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红霉素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考察国产与进口地红霉素片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剂二交叉试验设计,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口服国产与进口地红霉素片 75 0mg,微生物法测定地红霉素血浓度。对二种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双向单侧t检验,评价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国产和进口地红霉素片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ke分别为 19 77± 4 5 1h和 18 5 7± 3 39h,Tpeak分别为 3 89± 0 76h和 3 83± 0 5 1h,Cmax分别为 1 6 12± 0 176 μg·ml-1和1 6 85± 0 10 8μg·ml-1,AUC0~ 96h分别为 11 4 0± 1 88μg·ml-1·h和 11 0 5± 1 84 μg·ml-1·h,AUC0~∞ 分别为 12 14± 2 11μg·ml-1·h和 11 6 6± 1 88μg·ml-1·h,国产地红霉素片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 10 3 79%± 10 5 2 %。结论 国产与进口地红霉素片为生物等效制剂。
- 陈浩王本杰郭瑞臣
- 关键词:地红霉素药代动力学参数生物等效性生物利用度单剂
- 正交设计优化宣肺饮合剂的壳聚糖澄清工艺
- 2005年
- 目的优化宣肺饮合剂的最佳澄清工艺.方法高效液相法测定绿原酸含量,并以绿原酸含量、钙含量、可溶性总固体物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壳聚糖溶液用量、药液浓缩比例、pH值三因素进行三水平考察.并用最佳工艺制得产品与醇沉工艺制得产品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方差分析,确定最佳澄清工艺因素组合为:药液浓缩至4:1,按1ml·g-1比例加入壳聚糖溶液,不调pH值.各项指标明显优于醇沉工艺产品,且可简化工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稳定性.结论壳聚糖澄清剂工艺可用于宣肺饮合剂的工艺改进.
- 林丽陈浩
- 关键词:壳聚糖绿原酸
- 一种食管鳞癌血清蛋白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标志物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食管鳞癌血清蛋白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本发明使用Olink蛋白组学技术检测了研究对象的血液,探索并验证了食管鳞癌的血液生物标志物,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GO富集分析、KEG...
- 吕明杨孝荣张同超张媛满金宇殷晓霖陈浩
- 铅对儿童生长发育及智力行为的影响
- 铅作为一种有害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其危害,特别是对于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现从铅对儿童生长发育、智力行为等的影响,阐述铅的危害及其生理、生化、病理及在体内代谢过程和发病机理,以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儿童铅...
- 陈浩
- 关键词:铅危害生长发育
- 文献传递
- 六味地黄丸不同剂型中熊果酸含量的比较
- 目的:比较六味地黄蜜丸、浓缩丸及胶囊中熊果酸含量。
方法:对样品进行提取后,采用薄层扫描法对熊果酸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六味地黄蜜丸、浓缩丸及胶囊中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24、1.68、1.75 mg/...
- 陈浩
-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胶囊熊果酸薄层扫描法
- 文献传递
- 医院燃气蒸汽锅炉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管理实践
- 郭延增陈浩
- 六味地黄丸不同剂型中熊果酸含量的比较
- 目的:比较六味地黄蜜丸、浓缩丸及胶囊中熊果酸含量。方法:对样品进行提取后,采用薄层扫描法对熊果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六味地黄蜜丸、浓缩丸及胶囊中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24、1.68、1.75mg/g。结论: 薄层扫描法可用...
- 陈浩
-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胶囊熊果酸薄层扫描
- 文献传递
- 骨质增生丸对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研究骨质增生丸对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氧自由基代谢的相关性,探讨退行性骨病的治疗原则及机理。方法68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骨质增生丸与颈复康冲剂,治疗前后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含量,评价临床疗效及对SOD与LPO的影响。结果尚不能说明骨质增生丸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颈复康冲剂组,但治疗组显效者及有效者SOD、LPO基本恢复正常;后者各指标也有所改善,但未恢复正常。而两组相比较,治疗组显效及有效者的SOD、LPO优于对照组相应疗效者(P<0.05)。结论颈椎病与氧自由基代谢可能存在相关性,其症状程度与SOD及LPO改善情况趋势一致但不完全平行,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补肾活血原则对于骨质增生等退行性病变具有积极的意义。
- 陈浩赵洁陈诗仁
- 关键词:颈椎病中药疗法氧自由基代谢药物作用补肾活血
- 临床数据交换标准协会体系及其应用现状
- 2024年
- 临床数据交换标准协会(CDISC)是全球性的非营利性标准开发组织,其基于临床研究的共识创建了一套标准体系,主要包括核心标准、数据交换标准、受控术语集和治疗领域标准四大方面,各类标准在研究中的角色不同,贯穿于研究流程的各个环节。伴随着自动化软件的开发,国际监管机构和大型药物研发企业已实现CDISC标准的应用,该标准体系在国内逐渐得到认可和推广,专业技术服务亦正在逐步开展和普及。本文详细介绍了CDISC标准体系下的各类标准及其关系和应用流程,总结国内外应用现状并提出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的标准化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 王泽陈浩陈浩武睿婕李紫琳李雨菲张媛张媛
- 芩丹胶囊抗高血压血管损害的分子机制及临床研究
- 张继东王博陈秀杉梁粟沈毅陈浩钟丽红冯进波刘春喜
- 该研究率先观察了复方中药对SHR大鼠主动脉中膜VSMC表型变化的影响,发现SHR大鼠血管壁bFGF和OPN基因的高表达与VSMC表型改变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该研究率先从宏观结构、超微结构、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等多方面系统地...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血压芩丹胶囊血管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