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
- 作品数:16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徐州市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4例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方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方案化疗,对照组34例采用单纯TP方案化疗。连用3个周期后观察2组患者疗效、生活质量和毒副反应等方面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分别为52.9%、94.1%,对照组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分别为50.0%、79.4%。2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受益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主要毒副反应明显减轻,2组比较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
- 陈昊赵力罗涛邵华军张志亮李斯南
-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非小细胞肺癌
- 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肺纤维化大鼠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Wiste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纤维化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12只.气管内灌注博莱霉素A5制作肺纤维化模型.对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动物,每天分别以100 μg/kg、500 μg/kg剂量腹腔注射BMP-7.各组在制作模型后第14、28天随机处死6只大鼠.HE、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组织胶原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肺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及TGF-β1的表达,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肺组织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BMP-7处理后第14、28天肺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低于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7使14 d、28 d时肺组织胶原含量较同期纤维化组胶原含量减少(P<0.05).经过BMP-7处理,14 d、28 d时肺组织Ⅰ型胶原和TGF-β1蛋白的表达均较纤维化组减弱(P<0.05).BMP-7使肺组织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较同期纤维化组降低(P<0.05).而且BMP-7的上述作用在大剂量时更明显(P<0.05).结论 在博莱霉素A5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BMP-7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肺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其可能机制可能与BMP-7抑制TGF-β1在肺组织的表达有关.
- 陈昊赵力丁芹陈碧罗涛李斯南
-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7肺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胶原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通过心率变异性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时域分析评价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diopathic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方法 分别对 1 6例有 型呼吸衰竭、1 3例无呼吸衰竭的IPF患者和 2 4例正常人进行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及 HRV时域分析。结果 IPF患者 HRV各项指标 SDNN、SDANNI、SDNNI、r MSSD及 PNN5 0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或 0 .0 1 ) ,尤其以存在 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更明显。上述时域指标与 DLCO、Pa O2 呈正相关 (r值 0 .73~ 0 .89,P<0 .0 5 )。结论 IPF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HRV时域分析可作为一种无创性评价
- 赵力李斯南陈昊张志亮
- 关键词:自主神经功能心率变异性
- 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将82例中、重度C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治疗组:40例.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4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为7~14 d;②对照组:42例,给予头孢他啶或头孢哌酮或阿莫西林-舒巴坦+阿奇霉素联合用药.疗程7~14 d;观察细菌清除率、临床疗效、体温降至37.5℃时间、治疗4 d后Fine积分变化、显著好转所需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0%、92.9%和93.7%、88.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体温降至37.5℃时间、显著好转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1±1.0,3.3±1.5和9.1±1.2)d均较对照组(分别为4.2±1.4,5.4±1.3和11.6±1.3)d明显缩短(P均<0.01),治疗组Fine积分值(25.62±5.24)下降较对照组(20.17±4.12)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可作为经验性治疗中、重度CAP适宜选用的药物。
- 张文辉朱述阳陈昊张志亮张业清邵华军
- 关键词:肺炎社区获得性喹诺酮类莫西沙星
- 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在我院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7年1月—2008年4月的连续性肺炎住院患者。结果符合HCAP 75例,占本组肺炎的26.4%,对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133例、医院获得性肺炎(HAP)76例。HCAP的发生主要有反复住院(47例)、门诊输液(27例)、化疗或抗生素应用(27例)等因素;合并基础疾病71例(94.7%),显著高于CAP(37.6%,P<0.01),与HAP相似(88.2%,P>0.05);HCAP的细菌学特点:痰标本阳性率(56.9%)和细菌耐药性与HAP相似(P>0.05);起始抗菌药治疗有效47例(62.6%),34例病原学阳性病例中,起始抗菌药能够覆盖病原的18例(52.9%);HCAP死亡9例(12.0%),高于CAP(P<0.05),与H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AP的发生与医疗环境有密切相关,是一种常见的肺炎,临床具有合并症多、细菌耐药性高和预后较差的特点,抗生素的选择要兼顾医院感染病原菌。
- 陈玉玲邵华军张文辉陈昊
- 关键词:肺炎细菌抗菌药物
- 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2例并文献复习
- 2010年
- 目的 提高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的认识,并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方法 分析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病例,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在无明确诱因的情况下病情突然恶化,呼吸困难在半个月内加重;胸部CT表现为在两下肺分布为主的网状影、蜂窝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等典型特发性肺纤维化表现的基础上出现新的磨玻璃影,接受激素治疗后气喘、咳嗽症状明显缓解,肺部磨玻璃影较前减少.结论 少数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可在无诱因下出现急性加重,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症状在短期内急剧恶化,其胸部影像学特点为典型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表现基础上出现新的磨玻璃影,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缓解部分患者病情.
