的、以Al2O3为核心外包Mn S与Al N的复合物;钢中析出物主要为尺寸小于0.5μm的Mn S与Al N的复合抑制剂。其中氮铝摩尔比为0.9、锰硫摩尔比为15.7的取向硅钢中析出物数量最多,铸坯中数量为5 937个/mm3,热轧板坯中数量为7 024个/mm3;平均尺寸最小,铸坯中尺寸为0.17μm,热轧板坯中尺寸0.15μm,热轧后钢中析出物数量增加,并且热轧板坯边缘和中心组织都最均匀。
- 周博文李光强朱诚意郑建新付勇张峰
- 关键词:取向硅钢抑制剂
- 酸溶铝含量对取向硅钢中夹杂物析出行为的影响
- 本论文采用扫描电镜结合能谱仪分析了不同酸溶铝含量的取向硅钢中夹杂物的特征,并对非水溶液电解后的取向硅钢基体进行了观察,分析了夹杂物在钢中的析出位置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控制钢中酸溶铝含量在0.0090%~0.0337%之...
- 郑建新朱诚意张峰李光强
- 关键词:取向硅钢酸溶铝非水溶液电解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钛对铌微合金化钢夹杂物析出行为的影响
- 2012年
- 采用高频真空感应炉在1 550℃的Ar气氛中冶炼不同钛含量的钛、铌微合金化钢并对其进行热处理。分析了钛加入量对钢的成分、组织结构、钢中典型夹杂物及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l脱氧后的钛、铌微合金化钢氧含量降低到0.002 0%左右,合金元素的利用率超过80%。钢中的夹杂物主要有球形或近似球形的Al2O3、SiO2、TiOx及其复合夹杂。(Ti,Nb)(C,N)、NbC、TiC夹杂以氧化物夹杂为核心析出。随着钛合金加入量的增加,钢样中的部分夹杂物形貌由球形发展成长方形。经共聚焦激光扫描高温显微镜热处理过的钢样中析出较多细小的(Ti,Nb)(C,N)夹杂物。随着钛含量的增加,热处理后的钢中小于1μm夹杂物数量急剧增加,尺寸大于1μm的夹杂物的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高温在线金相组织分析表明:钢中钛加入量增加,高温奥氏体晶粒变小,钢的组织细化,从而钢的宏观硬度增高。
- 赵保华柯昌明钟贤岱谢军朱诚意郑建新
- 酸溶铝对铸态取向硅钢中第二相粒子组成和形貌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试验的铸态取向硅钢(/%:0.044 ~0.056C,3.12~3.32Si,0.08 ~0.11Mn,0.002~0.008S,0.0029~0.0291Als,0.0062 ~0.010 9N)由30 kg高频真空感应炉熔炼.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FE-SEM/EDS)研究结果表明,0.002 9% Als钢中氧化物主要为SiO2,存在片状、棒状及近似球状的独立MnS,未发现含铝的氧化物或氮化物;0.009 0% Als钢中出现以Al2O3为主的复合氧化夹杂物,存在MnS与AlN的复合析出物.钢中Als增加,复合析出物多呈簇状发展.氧化物容易成为MnS-AlN复合析出的核心,钢中Als含量越低,夹杂物中的MnS含量越高;作为核心的氧化物夹杂的尺寸越小,形成的复合夹杂物的形状越规则,尺寸也越小.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钢中Als含量主要影响了钢中氧化物夹杂的组成和AlN的析出温度及析出量.
- 朱诚意郑建新李光强陈先红张峰
- 关键词:酸溶铝第二相粒子形貌热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