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明忠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地面沉降
  • 4篇地下水
  • 3篇地面沉降监测
  • 3篇基岩
  • 3篇基岩标
  • 2篇地下空间
  • 2篇地下空间开发
  • 2篇监测井
  • 2篇测井
  • 1篇地面沉降防治
  • 1篇地下空间开发...
  • 1篇地下水人工回...
  • 1篇地下水水位
  • 1篇地下水资源
  • 1篇地下水资源评...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条件
  • 1篇岩土
  • 1篇岩土工程
  • 1篇应急

机构

  • 8篇上海市地质调...

作者

  • 8篇陈明忠
  • 4篇李金柱
  • 3篇吴建中
  • 3篇俞俊英
  • 3篇刘金宝
  • 3篇王寒梅
  • 2篇严学新
  • 1篇张琢
  • 1篇谢建磊
  • 1篇陈晖
  • 1篇许丽萍
  • 1篇许准
  • 1篇詹龙喜
  • 1篇李韬
  • 1篇史玉金
  • 1篇孙莉
  • 1篇焦珣
  • 1篇杨石飞
  • 1篇熊巨华
  • 1篇李家平

传媒

  • 1篇上海国土资源
  • 1篇第二届全国地...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地下水水位监测和土体沉降监测的综合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文地质、岩土工程、测绘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地下水水位监测和土体沉降监测的综合监测装置,包括基岩标和分层标,所述基岩标和所述分层标分别包括与所述地下水监测井相适配的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内部设置有中空的标...
陈明忠顾为栋胡海涛王悦溢庄一兵施乐亦
上海市地下水人工回灌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上海市经过多年地下水人工回灌后,回灌井周围一定范围内地下水中各类化学组分发生了较大变化,文章讨论了地下水人工回灌涉及的主要污染指标,总结归纳了人工回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分析了人工回灌后回灌井中地下水水质变化...
刘金宝陈明忠李金柱
关键词:地下水人工回灌污染物
上海市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应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吴建中刘金宝钱松宇陈明忠俞俊英李金柱秦福祥许准张琢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推广情况:该项目属于地质环境研究与地下水资源管理交叉领域,研究内容涉及地下水资源量及质量评价、地下水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建立、地下水环境保护红线体系制定及应急供水关键技术研究等,利用...
关键词: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评价应急管理
上海地下空间开发地面沉降风险与预警控制技术
王寒梅严学新史玉金杨天亮刘金宝陈明忠李家平熊巨华吴建中詹龙喜何中发俞俊英占光辉焦珣
该项目属于地质环境与灾害防治领域,与城市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风险评估、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相互交叉渗透,是区域地质环境调查、监测与地下空间实践结合的一项代表性成果。该项目从地下空间开发地面沉降评价出发,开发地下空间开发...
关键词:
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地面沉降监测预警控制
上海市'十一五'地下水专门人工回灌工程
由于近年来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地下水人工回灌量持续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面沉降防治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十一五'期间地面沉降防治重点工作之一的地下水人工回灌工程的规划实施工作。
王寒梅李金柱陈明忠
关键词:地面沉降防治地下水
文献传递
一种集成地面沉降监测高程和平面控制点的测量基准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测绘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集成地面沉降监测高程和平面控制点的测量基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岩标和GNSS平面控制点,所述基岩标上设置有连接平台,所述GNSS平面控制点的GNSS观测墩设置在所述...
陈明忠胡海涛熊福文曾涛尹雄贝世顺
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影响研究
严学新许丽萍王寒梅陈晖孙莉李韬吴建中魏建华俞俊英杨石飞李金柱李晓陈明忠谢建磊
该项目属于地质环境与灾害防治领域。从上海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角度出发来研究地质环境与地下空间开发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中心城区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所带来的影响或潜在的风险。对中心城区现有地质条件下进行地...
关键词:
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设环境岩土工程
地面沉降监测一孔多用标技术关键与应用实效被引量:2
2012年
在系统总结地面沉降监测设施结构设计、施工工艺及应用成果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岩标兼地下水监测井和分层标兼地下水监测井的一孔多用标技术,并在上海两座地面沉降监测站中得到成功应用。论述了一孔多用标的设计原理、施工技术和应用效果,总结了一孔多用标的技术优势和推广价值,以助于地面沉降监测技术进步与防治工作深化。
陈明忠
关键词:基岩标监测井地面沉降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