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
- 作品数:2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反思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被引量:3
- 2007年
-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学费的上涨,出现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贫困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则更加被认为是处于弱势地位,在就业过程中有着更大的压力。但是,我们在面对困难的同时,不应该是仅仅停留在难字上,不应该只是看她们的劣势,我们更应该是挖掘其优点,不仅仅是查漏补缺,而要扬长避短,发挥其优势,突出其闪光点,这样才更有利于增加她们的自信心,也才能在就业中取得好成效。
- 陈方何娜梅
- 关键词:贫困女大学生就业
- 农文旅融合背景下葡萄酒庄园景观规划设计——以定州黄家葡萄酒庄为例
- 陈方
-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何在?——评《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承载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1986年底中国心理卫生学会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青少年心理卫生学术交流会为标志,而教育界真正的心理健康活动最早是专门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与心理知识普及工作。其后,随着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的颁布,心理健康教育正式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德育中的地位也得以确定。21世纪以来,教育部更是针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出台了多个不同类别的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予以重视。三十余年来,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价值承载问题就是其中最复杂而敏感的问题之一。
- 陈方
-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德育工作心理卫生
- 当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干预对策
- 2014年
- 贫困大学生是高等学校不断扩招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近年来在高校学生总人数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此,了解和掌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寻找干预对策,是高等学校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做好学生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一环。
- 何娜梅陈方
-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干预
- 独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辨析被引量:3
- 2014年
- 在独立学院转型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背景下,特色专业建设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地方经济,面向市场,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建设独具地方优势的特色专业。
- 何娜梅陈方
- 关键词:辨析
- 女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探讨
- 2011年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改革,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高校扩招、性别刻板印象、用人单位偏见、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影响因素。
- 陈方
-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 高中生语文、数学、英语考试焦虑的比较研究
- 2015年
- 本文采用考试焦虑调查表对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语、数、英考试焦虑情况。研究表明:高中生的数学、英语考试焦虑水平要明显高于语文;女生的数学考试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生,而语文、英语考试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男生;学科考试焦虑水平的年级差异不显著;考试焦虑水平与学科成绩无显著相关。
- 陈方
- 关键词:高中生考试焦虑学科
-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预防策略被引量:2
- 2014年
-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更难,就业心理问题更加突出。为预防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出现,该文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时所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就个人、家庭、学校、政府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预防策略。个人要有正确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综合素质;家庭要改变观念,鼓励并支持孩子,培养孩子积极的人格品质;学校要进行专业优化,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政府要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完善就业体系并鼓励创业。
- 陈方
- 关键词: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 就业能力视域下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构被引量:2
- 2020年
- 自高校扩招以来,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从个体角度分析,就业能力不足是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因素,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不合理、能力储备不足、社会化程度较低以及就业准备不足等四个方面。为了突破这一困境,为社会培养更好的专业型人才,高校应从科学定位专业方向,建立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三方面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 黄祥莹陈方
- 关键词:就业能力应用心理学大学生
- 90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调查——以长江大学为例
- 2015年
- 本文采用大学生压力量表对长江大学的90后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旨在全方位了解90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研究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处于中等水平。男生的心理压力高于女生,一年级高于三、四年级,理工科高于文科,没谈过恋爱的高于正在谈的。心理压力在年级和恋爱情况上存在部分维度差异。
- 陈方郭瑞雪
- 关键词: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