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文军

作品数:27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篇血管
  • 8篇栓塞
  • 6篇动脉瘤
  • 6篇手术
  • 6篇栓塞治疗
  • 6篇颅内
  • 5篇颅内动脉
  • 5篇颅内动脉瘤
  • 5篇出血
  • 4篇动静脉
  • 4篇手术治疗
  • 4篇蛛网膜
  • 4篇蛛网膜下
  • 4篇蛛网膜下腔
  • 4篇网膜
  • 4篇膜下
  • 4篇脑血
  • 4篇脑血管
  • 3篇动静脉瘘
  • 3篇动脉

机构

  • 25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钟文军
  • 23篇全伟
  • 19篇张昊
  • 9篇曹志恺
  • 7篇陈颖东
  • 7篇吕建平
  • 7篇肖国才
  • 6篇陈凡帆
  • 5篇骆锦标
  • 3篇于晓春
  • 2篇谢伟
  • 2篇丁正斌
  • 2篇陈光忠
  • 2篇李铁林
  • 2篇全伟
  • 2篇张昊
  • 1篇徐如祥
  • 1篇涂兰波
  • 1篇姜晓丹
  • 1篇罗冬冬

传媒

  • 6篇广州医药
  • 4篇临床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PO在犬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中对脑血管痉挛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中的血管影象学改变及NO含量的改变,从而推测EPO对血管痉挛的治疗作用。方法27只健康成年犬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单纯注血组和EPO治疗组,于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后1h、3rdday、7thday和14thday行全脑血管造影术了解血管痉挛情况,并采集脑脊液及血浆标本,测定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变化。结果在单纯注血组中,脑血管造影结果提示基底动脉在第3天发生明显的血管痉挛,在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有较大改善,血浆及脑脊液中的一氧化氮(NO)浓度也有同样变化(P<0.01)。在EPO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中,脑血管造影的结果和血清及脑脊液中NO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单纯注血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O是脑组织内最重要的血管舒张因子,对维持正常脑血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从影象学和NO变化两个角度提示EPO在脑血管痉挛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陈凡帆全伟吕建平张昊钟文军陈颖东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全脑血管造影促红细胞生成素
应用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在治疗颈静脉孔肿瘤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15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的手术方法,并对其临床特点、手术操作和并发症等方面予以总结和分析。结果 15例肿瘤均经手术治疗,其中8例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神经鞘瘤10例,脑膜瘤4例,颈静脉球瘤1例;术后7例患者出现后组颅神经损害,2例出现皮下积液。术后随访未见有肿瘤复发。结论远外侧入路可以直接充分暴露颈静脉孔区,最小程度减少对脑干小脑以及周围神经血管的牵拉和干扰,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钟文军全伟曹志恺陈杰
关键词:远外侧入路颈静脉孔区脑肿瘤
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总结急性期内栓塞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例43个颅内多发动脉瘤病人行血管内治疗,其中单纯Matrix或GDC弹簧圈栓塞囊状动脉瘤28个,颅内支架或球囊导管重塑技术辅助Matrix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11个,水解弹簧圈栓塞不规则动脉瘤3个,双支架技术栓塞梭形动脉瘤1个。结果动脉瘤完全闭塞36个,95%闭塞5个,90%闭塞2个。术后随访3个月 ̄2年,无死亡、复发、出血。结论根据颅内多发动脉瘤的结构特点采用不同栓塞材料和方法治疗,有利于提高颅内多发动脉的致密栓塞程度,减少动脉瘤的复发和再出血。
钟文军张昊全伟
关键词: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性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
2003年
目的 :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病因 ,分类及治疗。方法 :2 6例均采用超选择插管栓塞 ,其 4例同时行静脉入路静脉窦内栓塞 ,联合手术 2例 ,X -刀治疗 1例。结果 :海绵窦区硬膜动静脉瘘者 ,17例瘘口完全消失 ,4例栓塞后瘘口有残留 ,结合颈动脉压迫法后 2例瘘口消失。侧窦硬脑膜动静脉瘘者 ,瘘口完全消失 3例 ,部分消失 2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联合手术或放射治疗等 ,可大大提高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治疗愈率。
全伟肖国才张昊钟文军陈颖东
关键词:硬脑膜动静脉瘘病因
