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文嘉

作品数:9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院药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目测法
  • 3篇含水量
  • 2篇电导
  • 2篇电导率
  • 2篇星点设计
  • 2篇星点设计-响...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制粒
  • 2篇收得率
  • 2篇曲线法
  • 2篇响应面
  • 2篇干法制粒
  • 1篇带教
  • 1篇丹参
  • 1篇丹参酮
  • 1篇调平康
  • 1篇鸦胆子
  • 1篇鸦胆子油
  • 1篇药物

机构

  • 9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钟文嘉
  • 6篇黄益穗
  • 1篇张小刚
  • 1篇招荣鉴
  • 1篇李得堂
  • 1篇黄志峰

传媒

  • 2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中国药业
  • 2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正交试验法优化参术健脾补血颗粒成型性工艺研究
2021年
目的:优化院内制剂参术健脾补血颗粒的成型性工艺。方法:以参术健脾补血颗粒成型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颗粒制备过程中的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润湿剂用量、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进行优选研究。结果:参术健脾补血颗粒的最佳成型性工艺为使用85%的含水乙醇制软材,用量为稠膏与辅料总量的10%,过摇摆筛制粒,湿颗粒于沸腾干燥器80℃干燥20 min,过筛即得。结论:该制备工艺科学合理,制得颗粒成型性好,为院内制剂参术健脾补血颗粒的最佳成型性工艺。
黄志峰李得堂李冠鑫钟文嘉颜开泰
关键词:正交试验
医院制剂岗位实习带教管理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制定医院中药制剂实习指南,加强各实习岗位的培训、带教管理工作,着重"边操作边提问边讲重点"的带教方式,提升实习生在实习中的操作能力,探究符合学生在实习中的带教途经。
招荣鉴钟文嘉张小刚
关键词:药物制剂
瘀毒清丸制丸工艺优选
2021年
目的优选瘀毒清丸的制丸工艺。方法以炼蜜、淀粉、糊精的添加量为考察因素,以制丸时间和合格丸收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制丸工艺。结果对制丸时间和合格丸收得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炼蜜>糊精>淀粉,炼蜜、糊精对合格丸收得率影响显著(P<0.05),淀粉对合格丸收得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优选的最佳制丸工艺为炼蜜和糊精添加量均为15%。结论该工艺可操作性强,可有效提高瘀毒清丸制备的效率和合格丸收得率。
钟文嘉
关键词:收得率
基于含水量-电导率拟合曲线模型优化丹参酮提取物微乳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证实“含水量-电导率拟合曲线”模型测定微乳水包油(O/W)型相临界点的精确性,进一步使用该模型优化丹参酮提取物微乳。方法 以“含水量-电导率拟合曲线”模型确定微乳转变为O/W型的相临界点,根据微乳油相、总表面活性剂、水相占比,使用Origin 2021软件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成乳区域大的各相配比;以微乳的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PDI)为考察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微乳;采用高速离心和4、25℃下静置60 d,考察微乳的稳定性。结果 优化后的微乳处方为(含药油相为18.11%,聚山梨酯80为61.21%,1,2-丙二醇为20.68%,临界点含水量为64.29%),Km为2.96,配制温度为27.4℃,不同实验条件下微乳的稳定性均良好。结论 “含水量-电导率拟合曲线”模型确定的O/W型相临界点精确性高,优化后的微乳稳定性好,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钟文嘉黄益穗刘灼波
关键词:星点设计-响应面法目测法丹参酮
响应面法优化加味胃炎消片的干法制粒工艺
2021年
目的优化加味胃炎消片的干法制粒工艺参数,验证最佳工艺参数压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压辊间隙、压辊油压、螺旋送料速度、压辊转速为考察因素,颗粒一次成型率为考察指标,优化干法制粒工艺参数;以片剂的脆碎度为评价指标,考察片剂干法制粒的可行性。结果最佳制粒工艺参数:压辊间隙1.4 mm,压辊油压17.3 MPa,螺旋送料速度90 r/min,压辊转速20 r/min。颗粒一次成型率均值55.8%,RSD 1.66%;制得颗粒压片后,片剂脆碎度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加味胃炎消片干法制粒工艺简便可行,可为其他中药片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钟文嘉黄益穗
