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丹丹

作品数:1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石墨
  • 4篇石墨烯
  • 4篇纳米
  • 4篇纳米管
  • 4篇可逆
  • 4篇可逆容量
  • 4篇放电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
  • 3篇电池
  • 3篇锂离子
  • 3篇锂离子电池
  • 3篇离子
  • 3篇离子电池
  • 2篇电池负极
  • 2篇电池负极材料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沉积
  • 2篇电子器件
  • 2篇氧化硅

机构

  • 1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11篇陈丹丹
  • 6篇蒋永
  • 6篇赵兵
  • 4篇马启亮
  • 4篇刘瑞喆
  • 4篇凌学韬
  • 4篇焦正
  • 4篇蔡新辉
  • 4篇邓小勇
  • 4篇吴明红
  • 4篇秦平
  • 4篇胡炜
  • 4篇倪庆顺
  • 4篇白明坤
  • 2篇刘鹏
  • 2篇苏玲
  • 2篇方涛
  • 2篇庄华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石墨烯负载八面体氧化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负载八面体氧化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称取一定质量氧化石墨固体,在有机溶剂中超声溶解,加入一定质量的水溶性镍盐、沉淀剂和表面活性剂,100~160℃下回流6~20h,离心、干燥。将制备的前驱体样品放入...
赵兵蒋永方涛陈丹丹庄华刘鹏蔡新辉马启亮
文献传递
分步萃取法分离碳纳米管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步萃取法分离碳纳米管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将碳纳米管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并置于离心管中。然后加入等体积的含有十六胺的乙酸乙酯溶液,形成上下两相。将离心管置于在60摄氏度的超声池中反应30分钟,之后...
邓小勇胡炜陈丹丹白明坤秦平倪庆顺吴明红
利用LBL法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利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层层包裹碳纳米管,合成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的方法,具体实施步骤为:将用浓硫酸和浓硝酸处理过的碳纳米管溶于聚苯乙烯磺酸(PSS)溶液,依次经过超声、离心和去离子水洗涤,然后溶于十六烷基三甲基...
邓小勇白明坤陈丹丹胡炜秦平倪庆顺吴明红
文献传递
预充工艺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以及聚苯胺改性负极的研究
在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与电解液溶液之间会形成一层钝化膜,这层钝化膜覆盖在电极材料表面,具有固体电解质的特性,是电子的绝缘体却是Li的优良导体,Li可以自由的地通过钝化层嵌入和脱出,所以这层膜称为固体电解质...
陈丹丹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预充产气聚苯胺
文献传递
一种石墨烯负载菱面体氧化铁复合材料及其水热合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负载菱面体氧化铁复合材料及其水热合成方法。其典型的特征为以单层石墨烯作为基体骨架,菱面体氧化铁在石墨烯片层两面均匀生长,菱面体氧化铁的颗粒尺寸为50~150nm,各个面都是规则的平行四边形。菱面体氧化...
赵兵蒋永蔡新辉马启亮凌学韬刘瑞喆焦正陈丹丹
文献传递
一种石墨烯负载八面体氧化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负载八面体氧化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称取一定质量氧化石墨固体,在有机溶剂中超声溶解,加入一定质量的水溶性镍盐、沉淀剂和表面活性剂,100~160℃下回流6~20h,离心、干燥。将制备的前驱体样品放入...
赵兵蒋永方涛陈丹丹庄华刘鹏蔡新辉马启亮
文献传递
分步萃取法分离碳纳米管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步萃取法分离碳纳米管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将碳纳米管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并置于离心管中。然后加入等体积的含有十六胺的乙酸乙酯溶液,形成上下两相。将离心管置于在60摄氏度的超声池中反应30分钟,之后...
邓小勇胡炜陈丹丹白明坤秦平倪庆顺吴明红
文献传递
一种石墨烯负载菱面体氧化铁复合材料及其水热合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负载菱面体氧化铁复合材料及其水热合成方法。其典型的特征为以单层石墨烯作为基体骨架,菱面体氧化铁在石墨烯片层两面均匀生长,菱面体氧化铁的颗粒尺寸为50~150?nm,各个面都是规则的平行四边形。菱面体氧...
赵兵蒋永蔡新辉马启亮凌学韬刘瑞喆焦正陈丹丹
文献传递
一种降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首次充电不可逆容量损失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首次充电不可逆容量的方法,采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在负极极片表面首先形成一层0.01~10μm的聚合物包覆层,这种包覆层为纳米或微米厚度、均匀致密的聚合物薄膜,可以有效阻止电解液与负极表面...
蒋永赵兵陈丹丹苏玲刘瑞喆凌学韬焦正
文献传递
一种降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首次充电不可逆容量损失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首次充电不可逆容量的方法,采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在负极极片表面首先形成一层0.01~10μm的聚合物包覆层,这种包覆层为纳米或微米厚度、均匀致密的聚合物薄膜,可以有效阻止电解液与负极表面...
蒋永赵兵陈丹丹苏玲刘瑞喆凌学韬焦正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