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令涛
- 作品数:40 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阜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阜阳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军事更多>>
- 两种手术入路治疗非对称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治疗非对称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非对称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冠状双额开颅,观察组行单侧额颞部开颅,比较2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输血量、嗅神经功能损伤以及精神障碍情况,并于术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嗅神经损伤及精神障碍人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均无死亡患者,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开颅治疗非对称性双额叶脑挫裂伤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少及神经功能损伤小等优点,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前提下值得临床应用。
- 王永志钱令涛高志波高心保梁卫东宁亮李严
- 关键词:颅脑损伤开颅术
-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意义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脑室内置管监测颅内压在老年颅脑损伤救治中的意义。方法对57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重型52例,中型4例,轻型1例)采用脑室内置管监测颅内压,根据监测结果控制颅内压,指导脱水药物应用和开颅手术。结果57例中死亡19例,GCS评分3~5分29例中,死亡13例,死亡率45%;GCS评分6。8分23例,死亡6例,死亡率26%。出院后6个月GOS评分:1分19例,2分1例,3分2例,4分14例,5分21例。结论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持续有创进行颅内压监测,有助于及时了解颅内压的变化,有利于早期诊断及调整治疗方案,并对判断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 钱令涛杨春春王永志宁亮谢兰军李严
- 关键词:颅脑损伤老年患者颅内压监护
- 经额前颅底联合入路治疗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合并先天性颅底脑膜脑膨出1例被引量:1
- 2009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8岁,因摔伤后鼻孔反复流出清亮液体70天伴精神恍惚10天入院。体格检查:嗅觉丧失,左眼视力眼前1米指数,眼球外展受限,颞侧偏盲。脑CT及颅底薄层3D重建CT显示(如下图所示):闹内大量积气,额骨骨折,前颅底蝶骨、筛骨骨折,部分蝶骨平台缺如 .
- 陈洪山陈彬钱令涛梁卫东高志波
- 关键词:脑脊液鼻漏脑膜脑膨出
- CTA与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对比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本研究评价CTA及3D-DSA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临床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病例。比较CTA及3D-DSA在颅内动脉瘤检出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以及在显示动脉瘤细节上的优劣性。结果:利用CTA方法共检出颅内动脉瘤41个,CTA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80%,在检出率方面CTA方法与3D-DSA比较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3D-DSA法在对动脉瘤细节及瘤颈显示方面,明显优于CTA,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D-DSA法在动脉瘤细节描述及动脉瘤颈的显示方面,则优于CTA法。
- 谢兰军钱令涛李乃玉谢军
- 关键词:动脉瘤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抗脑缺血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 1999年
- 目的:研究盐酸川芎嗪注射液(ILH)抗脑缺血损伤作用。方法:大鼠脑梗塞模型用大脑中动脉结扎法制备;血管灌流量测定在离体免耳上进行。结果:ILH40mg.kg^(-1)iv显著改善大鼠异常神经症状,降低梗塞脑组织重量和抑制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下降,200mg·L^(-1)ILH可显著增加免耳灌流量。结论:ILH有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扩张脑血管有关。
- 钱令涛岑德意陈志武方明江勤王瑜马传庚
- 关键词: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脑梗塞药理
- 高压氧对原发脑干损伤的治疗作用
- 2000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总结了我院自1994-1998年收治的脑干损伤20例患者,经高压氧及神经营养药物综合治疗。结果:痊愈5例。显效7例。有效5例。结论:原发性脑干损伤死残率高,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手段。
- 钱令涛张晓东
- 关键词:高压氧脑干损伤
- 一种模拟清除脑内血肿的仿真训练模型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清除脑内血肿的仿真训练模型,包括1:1高仿颅骨模型和脑模型,脑模型包括高仿真脑组织层、石蜡层和血凝块层,石蜡层和血凝块层均位于高仿真脑组织层内,血凝块层包埋于石蜡层内,石蜡层与插接在1:1高仿颅骨...
- 王永志张恒柱严正村钱令涛郭景鹏马成虎
- 弥漫性轴索损伤早期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测与恢复期注意力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 2012年
-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研究患者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与恢复期时注意力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对12例DAI患者(伤后4.1±1.7d)和1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MRI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及神经心理测评量表评估。使用感兴趣区域方法对两组DTI图像的下纵束、上纵束、胼胝体膝部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进行比较;分别对恢复期的DAI患者(20.9±7.3 M)与健康志愿者行认知量表评估,并对DAI组的FA值与神经心理测评量表的总分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AI患者全部感兴趣区的FA值显著降低(P<0.05)、注意力功能显著降低(P<0.05)。DAI患者中的上纵束和下纵束与注意力量表总分呈负性相关(P<0.05),胼胝体膝部和胼胝体压部与注意力量表总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利用DTI技术检测早期白质纤维束的损伤可以预测DAI患者在恢复期中的注意力功能障碍,为临床上DAI患者的认知障碍的诊断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谢兰军钱令涛王永志
-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注意力预后
- 双额叶脑挫裂伤42例治疗体会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手术治疗18例,手术治疗2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0.5~1年,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良好35例,中残4例,重残2例,病死1例。结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要高度重视,严密观察意识、瞳孔情况,必要时进行颅内压监测及动态头颅CT复查,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积极的综合治疗是治疗关键。
- 李严钱令涛陈彬王永志谢兰军宁亮
- 关键词:脑损伤双额叶
- 显微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分析(附3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我科采用显微手术治疗38例大脑中动脉瘤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期手术治疗36例,二期手术治疗2例。术后去骨瓣减压8例,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梗塞3例、死亡2例。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32例,预后差4例。预后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颅内血肿,入院GCS评分,Hunt-Hess分级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显微手术夹闭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清除血肿,预防术后并发症,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 郭景鹏宁亮杨春春钱令涛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显微手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