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超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职业病
  • 4篇肌肉
  • 4篇肌肉骨骼
  • 4篇肌肉骨骼疾患
  • 4篇疾患
  • 4篇骨骼
  • 3篇职业卫生
  • 3篇制鞋
  • 3篇制鞋业
  • 3篇鞋业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疾病控制
  • 2篇发病
  • 1篇职业病诊断
  • 1篇职业性肌肉骨...
  • 1篇制鞋工
  • 1篇制鞋工人
  • 1篇质量管理
  • 1篇疼痛
  • 1篇企业

机构

  • 12篇福建省职业病...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重庆市疾病预...
  • 4篇湖北省疾病预...
  • 3篇北京市疾病预...
  • 3篇广东省职业病...
  • 3篇江苏省疾病预...
  • 3篇天津市疾病预...
  • 3篇上海市疾病预...
  • 3篇陕西省疾病预...
  • 3篇四川省疾病预...
  • 3篇山东省职业卫...
  • 3篇中国民用航空...
  • 3篇广州市职业病...
  • 3篇湖北省新华医...
  • 3篇宁夏疾病预防...
  • 3篇天津市职业病...
  • 2篇福州市疾病预...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作者

  • 12篇陈建超
  • 6篇王忠旭
  • 5篇刘珍兴
  • 5篇贾宁
  • 4篇张华东
  • 4篇李晓莉
  • 3篇刘移民
  • 3篇张恒东
  • 3篇张丹英
  • 3篇曾强
  • 3篇邱兵
  • 3篇王如刚
  • 3篇凌瑞杰
  • 3篇尹艳
  • 3篇张成云
  • 3篇邵华
  • 3篇王大宇
  • 3篇李天来
  • 3篇刘吉祥
  • 2篇沈波

