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秀花 作品数:6 被引量:24 H指数:4 供职机构: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更多>>
HNO与(HF)_(1≤n≤3)分子间的蓝移与红移氢键 被引量:3 2008年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了HNO与分子簇(HF)1≤n≤3形成的蓝移与红移氢键.在这些体系中,F…H—N都是蓝移氢键,重极化与重杂化和分子内超共轭导致了氢键的蓝移;所有的X…H—F(X=O,N,F)氢键都是红移的,分子间超共轭导致了氢键的红移.在多分子体系形成的氢键链中,分子间超共轭作用呈现规律性递变,它导致了氢键强度与频率位移的规律性变化,电子密度拓扑分析结果反映和支持了这种规律性变化. 倪杰 黎安勇 闫秀花关键词:蓝移氢键 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三接触弯曲构型的蓝移氢键CH_3…Y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9 2007年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MP2/6-311++G(d,p),MP2/6-311++G(2df,2p),MP2/6-311++G(3df,3pd)和QCISD/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CH3F,CH3Cl和CH3Br作为质子给体与Cl-,Br-作为质子接受体形成的氢键CH3…Y.计算结果表明:6种复合物中C—H键收缩,伸缩振动频率增大,形成蓝移氢键.分子中原子(AtomsinMole-cules,AIM)分析表明,这些复合物的电子密度拓扑性质与普通氢键有着本质的不同,在Y…H之间不存在键临界点,而在Y与C之间存在键临界点,因此这些相互作用严格地不能称为氢键.自然键轨道(Natural bond orbital,NBO)分析表明,在这些复合物中弯曲的CH…Y的特殊结构使得分子间超共轭n(Y)→σ*(C—H)减小到可以忽略;质子接受体的电子密度没有转移到σ*(C—H)上,而是转移到了σ*(C—X)(X=F,Cl,Br)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杂化;分子内超共轭相互作用减小使得σ*(C—H)的电子密度减少.这些因素共同导致C—H伸缩振动频率的蓝移. 黎安勇 闫秀花 王素纹关键词:蓝移氢键 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自然键轨道分析 多接触弯曲氢键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本文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计算方法对多接触弯曲氢键及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多接触氢键一般是蓝移的,其电子密度拓扑特征与通常的线性氢键显著不同,主要内容如下:
1.氢键键角∠YHX对氢键Y…HX的电子性质具有... 闫秀花关键词:化学键 分子间 相互作用 文献传递 双接触蓝移氢键PH_2…Y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 2008年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MP2/6-311++G(d,p),MP2/6-311++G(2df,2p),MP2/6-311++G(3df,3pd)和QCISD/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H2PF和H2POH作为质子给体与N2,HF,HCl与Cl-作为质子接受体的分子间双接触弯曲氢键PH2…Y.计算结果表明:6种复合物中都存在2个P—H…Y(Y=N,F,Cl,Cl-)氢键,P—H键收缩,伸缩振动频率增大,形成蓝移氢键.NBO分析表明,在这些复合物中,弯曲氢键的特殊结构使得分子间超共轭减小到可以忽略;质子接受体的电子密度没有转移到σ*(P—H)上,而是转移到了σ*(P—Z)(Z=F,O)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杂化.Alabugin的超共轭与重杂化理论与Hobza的理论都能成功地解释这些蓝移氢键的形成. 闫秀花 黎安勇 王素纹 苗树青关键词: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自然键轨道分析 富勒烯[4,6]-C_(24)的BN取代物的结构及其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2008年 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G(d)理论水平上优化了由四元环与六元环构成的富勒烯C24的所有BN取代物的构型,分析了各异构体相对稳定性与杂原子取代位置间的关系;对各异构体进行了频率分析,计算了C24-2x(BN)x(X=1-12)最稳定异构体的正则振动模式。结果表明:BN取代共边六元环公共边上的碳原子所得C22BN为最稳定的单BN取代物,C22BN各异构体的稳定性主要由体系的共轭性质决定;而富勒烯C24的多BN取代物的稳定性主要由环张力决定,也受体系的共轭性质影响,能量数据表明随着BN取代单元的增加,C24-2x(BN)x的稳定性增强,并且振动光谱变得更简单,吸收增强。 苗树青 黎安勇 王素纹 闫秀花 郑天龙关键词:等电子体 HNO(HNS)与分子簇(HF)_(1≤n≤3)形成蓝移氢键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2009年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了HNO(HNS)与(HF)1≤n≤3形成的蓝移氢键.计算结果表明:在HNO体系中,氢键NH…F的形成导致NH键收缩与伸缩振动频率蓝移,且随着n增大而增大;在HNS体系中,NH键是微小蓝移的,但键长增大,n相同时,NH键蓝移比HNO体系的小很多.电子密度拓扑(AIM)分析阐明了这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氢键性质.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在HNO体系中,重极化和重杂化以及分子内超共轭大幅度减小导致了NH键的蓝移;而HNS体系中NH键蓝移很小主要是由于n(S)的超共轭给予能力比n(O)小,因而对σ*(NH)电子密度的调节能力小的缘故. 倪杰 黎安勇 闫秀花关键词:蓝移氢键 电子密度拓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