- 陈碧罗涛张文辉张淼陈昊朱述阳
-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磨玻璃影糖皮质激素
- 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哮喘患者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小气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 3 0例哮喘患者全身应用地塞米松 2周 ,而对照组则全身应用地塞米松 3天以缓解症状 ,随后的吸入激素治疗及其他治疗 2组间无差别。 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 ,治疗后 3天、14天及 1年进行肺功能检查 ,测定FEV1(% )及FEF75 (% )。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 14天时FEV1(% )较对照组增加 13 .4% (t =4.1898,P <0 .0 1) ,且治疗后 1年差别仍明显 (t =4.2 70 8,P <0 .0 1)。治疗组治疗 14天及 1年后FEF75 (% )却较对照组分别增加 74.2 % (t =7.60 75,P <0 .0 1)及 64.7% (t =6 7884,P <0 .0 1)。结论 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继以局部雾化吸入维持可以有效地改善小气道功能 ,防止气道重塑 。
- 朱述阳赵力张业清陈昊马淑华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哮喘小气道肺功能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救治被引量:14
- 2005年
- 目的进一步评价和认识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呼吸衰竭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了2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均伴有严重的Ⅱ型呼吸衰竭(PaCO2>80mmHg),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监测血气、通气参数、临床转归等情况。结果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有效22例,治疗开始后1小时血气无明显改变,3小时PaCO2显著下降(P<0.05),pH值上升(P<0.05),病情改善。其中少数患者PaCO2>100mmgH、或伴有昏迷,无创通气抢救成功。患者对鼻面罩及正压通气接受性良好,副作用少。结论无创机械通气为抢救COPD合并呼吸衰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 陈玉玲邵华军张文辉罗涛陈昊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脂质过氧化系统的变化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观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系统的变化,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分别对SAS组(40例)和对照组(10例)进行睡眠呼吸监测,于夜间21:00、次日凌晨6:00抽血测血浆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SAS组患者在CPAP治疗后凌晨6:00复查上述指标。结果SAS组睡眠后血浆NO水平、NOS、SOD和CAT活性降低,而MDA水平则升高;上述变化随SAS程度的加重而加重;CPAP治疗后NO水平、NOS、SOD和CAT有所回升,MDA水平也相应下降。结论SAS患者存在NO和过氧化系统异常,SAS可导致NO活性降低,产生过氧化损伤。CPAP治疗可使上述的变化趋向于正常。
- 赵力朱述阳陈昊张文辉张业清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脂质过氧化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纤维化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选择45例COPD合并肺纤维化患者及3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肺功能、血气分析、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随访1年内COPD急性加重次数。结果与COPD组相比,COPD合并肺纤维化组患者肺功能改变以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弥散功能较COPD组降低更为显著,低氧血症更为明显,而二氧化碳潴留则不如单纯COPD患者严重。COPD合并肺纤维化患者的HRCT表现兼有肺气肿和肺纤维化的影像学特点,1年内急性加重频率高于单纯COPD组。结论当COPD和肺纤维化并存时,其肺功能、血气分析、HRCT表现具有与单纯COPD不同的特点,且更易发生COPD急性加重。
- 陈昊陈碧刘平莉罗涛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肺功能高分辨率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