传媒

  • 6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重点行业职业人群下背痛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 探讨下背痛的影响因素及不良工作姿势、质量负荷、频度负荷对我国重点行业职业人群下背痛的影响程度与接触反应-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我国15个重点行业57 501名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对其过去1年中下背痛发生情况,以及工作类型、劳动组织和工作姿势等职业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我国重点行业职业人群下背痛患病率为16.4%(9448/57 5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职业人群罹患下背痛的风险高于男性(P<0.01);已婚、肥胖、偶尔吸烟、经常吸烟、既往有下背部疾病史者罹患下背痛的风险升高(P值均<0.05);年龄越长、文化程度越高、体育锻炼频率越低者罹患下背痛的风险均越高(P值均<0.01);本工种工龄越长,背部弯曲越大,以及长时间站立与坐位工作、工作姿势不舒服、每分钟做多次重复性操作、搬运>5 kg重物的频率越高者,罹患下背痛的风险均越高(P值均<0.01)。结论 我国重点行业职业人群罹患下背痛的影响因素包括不良工作姿势、高频度负荷、质量负荷和个体因素等,且与下背部姿势负荷和频度负荷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张会杰孙新张华东凌瑞杰刘移民李刚任早亮尹艳邵华张恒东邱兵张美辨王大宇曾强王如刚陈建超张丹英梅良英刘永泉刘吉祥张成云李天来徐擎曲颖张雪艳贾宁王忠旭
关键词:下背痛影响因素
职业病诊断机构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职业病诊断机构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做好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分析福建省职业病诊断机构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结果目前职业病诊断机构涉及到不同的机构类型,由于人员、仪器设备等资源配置的差异,以及长期以来各自所形成的职业病诊断管理模式,规范化管理面临一系列管理与技术方面的难点。结论采取综合措施加强职业病诊断质量控制,促使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工作的规范化。
陈建超刘珍兴
关键词: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
基于BRIEF、PLIBEL和RULA方法的制鞋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工效学危险评估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对制鞋生产中存在的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工效学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危险评估。方法 选择18家制鞋企业53个重点岗位884名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工效学基本因素检查表(BRIEF)和瑞典工效学因素识别表(PLIBEL)两种方法识别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WMSDs罹患部位及不良工效学危害因素,并采用快速上肢评估(RULA)法进行WMSDs危险等级评估。结果 BRIEF识别结果显示,作业工种/岗位普遍存在手/腕部、肘部、颈部、肩部和背部的WMSDs危害因素,52个工种/岗位(98.11%)存在颈部和右腕部WMSDs危害因素;PLIBEL识别发现,存在≥6个WMSDs危害因素的工种/岗位有18个(33.96%)、有5个危害因素的14个(26.42%)、4个危害因素的有16个(30.19%)、3个危害因素的有5个(9.43%);RULA评估制鞋业生产工人WMSDs危险等级为Ⅱ~Ⅳ级,其中,Ⅱ级工种/岗位14个(26.42%)、Ⅲ级37个(69.81%)、Ⅳ级2个(3.78%),其主要得分源为不良姿势。结论 制鞋作业普遍存在中高风险的不良工效学危害因素,集中在颈部、手/腕部、肩部和下背部;对于RULA评估为危险等级极高和高的工种/岗位,必须通过降低或消除不良工效学因素等综合措施降低WMSDs发生率。
沈波许旭艳刘佩芳王忠旭贾宁陈建超刘珍兴李晓莉陈凤琼
关键词:制鞋业工效学负荷
某轻型客车制造企业焊装工艺职业卫生调查与评价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轻型客车制造企业焊装工艺的职业危害特征,探讨防护对策。[方法]按全国课题组统一设计的调查表与国家标准、规范及规定的方法、进行调查、检测。[结果]焊装车间空气中粉尘、二氧化锰浓度基本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噪声强度合格率仅33.3%,尚未发现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结论]对现代汽车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管,仍须继续重视、关注与加强。
王志勇吴安生林文敏叶柄杰林燧陈建超
关键词:焊装工艺职业卫生疾病控制
制鞋业作业工人膝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现况及影响因素
2024年
[背景]制鞋业工人在工作过程中长期处于不良工效学姿势,易发生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针对该行业膝部WMSDs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应予以重视。[目的]调查制鞋业作业人员膝部WMSDs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湖北省、福建省、重庆市、山东省、浙江省和江西省7个省(直辖市)26家制鞋企业,共纳入6982名符合标准的制鞋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版《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通过横断面调查收集其近一年内膝部WMSDs的发生情况、人口学特征、职业相关因素及作业姿势特征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发病的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982份(有效率98.3%)。本研究中制鞋业工人过去一年膝部WMSDs发生率为13.0%(908/69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事本行业工龄5~10年(OR=1.21,95%CI:1.02~1.45)和大于10年(OR=1.53,95%CI:1.27~1.83)相较于工龄不足5年的工人发生膝部WMSDs的风险更高;有时、经常和很频繁(参照很少或从不)长时间站立工作(OR=1.33,95%CI:1.08~1.64;OR=2.67,95%CI:2.10~3.39;OR=2.75,95%CI:2.08~3.63)和有时、经常和很频繁(参照很少或从不)长时间蹲或跪姿工作(OR=1.80,95%CI:1.47~2.21;OR=2.43,95%CI:1.58~3.75;OR=3.22,95%CI:1.66~6.24)的制鞋业工人发生膝部WMSDs风险增加;工作中长时间保持屈膝姿势(OR=1.59,95%CI:1.34~1.89)和工作中下肢及足踝经常反复做同一动作(OR=1.48,95%CI:1.25~1.75)也是制鞋厂工人膝部WMSDs的危险因素(P<0.05)。休息时间充足(OR=0.58,95%CI:0.49~0.68)、工作中能伸展或改变腿部姿势(OR=0.75,95%CI:0.64~0.88)的工人膝部WMSDs发生风险降低(P<0.05)。[结论]工龄与不良工作姿势是制鞋业工人膝部WMSDs发生的危险因素。企业应保证作业工人有充足休息时间,并减少长时间站立作业、长时间蹲或跪姿作业、长时间屈膝姿势和下肢及
