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德春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小板
  • 5篇细胞
  • 3篇血小板聚集
  • 3篇肿瘤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细胞
  • 2篇代谢
  • 2篇血细胞
  • 2篇肿瘤细胞
  • 2篇烯酸
  • 2篇细胞诱导
  • 2篇花生四烯酸
  • 2篇肺癌
  • 2篇LEWIS肺...
  • 1篇代谢影响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小板凝集

机构

  • 6篇苏州医学院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7篇陈德春
  • 5篇王兆钺
  • 5篇阮长耿
  • 4篇何杨
  • 3篇万海英
  • 2篇何扬
  • 1篇王强
  • 1篇张威
  • 1篇李福刚
  • 1篇黄强

传媒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药理学报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肿瘤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年份

  • 1篇1994
  • 2篇1993
  • 3篇1991
  • 1篇198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小板HHT与12-HETE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及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5
1994年
血小板HHT与12-HETE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及初步临床应用陈德春,何杨,王兆钺,阮长耿花生四烯酸(AA)代谢与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密切相关。血小板AA代谢主要有环氧化酶和12-脂氧化酶两条途径,12-羟-十七碳三烯酸(12-hydroxy-hep-ta...
陈德春何杨王兆钺阮长耿
关键词:血小板HHT
Lewis肺癌细胞诱导人血小板的聚集反应
1989年
已经发现人和动物的多种肿瘤细胞都能在体外引起血小板聚集,并且这种反应与恶性肿瘤的转移能力有关,但有关肿瘤细胞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机理研究甚少。最近我们观察了Lewis肺癌细胞诱导人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且利用单克隆抗体与多种抑制剂研究了这种聚集的机理,现报告如下。
王兆钺万海英陈德春何扬阮长耿
关键词:肿瘤细胞血小板聚集
新灯盏素对血细胞与内皮细胞花生四烯酸代谢影响的差异被引量:7
1993年
新灯盏素是从灯盏花中提取的4-羟基-7-0-葡萄糖醛酸甙的可溶性钠盐与钙盐,该药抑制血小板TXB2生成而不影响羟廿碳四烯酸的产量;抑制内皮细胞6-酮PGF1a的生成;对白细胞TXB2生成无影响,但明显加 强钙离子载体刺激LTB4生成的作用,结果表明新灯盏素对血细胞与内皮细胞的花生四烯酸代谢有不同的影响。
陈德春张人伟
关键词:血小板
白三烯B4对血细胞与内皮细胞花生四烯酸代谢与活化的影响
1993年
白三烯B4(LTB4)引起白细胞聚集并伴有血栓烷B2/前列腺素E2生成与溶菌酶释放,增强阈值浓度的钙离子载体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或5-羟色胺释放,增加白细胞地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粘附率,槲槲皮素与中华眼镜蛇毒可抑制LTB4的某些作用,本文研究证明LTB4对血细胞与内皮细胞的药理作用并有助于探索新的抗炎药物。
陈德春何杨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血管内皮
肿瘤细胞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机理被引量:3
1991年
Lewis肺癌细胞(3LL),黑色素瘤细胞(B16a)与绒毛膜上皮癌细胞(NHCh-4)能引起人血小板的聚集反应,但聚集的强度与波型不同。胶质母细胞瘤细胞,(NHC-3)与直肠癌细胞(NHC-6)不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反应。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的单克隆抗体SZ-21抑制3LL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抗GPIb的单克隆抗体AN51能部分抑制NHCh-4诱导的聚集。NHCh-4能刺激血小板生成TXP_2。3LL与B16a对血小板TXB_2生成的影响很小。结果表明,不同的肿瘤细胞引起血小板聚集的能力和机理各不相同,血小板在不同肿瘤转移中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王兆钺陈德春万海英何杨阮长耿黄强王强
关键词:肿瘤细胞血小板凝集单克隆抗体
阿斯匹林不抑制Lewis肺癌的生长与转移被引量:1
1991年
Lewis肺癌(3LL)组织具有较强的花生四烯酸代谢能力,带瘤的C57纯种小鼠血浆PGE_2浓度显著升高,TXB_2与6—酮—PGF_(1α)也有增高的倾向,但阿斯匹林不能降低带瘤动物的花生四烯酸代谢水平.3LL 可引起人血小板的聚集反应,阿斯匹林对这种聚集无抑制作用。此外阿斯匹林不影响带瘤鼠的肿瘤生长,不减少肿瘤的肺与肝脏转移,也不能延长小鼠的生存期。结果表明,肿瘤组织花生四烯酸代谢有其本身的特点,阿斯匹林对Lawis 肺癌无治疗作用。作者认为目前尚不能将阿斯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物做为肿瘤的辅助治疗措施。
王兆钺陈德春何扬万海英阮长耿
关键词:阿斯匹林肺肿瘤
白细胞-内皮细胞的体外粘附反应及眼镜蛇毒的影响被引量:2
1991年
F-MLP与白三烯B_4能增加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粘附率。白三烯B_4处理的PMNL刺激内皮细胞产生6-酮-PGF_1a,F-MLP或自三烯B_4处理的PMNL促进内皮细胞释放von Willebrand因子。眼镜蛇毒抑制F-MLP或白三烯B_4对PMNL粘附的刺激作用,但这种PMNL仍能促进内皮细胞的花生四烯酸代谢与von Willebrand因子释放。而用F-MLP、白三烯B_4和/或眼镜蛇毒预先处理内皮细胞,不影响白细胞的粘附,也不影响内皮细胞释放6-酮-PGF_1a与von Willebrand因子。这些体外试验结果表明,F-MLP与白三烯B_4在刺激PMNL-内皮细胞粘附中主要的靶细胞是PMNL而不是内皮细胞。PMNL在没有粘附于内皮细胞的情况下也可能通过释放某些介质影响内皮细胞的功能。
王兆钺陈德春何杨张威程满根李福刚阮长耿
关键词:白细胞内皮细胞蛇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