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家洋

作品数:43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艺术
  • 13篇文学
  • 7篇文化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纪录片
  • 8篇叙事
  • 6篇文化
  • 6篇小说
  • 5篇电影
  • 5篇乡土
  • 4篇影像
  • 4篇题材
  • 4篇乡土小说
  • 4篇纪录片创作
  • 3篇中国纪录片
  • 3篇文学
  • 3篇乡土叙事
  • 3篇媒介
  • 3篇记忆
  • 3篇一带一路
  • 2篇影像表达
  • 2篇治水
  • 2篇生态
  • 2篇数字技术

机构

  • 36篇河海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40篇陈家洋
  • 2篇刘春田
  • 2篇王如高
  • 1篇蒋桢
  • 1篇彭远方
  • 1篇王诗语

传媒

  • 11篇中国电视
  • 3篇电影文学
  • 2篇青年记者
  • 2篇华文文学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篇电影艺术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当代文坛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艺海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江苏广播电视...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美与时代(美...
  • 1篇创作与评论
  • 1篇美食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2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史诗”:《地久天长》中的集体记忆与个体创伤被引量:2
2019年
在中国电影快速的商业化浪潮中,人们对第六代导演的关注度正在减弱,然而第六代导演依然坚持其艺术探索。近年来,第六代导演的创作呈现出"史诗性"的迹象,《地久天长》就是其中一例。对长时段历史的观照、对集体记忆的再现,均是其"史诗性"诉求的体现。而第六代导演一直以来对个体生命体验的关注、对"宏大叙事"的解构,则使这种"史诗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后史诗"的审美特征。
陈家洋宋雪薇
关键词:史诗性集体记忆
数字技术与历史题材纪录片表现空间的拓展——以《圆明园》、《大明宫》为例被引量:6
2010年
对历史题材纪录片来说,数字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使搬演更加符合拍片需要,也能够有效地"再现"历史场景。以《圆明园》和《大明宫》为例,我们可以看出数字技术建构的历史景观是基于遗址、遗物和历史文献记载的,因此并没有从根本上背离纪录片的纪实原则。数字技术所营造的全景式的、宏大的历史场景,从两个方面拓展了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审美空间:一是增强了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史诗品格;二是影片"展示"的大量"奇观"使得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模式发生变化。
陈家洋
关键词:历史题材《圆明园》数字技术纪录片历史场景
1970年代台湾乡土小说的反殖民叙事被引量:1
2010年
特定的社会意识和文化思潮,使得反殖民题材的乡土小说在1970年代的台湾大量涌现。陈映真、黄春明、王祯和等"战后第二代"作家对美、日在台湾的"新殖民主义"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对奴性心理进行了戏谑性的颠覆;而宋泽莱、吴锦发、钟延豪等"战后第三代"作家则将历史和现实并置展开叙事,以现实为坚实的立足点,再现和反思了从日据时期延续到当代的"殖民地伤痕"。
陈家洋
关键词:台湾乡土小说新殖民主义
《江湖儿女》对江湖文化的袭用与重塑被引量:1
2019年
对当代电影来说,"江湖文化"是武侠电影与黑帮电影中重要的文化表征。贾樟柯的新片《江湖儿女》,从片名,到表现内容,再到人物命运遭际,都承袭了传统的"江湖文化"的内涵;然而贾樟柯却并不止步于此,而是借"江湖"之壳,演绎社会转型期底层人物的传奇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对"江湖文化"进行了重塑。黑帮、男人之义、男人的面子以及江湖都是贾樟柯对传统江湖文化的沿袭,真正表现的则是底层人物、女性之义以及转型期中国社会。
陈家洋王文平
关键词:贾樟柯江湖文化
合拍纪录片与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路径被引量:15
2015年
一2015年3月底,由中国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Dsicovery合作拍摄的纪录片《运行中国》在Discovery全球电视网的多个频道播出,继之又在网络与CCTV纪录频道播出,引起广泛关注。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正在引起世界的注目,国家形象也在重构,这是《运行中国》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若回到纪录片领域,《运行中国》有一点值得深入探讨——中外合拍。
陈家洋蒋桢
关键词:合拍片国家地理叙事话语地方性知识
论中国乡土小说的电影改编
2013年
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是个老话题,电影改编是否忠实于原著、是否需要忠实于原著以及怎样改编才算忠实于原著——围绕这些问题,文学批评领域与电影批评领域都曾展开过深入的讨论。不过,关于乡土小说的电影改编问题,却鲜有人涉及。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被遮蔽的话题。在很大程度上,这种状况缘于乡土电影在电影发展史上的边缘位置。
陈家洋
关键词:电影改编乡土小说电影批评原著忠实
“游民”形象与新历史小说中的革命叙事
2011年
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游民"问题颇受关注;但在文学作品中,"游民"形象却长期缺席。在这样的背景下,"游民"形象在新历史小说中的大量出现,就具有一定的思想史意义。新历史小说中的革命叙事凸显出"游民"的暴力行为及其在革命中的破坏性,这意味着作家重新回到了文化批判的立场上。
陈家洋
关键词:游民新历史小说文化批判
国外纪录片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媒介再现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国外纪录片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媒介再现主要采取了“经济扩张框架”与“合作发展框架”。这两种框架的建构逻辑可以基于历史语境、创作者的身份以及纪录片的创作规律予以观照。今后应增强“对话”意识,加强中华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的传播,利用纪录片的媒介特性增强“一带一路”沿线民众对共同体的认同等,从而更有效地推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
陈家洋杨紫涵
关键词:纪录片一带一路
看剧/玩剧:论网络互动剧的互动机制被引量:3
2022年
作为“影”“游”融合的产物,网络互动剧具有独特的互动机制。结合文本、理论与受众访谈,可以发现:在文本层面,网络互动剧通过互动节点的设置,“召唤”用户参与,让用户将“观众”身份与“玩家”身份合二为一;在“角色扮演”层面,观众/玩家将自己代入“血肉之躯”,强化了他们对“肉身”角色和物质性情境的感知和沉入;在心理体验层面,观众/玩家在看剧/玩剧时同时产生“沉浸感”与“卷入感”。三者层层递进,构建出网络互动剧的互动机制。
陈家洋陈艳冰
关键词:角色扮演沉浸卷入
文化记忆与时代话语的交互共生——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被引量:3
2017年
丝绸之路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奇特的地理景观和绚丽的异域风情,吸引着国内外的纪录片制作者,成为纪录片创作的重要题材。中国央视与日本NHK曾两度联合拍摄,推出了各自版本的《丝绸之路》与《新丝绸之路》;美国国家地理、英国BBC也都拍摄过同类题材的纪录片。
陈家洋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叙事结构题材时代话语《新丝绸之路》记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