张竞文杨燕黄思郑嘉欣梅良英陈建超沈波张华东王忠旭王致王致
关键词:膝部制鞋业
某鞋厂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发病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北欧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修改版)》,对泉州某鞋厂886名作业工人进行了肌肉骨骼疾患与工效学负荷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886名作业工人各部位WMSDs发生率为6.8%~17.0%,主要发生部位依次为颈部(17.0%)、肩部(15.3%)、手/腕部(13.0%)、下背部(12.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长时间坐位工作和本工种工龄是导致颈部WMSDs的危险因素(OR=1.77,1.34,1.05);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是肩部、下背部、手/腕部WMSDs的危险因素(OR=1.91,3.10,1.63);与同事轮流完成工作是肩部WMSDs的保护因素(OR=0.56)。
李晓莉陈建超刘珍兴王忠旭
关键词:制鞋业
中国职业人群作业疲劳与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疼痛及损伤关联性分析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分析我国职业人群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作业疲劳和肌肉骨骼疼痛现状,探讨作业疲劳与肌肉骨骼疼痛、WMSDs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我国15个重点行业323家企业66961名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调查其过去1年WMSDs发病情况,并采用《Borg 6-20主观疲劳等级量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调查其作业疲劳和肌肉骨骼疼痛情况。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18~60岁年龄构成数据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结果研究对象中,一线作业人员WMSDs标准化发病率高于行政管理与其他辅助人员(38.82%vs 36.30%);作业疲劳、肌肉骨骼疼痛检出率分别为44.54%和63.08%。S型曲线拟合结果显示,研究对象WMSDs发病风险随着其作业疲劳程度的升高而升高(P<0.01)。一线作业人员中,WMSDs组人群颈部、肩部、下背部、上背部、腕/手部、足踝部、膝部、腿部和肘部9个部位每月平均疲劳次数均高于非WMSDs组(P值均<0.01)。疲劳组人群9个部位的肌肉骨骼疼痛程度均高于非疲劳组(P值均<0.01)。疲劳组人群肌肉骨骼疼痛标准化检出率高于非疲劳组(80.38%vs 25.71%)。除下背部和肘部外,研究对象其余7个部位的作业疲劳与肌肉骨骼疼痛程度均呈中度正相关,Kendall Tau-b相关系数为0.423~0.546(P值均<0.01)。结论我国职业人群作业疲劳与其局部肌肉骨骼疼痛、WMSDs均具有良好的关联性。通过工效学干预控制作业疲劳的发生发展是预防WMSDs的有效手段。
徐擎张华东凌瑞杰刘移民李刚任早亮尹艳邵华张恒东邱兵张美辨王大宇曾强王如刚陈建超张丹英梅梁英刘永泉刘吉祥张成云李天来贾宁王忠旭
关键词:疼痛发病率
福建省首次备案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质量控制状况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福建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质量控制工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规范化建设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首次备案的40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020年现场质量考核的资料。结果备案项目考核合格率88.0%;机构考核平均分83.6分;9个考核指标中设备及项目能力得分率最高(99.0%),质量管理体系及日常管理得分率最低(68.0%)。公立及民营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普遍存在备案准备不充分、关键项能力水平偏低、质量控制不够到位、专业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结论要通过关口前移,抓关键项能力及环节质控,提升人员专业素质等手段,落实机构内部和外部质量控制措施,推进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规范化建设。
陈建超李晓莉
某医疗机构2006—2017年职业病诊断结论首次鉴定情况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某医疗机构职业病诊断结论首次鉴定情况,分析诊断中的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收集并分析某医疗机构200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因对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而申请首次鉴定的病例资料。结果该机构2006—2017年共52例诊断病例被申请并完成首次鉴定(申请率7.5%,52/691),其中职业性噪声聋病例数占比最大(50.0%,26/52),职业性肿瘤、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放射病申请首次鉴定率较高。首次鉴定结论与诊断结论相符率为84.6%(44/52),其中职业性尘肺病和职业性皮肤病全部相符;首次鉴定申请以劳动者提出居多,其结论的相符率较高(90.0%)。结论职业病诊断医师除了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定外,应尽可能收集足够的证据并进行充分分析,同时要对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甄别,熟练、灵活地运用有关标准,力求职业病诊断结论科学准确及客观公正。
刘珍兴陈建超李晓莉
关键词:职业病鉴定管理
企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的初探
2009年
林丹陈建超吴安生
关键词:职业病职业卫生疾病控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