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书钦
- 作品数:32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深化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史研究的一部力作:《底色顽韧:近代冀中定县小农经济的延续与渐变》评介
- 2023年
- 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有别于西欧封建社会的一种经济形态。虽然1840年后中国被拖入世界工业化进程,但是,到民国时期,中国农村小农经济形态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如何认识这种经济形态 20世纪前期,在中国饱受列强侵略,经济凋敝,同时受外来工业化思潮影响的情况下,国人多对之持否定态度。20世纪后期,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进展,尤其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的增强,国人对中国历史认知的主体性进一步萌发,开始以自信的心态,基于中国历史延续性,,重新审视中国小农经济的社会经济价值。
- 阎书钦
- 关键词:小农经济历史认知思潮影响中国经济建设中国国力
- 苏联经济建设成就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思想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对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的赞赏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普遍风气,知识分子对苏联经济问题的认知有一个由负面评价到推崇的转变过程。论者聚焦于苏联"一五""二五"计划期间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与机械化问题,对苏联经济建设成就与模式做了大量介绍和分析。思想界由对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的赞赏,发展到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同情与认可。这种思想态势有着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特定背景。同时,一些论者又对苏联经济模式作出反思。这表明,苏联经济建设成就在30年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思想影响。
- 阎书钦
- 关键词:中国思想界
- 多维度视阈下的民国学术发展被引量:6
- 2020年
- 民国时期是中国学术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中国仿效西方建立起一套现代意义上的学术体制,创建了现代意义上的学术门类和学科体系,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想,出现了一批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著作。近年来,人们对民国时期的学术发展较为关注,但也出现了“褒奖有加而分析不足”的偏向,将当时有限的、相对的学术自由加以夸张、美化,对民国学术发展的内外机制缺乏深入理解,对民国学者的成就及其局限缺乏理性分析,进而得出了不少错误结论。这种偏向无疑是需要加以纠正的。如何看待民国时期的学术成就及其局限?如何把握民国学术发展的内外原因?为此,本刊专门约请了五位学者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深入探究。这些文章,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为理论指导,从不同的视角多维度审视民国学术发展状况,着力探讨制约民国学术发展的内外机制及其影响,分析民国学术发展的基本轨迹及其总体特征,以期对民国学术发展作出客观的评价和准确的历史定位。
- 欧阳哲生左玉河阎书钦李帆郑大华
- 关键词:学术体制学术自由民国学术学术成就多维度审视
- 范式的引介与学科的创建:民国时期社区研究理论的美国学术渊源被引量:2
- 2013年
- 民国社会学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阐述的社区研究理论及农村社会学、都市社会学理论具有深厚的美国学术渊源。民国学界社区理念主要基于美国现代社区研究范式,燕京大学师生中国现代社区研究理论的核心即在于对美国现代社区研究范式与英国功能派文化人类学理论的有效整合。民国学界将美国农村社区与农村社会学理论系统引入中国,并初步构建起中国农村社会学理论体系。民国时期都市社会学研究深受美国芝加哥大学以人文区位学为方法的都市社区研究影响。
- 阎书钦
- 关键词:民国时期农村社会学都市社会学
- 抗战时期经济思潮的演进——从计划经济、统制经济的兴盛到对自由经济的回归被引量:8
- 2009年
- 计划经济或统制经济与自由经济理论阵营迥异。就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经济思想的整体风气而言,呈现出由崇尚计划经济或统制经济到回归自由经济的转向。众所热议的计划经济或统制经济概念内涵纷杂,大致包括苏联式计划经济、德国式统制经济和战时经济统制三种成分。抗战前期,由于苏德经济模式以国家干预为特征,以国防建设为导向,与中国加快经济发展、建设国防的社会需求相切合,受到中国思想界极度追捧。1943年以后,与美英自由经济模式重被重视相应,苏德经济模式成为不少论者反思的对象。然而,在另一部分论者仍坚持国家经济干预论的情况下,中国思想界在计划经济、统制经济与自由经济问题上表现出严重分歧与对立。
- 阎书钦
- 关键词:计划经济统制经济自由经济抗战时期
- 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 2024年
- 坚定历史自信,是把握历史发展趋向、顺应历史潮流进而不断攻坚克难、奋勇前行的实践依据。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这是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为践行初心使命提供思想武器和精神动能。新征程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更好地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 王煜阎书钦
- 关键词: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 近十年来国内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综述
- 2003年
- 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1919—1949),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则是它的迅速发展和全面繁荣的时期。据笔者不完全的统计,自1991年至2001年的11年间,发表于国内各类学术刊物的有关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论文,约在2000篇以上。其研究无论在广度和深度,
- 阎书钦
- 关键词:科学观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
- 是支持与保护,还是出卖与抛弃——驳关于西安事变的某些错误观点
- 1998年
- 是支持与保护,还是出卖与抛弃———驳关于西安事变的某些错误观点●阎书钦申玉山西安事变期间,中国共产党对张学良、杨虎城究竟采取了怎样的政策?是支持与保护,还是出卖与抛弃?这个问题似乎已成定论,并无重新说明的必要。但是,由于事变后张、杨的个人命运和结局,...
- 阎书钦申玉山
- 关键词:西安事变抛弃出卖中国共产党个人命运
- 建国前夕刘少奇对新中国政权建设的重大贡献
- 2001年
-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政权建设方面,有两大历史创建: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华北人民政府。当时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工委书记和华北局书记的刘少奇,直接指导了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工作;并创造性地提出和直接领导了华北人民政府的成立,为新中国国家机构和政府体制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 阎书钦李翠艳
- 关键词:政权建设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府政府体制
- 亦学亦政:民国时期关于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论争——兼论民国政治学的学术谱系被引量:4
- 2016年
- 民国时期为中国政治学研究范式之重要形成期。由于此学科与现实政治的密切关联,各派论者均致力于相关论著的编撰,形成欧美派、国民党派、马克思主义派三种论述体系。欧美派学者承欧美余绪,注重运用欧美科学实证方法,构建起科学国家学研究范式。国民党派学者则将民生史观与欧美研究范式相结合,构建起适应国民党统治需要的理论体系。而马克思主义派学者运用唯物史观及其阶级分析方法,构建起革命式话语体系。由此而言,政治改良论与政治革命论之分野成为民国政治理论的分水岭。
- 阎书钦
- 关键词:民国时期政治学研究范式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