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建波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淄博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手术
  • 3篇前列腺
  • 3篇膀胱
  • 2篇前列腺癌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腺癌
  • 2篇腺肿瘤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代膀胱
  • 1篇导尿
  • 1篇雄激素
  • 1篇雄激素阻断
  • 1篇雄激素阻断治...
  • 1篇血尿
  • 1篇乙状结肠
  • 1篇乙状结肠代膀...
  • 1篇乙状结肠直肠

机构

  • 10篇淄博市中心医...
  • 1篇淄博市妇幼保...

作者

  • 10篇郑建波
  • 5篇贾东升
  • 4篇王彤
  • 4篇郑杰
  • 3篇许传兵
  • 2篇郝东方
  • 2篇杨全成
  • 2篇汤凯
  • 1篇潘正盛
  • 1篇王琦
  • 1篇陈丛丛
  • 1篇耿蕾
  • 1篇董会超
  • 1篇高慧
  • 1篇赵宁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泌尿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膀胱手术撑开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膀胱手术撑开器,包括固定夹、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螺纹套,所述固定夹的夹紧部固定连接第一调节杆一端,第一调节杆另一端和第二调节杆之间通过螺纹套相连,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上的...
郑建波
文献传递
调控放尿对急性尿潴留导尿后血尿的影响
2017年
目的寻求一种临床可行、操作简便的方法,有效降低急性尿潴留患者导尿后血尿的发生率。方法将116例急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共有56例,常规导尿后首次放尿700m L,间隔2h后持续放尿至尿液放净。B组及C组为观察组,每组各30例,常规导尿后第一次放尿400m L,第二次放尿300m L,第三次放尿200m L,之后持续放尿至尿液放净,其中B组间隔0.5h放尿一次,C组间隔1h放尿一次。每次放尿时肉眼观察血尿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尿间隔为0.5h的B组与放尿间隔为1h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尿潴留患者采用间断递减放尿,首次放尿量控制在400m L,间隔时间控制在0.5h,可以有效地降低膀胱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杜希云郑建波董会超高慧陈丛丛
关键词:急性尿潴留血尿
最长尿道长度保存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尽快恢复尿控的意义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最长尿道长度保存(maximal urethral length preservation,MULP)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尽快恢复尿控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80例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随访至2016年3月。其中40例进行MULP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为治疗组,另外40例非行MULP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在手术前两组患者年龄、平均BMI、既往史(糖尿病)、术前NHT、前列腺体积、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术前Gleason评分、术前病理T分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缘阳性率、前列腺尖部切缘阳性率、术后PSA(ng/ml)、术后Gleason评分、并发症率及两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尿控恢复情况、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都成功完成,两组术后3、6、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切缘阳性率、前列腺尖部切缘阳性率及PSA<0.2ng/ml的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个月尿控恢复人数和ICIQ-SF评分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的尿控恢复人数和ICI-Q-SF评分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MULP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有利于术后早期尽快恢复尿控,且不增加切缘阳性率。
王琦许传兵汤凯赵宁王彤郑建波
关键词:尿控
保留尿道的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60例临床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保留尿道的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慢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保留尿道的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时间60~140 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60~140 ml,平均100 ml,未输血。术后住院8~15 d,平均9 d。术后随访1~5年,疗效优25例(41.7%),良32例(53.3%)。结论保留尿道的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治疗慢性前列腺增生症效果良好,无远期并发症发生。
王彤贾东升郑建波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切除术
不孕不育患者的染色体BoBs~(TM)技术核型与R显带核型结果对比分析
2019年