重症监护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临床体会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早期诊治的意义。方法:总结分析14例患者临床监测和脑CT复查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中,早期作出诊断13例,占92.9%。结论:重症监护颅脑外伤的病人有利于早期发现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提高救治水平。
钟文军肖国才许铁民魏正怀王思荣
关键词:颅脑外伤迟发性颅内血肿重症监护
少量分次血管内栓塞治疗巨大头皮血管畸形12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巨大头皮血管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12例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根据病灶的供血动脉分布及血流动力学情况使用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畸形团内,采用ONYX胶或不同浓度的NBCA胶少量分次逐步血管内栓塞治疗巨大复杂头皮血管畸形。结果 12例中10例完全栓塞治愈,2例少量畸形血管团残留;随访6个月至2年,均未见复发。结论少量分次血管内栓塞是目前治疗巨大头皮血管畸形较有效、创伤较少和复发率较低的方法。
钟文军张昊全伟曹志恺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
重型颅脑外伤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的最佳方式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肠外肠内营养序贯治疗)和对照组(完全肠外营养),治疗后对其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情况及相关指标进行评估与检测。结果治疗组在疗效与并发症减少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外伤后的早期正确的营养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肠外肠内营养序贯治疗是一条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可达到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钟文军丁正斌全伟
关键词:颅脑外伤肠外肠内营养序贯治疗
小型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影像学随访结果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小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在中短期内的影像学变化。方法对130例(143个)小型颅内动脉瘤(直径小于5mm)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的病人进行随访,其中48个颅内动脉瘤进行了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复查,了解栓塞治疗后12~24个月颅内动脉瘤的变化情况,分析小型颅内动脉瘤栓塞后复发情况及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对143个颅内动脉瘤12~24个月的随访,有1例复发出血:48个动脉瘤在12~24个月后行血管造影复查,有7个复发,另有3个栓塞后有残留的动脉瘤在1年后自行闭塞,造影中能观察到有新生组织完整覆盖瘤颈。结论小型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效果更好,瘤颈的残留与动脉瘤复发的关系密切,颅内支架及带生物活性涂层的弹簧的使用,有助于减少小动脉瘤的复发率。
张昊全伟钟文军陈颖东于晓春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随访
脑干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治疗策略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干动静脉畸形在临床治疗上各种有效方法的应用。方法11例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详细了解血管畸形团的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情况,根据不同的血管影像学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治疗方法包括:介入栓塞治疗、手术切除、放射性治疗和观察、或以上几种方法中两种和两种以上相结合的治疗策略。结果11例患者中行介入栓塞治疗的6例(含栓塞术加伽马刀治疗2例),术后畸形团体积减少66%以上的2例,减少33%~66%的3例,33%以下的1例;手术切除的1例,单纯γ-刀治疗2例,观察的2例。所有患者随诊均无再出血或临床症状加重。结论脑干动静脉畸形的治疗十分困难,但可根据其血管影像学特点,采取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钟文军张昊全伟曹志恺
关键词:脑干动静脉畸形血管影像学
以动静脉瘘为主的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治疗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以动静脉瘘为主的高血流量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方法将Spinnaker-1.5F微导管送至AVM近动静脉瘘口处,超选择造影测量动静脉微循环时间,先用液态弹簧圈2~3枚经微导管作初步填塞以减慢血流,再根据不同微循环时间配制不同浓度NBCA胶(17%~33%)栓塞AVM。结果采用液态弹簧圈和NBCA胶联合栓塞13例以动静脉瘘为主的AVM,完全栓塞3例,90%栓塞5例,60%栓塞3例,40%栓塞2例,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液态弹簧圈联合NBCA胶能安全、有效地治疗以动静脉瘘为主的脑动静脉畸形。
钟文军张昊全伟肖国才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栓塞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