关键词:干法制粒
基于电导率-含水量曲线法制备、优化广藿香挥发油微乳的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电导率-含水量曲线法的可靠性,并使用该方法确定O/W型微乳成型临界点,制备及优化广藿香挥发油微乳。方法:比较目测法和电导率-含水量曲线法确定O/W型微乳成型临界点的精确性;伪三元相图筛选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类型、Km值;以微乳的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PDI)作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广藿香挥发油微乳的配制条件;优化后的微乳分别遮光、不遮光、高速离心等方法考察其稳定性。结果:电导率-含水量曲线法确定的O/W型微乳成型临界点更为精确;伪三元相图筛选出的微乳处方为m广藿香挥发油/mIPM=(1:1)、TW80、PEG400;响应面法筛选出的最优处方为:广藿香挥发油为10.07%,IPM为10.07%,TW80为60.43%,PEG400为19.43%,Km值为3.11,搅拌速率为622 r/min,该工艺下制得的微乳的平均粒径为(17.68±0.47)nm、PDI为(0.074±0.003);优化后的微乳稳定性较好。结论:电导率-含水量曲线法确定的O/W型微乳成型临界点精确性高,使用该方法筛选、优化微乳后,获得的广藿香挥发油微乳稳定性好。
钟文嘉黄益穗刘灼波
关键词:广藿香挥发油目测法响应面试验
伪三元相图联合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鸦胆子油微乳处方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优选鸦胆子油微乳制备工艺。方法优选鸦胆子油微乳由油包水(W/O)型转变为水包油(O/W)型微乳相临界点的测定方法,并初筛微乳油相配比。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最优乳化剂、助乳化剂、油相组成和Km值。以鸦胆子油的用量(%)、Km为考察因素,以微乳的平均粒径(nm)和多分散系数(PDI)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制备工艺。分别从电镜观察、类型鉴别、高速离心(转速为5000 r/min)、室温静置(30 d和60 d)方面考察按最优工艺制备的鸦胆子油微乳的理化性质。结果与目测法相比,电导率-含水量曲线法测定临界点更精确,且微乳的平均粒径和PDI更小,体系更稳定。微乳最优制备工艺为鸦胆子油8.66%、油酸8.66%、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60.81%、无水乙醇21.87%、Km值为2.78,含水量为71.01%。该工艺下测得微乳的平均粒径为(14.22±0.25)nm,PDI为0.066±0.004。鸦胆子油微乳外观圆整,为O/W型,且稳定性良好。结论该优选工艺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可为鸦胆子油微乳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借鉴。
黄益穗钟文嘉刘灼波
关键词:目测法伪三元相图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调平康片包衣工艺优化
2021年
目的:优化调平康片的包衣工艺。方法:选取包衣片收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L 9(34)探讨包衣浆浓度、喷枪距离、蠕动泵转速三个因素对该片包衣的影响程度。结果:包衣片收得率影响程度顺序为包衣浆浓度>蠕动泵转速>喷枪距离,包衣浆浓度、蠕动泵转速对包衣的影响具显著差异,喷枪距离对包衣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所建立的工艺A_(2)C_(2)B_(2)重复性、稳定性好。
钟文嘉黄益穗
关键词:正交试验
升清降浊胶囊干法制粒工艺优化及颗粒性状、填充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以升清降浊胶囊为模型,优化其干法制粒工艺参数,验证最优工艺参数和干法制粒工艺的可行性。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压辊间隙、压辊油压、送料转速、压辊转速作为考察因素,以制得颗粒的一次成型率(Y1)作为考察指标,优化干法制粒工艺参数。结果:最优工艺参数为压辊间隙1.1 mm,压辊油压161 bar,送料转速84 r/min,压辊转速20 r/min,颗粒的一次成型率均值为52.8%,RSD为1.50%。结论:升清降浊胶囊使用干法制粒技术可行,该技术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规模化生产进程。
黄益穗钟文嘉叶秀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