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卫平

作品数:178 被引量:512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5篇哲学宗教
  • 30篇文化科学
  • 19篇政治法律
  • 16篇社会学
  • 8篇经济管理
  • 7篇历史地理
  • 6篇文学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6篇哲学
  • 29篇儒学
  • 29篇主义
  • 28篇文化
  • 21篇社会
  • 20篇中国哲学
  • 17篇哲学史
  • 13篇中国哲学史
  • 13篇马克思主义
  • 11篇社会科学
  • 11篇社会主义
  • 11篇传统文化
  • 10篇学社
  • 10篇哲学社会
  • 10篇儒家
  • 10篇马克思主义哲...
  • 10篇传统哲学
  • 9篇哲学社会科学
  • 9篇中国传统哲学
  • 8篇孔子

机构

  • 113篇华东师范大学
  • 63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上海出版印刷...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浙江省社会科...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76篇陈卫平
  • 3篇杨琍苹
  • 1篇桑新民
  • 1篇倪稼民
  • 1篇赵修义
  • 1篇张文忠
  • 1篇李惠国
  • 1篇俞蒋辉
  • 1篇张允熠
  • 1篇张江峰
  • 1篇寇清杰
  • 1篇杨国荣
  • 1篇陈燮君
  • 1篇刘仲林
  • 1篇刘次林
  • 1篇柴可辅
  • 1篇郭齐勇
  • 1篇王路
  • 1篇蔡瑞雪
  • 1篇丁祯彦

传媒

  • 18篇探索与争鸣
  • 1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0篇哲学研究
  • 8篇学术月刊
  • 7篇学术界
  • 6篇文史哲
  • 6篇上海师范大学...
  • 6篇毛泽东邓小平...
  • 4篇孔子研究
  • 4篇社会科学
  • 3篇浙江社会科学
  • 3篇船山学刊
  • 2篇哲学动态
  • 2篇上海社会科学...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中国哲学史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党政论坛
  • 1篇浙江学刊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8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9篇2007
  • 8篇2006
  • 11篇2005
  • 9篇2004
1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走向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金岳霖与中国哲学史的学科独立性
20世纪初期,当中国哲学史以一门新的学科亮相时,其学科独立性问题就出现了。然而,将内在于这一问题的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矛盾尖锐地提到学术界面前,则是金岳霖写于1930年的关于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的《审查报告》:“所谓中国...
陈卫平
文献传递
徐光启与明清之际后理学思想世界的重建被引量:2
2016年
明清之际作为中国哲学史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其思想实质是后理学思想世界的重建。以此为视域考察徐光启,他是一位不可忽视的思想家。他提供了明清之际后理学思想世界重建的新蓝图:从西学"补儒"走向会通超胜。与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重建后理学思想世界的蓝图相比较,徐光启的新蓝图更具有链接明清之际与近代思想的意义。
陈卫平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重要环节——1980年代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大讨论的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1980年代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大讨论在当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在于它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重要环节。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它是清醒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理论台阶;二、它是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铺垫。周扬和胡乔木的两篇文章是分析这场大讨论的重要历史文本。
陈卫平
关键词:人道主义
美学理论蜕变与民族审美意识再生——台湾学者对大陆近20年来美学研究的评述被引量:1
2005年
台湾学术界颇为关注大陆美学界的发展,尤其对近20年来大陆美学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看法,他们认为大陆美学界的突破主要在两个方面:美学理论的蜕变和民族审美意识的再生。
陈卫平
关键词:美学台湾学者大陆学者
深入研究阐释“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2024年
阐释“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可以从时代意义、思想意义、方法论意义展开。“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出的时代之问,“第二个结合”以“魂”和“根”定位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整体上超越了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有力地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就现实状况来说,“第二个结合”对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问题上存在的三种疑虑作了澄清;从历史考察来说,“第二个结合”相比五四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和“真理标准大讨论”这三次思想解放,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以“化学反应”的比喻说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如何“相结合”的,深刻揭示了历史根由、内在机制等内容,具有方法论意义。
陈卫平
关键词:方法论意义
“仁”和“礼”的紧张─—论孔子的人道原则被引量:6
1996年
“仁”和“礼”的紧张─—论孔子的人道原则陈卫平在关于孔子思想的讨论中,可以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以“新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将孔子之“仁”褒扬为与近代人道主义相差无己;“五四”以来的文化激进主义将孔子之“仁”抨击为反人道的吃人礼教.这两种观点虽...
陈卫平
关键词:人道原则孔子仁学爱有差等人道主义自然物
中国近代哲学对传统命脉的继承
2023年
一、关于中国近代的历史观问题龚自珍首先把历史观作为自己哲学的主要论域,借助今文经学的“公羊三世”说,试图把握历史演变的一般规律。魏源同样凭借公羊学来表达与龚自珍类似的变易史观,强调“势则日变而不可复者也”及“变古愈尽,便民愈甚”。龚、魏的变易史观,一方面具有批判董仲舒复古的意义,一方面发挥了何休的历史进化思想。康有为在公羊三世说的形式下,首先从变易史观迈向进化论史观。康有为把西方进化论引人历史观,既是对传统公羊说的变革,又有对它的融合,造就了公羊三世说的进化论史观的新形态。
陈卫平汤颖
关键词:公羊三世说中国近代哲学日变今文经学公羊学
康德、“西马”、“后学”:学术旨趣与现实观照——台湾学者对近20年大陆西方哲学研究的评述被引量:1
2006年
台湾学界对于大陆近20年来西方哲学的研究,除了关注其出版的译著,主要评述了有关康德、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这些评述表现了学术旨趣和现实关照的并重。
陈卫平
关键词:西方哲学台湾学者
智慧说和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论冯契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被引量:12
1996年
冯契先生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80年代出版的近百万字的两部中国哲学史著作和最近即将出版的《智慧说三篇》(即《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的自由和真善美》)。显然,前两部著作是研究哲学史的,后三部著作是研究哲学理论的。对于哲学史和哲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冯契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哲学是哲学史的总结,哲学史是哲学的展开”他是这样来研究哲学和哲学史的,也是这样来贯通他的智慧说和他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从而显示出他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个性之所在。
陈卫平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哲学史研究智慧说广义认识论科学主义
构建寓价值观于其中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被引量:4
2021年
“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原则。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提升,也是对当今时代的引领。历史上的《汉书·艺文志》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表明,以儒学为重心的中华文化的知识体系,具有价值性和知识性结合的传统。中国近代以来,传统知识体系虽发生重大变革,但价值性和知识性相联系的传统得以继承发展。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境中,进一步继承发展了这个传统,习近平依据时代变化,对此作了更深刻的论述。
陈卫平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价值性知识性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