目的对比分析不孕不育患者的染色体BoBs^(TM)技术核型与R显带核型结果。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我院212例不孕不育患者胚胎绒毛组织分别进行染色体BoBs^(TM)技术核型分析和R显带核型分析。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212例绒毛标本经BoBs^(TM)技术检测成功率为100%,其中染色体正常47.64%(101/212),染色体异常52.36%(111/212);212例绒毛标本经R显带核型分析检测成功率为84.43%(179/212),其中染色体正常39.66%(71/179),染色体异常60.34%(108/179)。两种方法检测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时间BoBs^(TM)技术显著短于R显带核型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显带核型分析检测成功的179例绒毛标本中,与BoBs^(TM)技术检测结果一致率为84.36%(151/179)。以R显带核型分析染色体异常结果作为金标准,BoBs^(TM)技术检测染色体异常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正确指数分别是72.22%、98.59%、27.78%、1.41%、0.71。两种核型分析方法的kappa值为0.662,P<0.001,一致性较强。结论BoBs^(TM)技术核型分析与R显带核型分析结果一致性较强,对染色体异常的检测准确率都较高,但相比于R显带核型分析,BoBs^(TM)技术成功率更高、检测时间更短,可作为提高优生遗传的手段之一。
贾东升许传兵潘正盛耿蕾郑建波
关键词:不孕不育染色体核型分析
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比较间歇性雄激素阻断(IAB)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CAB)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IAB组(35例)和CAB组(35例),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IAB、CAB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30、28个月,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5);IAB组潮热症状、乳房肿痛、骨质疏松及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CAB组低(P<0.05)。结论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应首选间歇性雄激素阻断。
郝东方郑建波许传兵汤凯张峰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
后腹腔镜下左侧单层面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研究(附13例报告)
2018年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下左侧单层面肾上腺切除的临床经验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3例行经后腹腔镜下左侧单层面肾上腺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6例。年龄34~68岁,平均45. 6岁。肿瘤均位于左侧。肿瘤直径1. 5~3. 0 cm,平均2. 5 cm。体重指数(BMI)<24 kg/m^2者9例,BMI≥24 kg/m^2者2例,合并同侧肾囊肿2例。结果本组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肾上腺全切除术9例,肾上腺次全切除术4例。手术时间35~65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量5~50ml,平均20ml,术中出现并发症1例(腹膜破裂)。术后住院3~7天,平均6天。术后病理诊断:皮质腺瘤或皮质腺瘤伴结节样增生。结论后腹腔镜下左侧单层面肾上腺切除安全、有效,保留几乎完整的肾脂肪囊,对肾脏影响小,对肥胖患者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郑建波凯路盛行贾东升郑杰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腹腔镜
外伤性膀胱破裂62例报告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膀胱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外伤性膀胱破裂患者临床资料,对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手术治疗48例,治愈43例,治愈率89.6%。4例死于严重合并伤,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保守治疗5例,均获痊愈。9例未及手术死亡。结论膀胱造影,特别是CT膀胱造影是膀胱破裂可靠的诊断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探查修补裂口、充分引流、合理抗生素应用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王彤杨全成郑建波郝东方郑杰
关键词:外伤膀胱破裂手术治疗
乙状结肠直肠吻合后乙状结肠代膀胱术51例分析
2010年
目的观察Roux-en-Y乙状结肠直肠吻合后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可控性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膀胱癌患者行Roux-en-Y乙状结肠直肠吻合后乙状结肠代膀胱术。距直肠前壁腹膜返折部15~18 cm处切断乙状结肠,将近端拉入盆腔与直肠上段做端侧吻合,输尿管做成乳头分别与远端乙状结肠吻合。结果术后患者尿控率.100%,无尿失禁,未发生明显酸碱平衡紊乱。1例63岁女性患者发生盆腔引流管处脓肿,Ⅰ例80岁患者切口液化、裂开,后并发脑出血,脑疝死亡。其余无明显并发症出院术后随访3~60个月,死亡5例,3例死于盆腔复发,1例死于肺转移,2例高龄患者死因不祥。6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高氯性酸中毒,口服碱性药物后恢复。1例患者术后发现尿囊内鸽蛋大结石并双肾积水,切开尿囊取石后,积水减轻,肾功能改善。结论 Roux-en-Y乙状结肠直肠吻合后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并发症低、尿控效果好,是一种生理干扰小、安全并简单易行的尿流改道方法。
贾东升郑建波王彤郑杰王存章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全切术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至2007年6月间14例行肾单位保留手术的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双侧肾癌1例,孤立肾肾癌2例,对侧肾有病变或潜在功能损害的肾癌4例,对侧肾正常的肾癌7例。肿瘤直径1.6cm-6.8cm,平均4.2cm。14例中行肿瘤剜除术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6例,肾楔形切除术5例。结果:1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9-88个月,平均40个月,1例出现远处转移死亡(双侧肾癌患者),1例患者于术后12个月局部复发改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肾功能不全。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低分期小肾癌患者。
郑杰杨全成贾东升郑建波
关键词: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