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军
-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转移性肾细胞癌免疫治疗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评估国内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单抗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2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共117例应用PD-1单抗治疗的晚期m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7例(74.4%),女30例(25.6%);年龄(57.9±10.9)岁,体质指数(23.6±3.4)kg/m^(2);有吸烟史79例(67.5%),高血压病44例(37.6%),糖尿病19例(16.2%)。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分70例(59.8%),1分39例(33.3%),2分5例(4.3%),3分3例(2.5%)。101例(86%)既往行肾切除术。病理类型为肾透明细胞癌104例(88.9%),乳头状肾细胞癌8例(6.8%),嫌色细胞癌2例(0.9%),集合管癌2例(0.9%),嗜酸细胞癌1例(0.08%)。患者诊断为mRCC后行PD-1单抗单药或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分析总体人群和相关亚组的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客观缓解率(ORR)、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等。结果117例中40例(34.2%)行PD-1单抗单药治疗,其中信迪利单抗15例,卡瑞丽珠单抗13例,替雷利珠单抗8例,特瑞普利单抗4例。77例(65.8%)选择靶向药物联合PD-1单抗治疗,其中应用阿昔替尼63例,舒尼替尼14例;PD-1单抗为替雷利珠单抗29例,信迪利单抗20例,特瑞普利单抗13例,卡瑞丽珠单抗10例,帕博丽珠单抗5例。初始治疗后23例因疾病进展更换药物,其中PD-1单抗单药治疗者中8例换为另一种PD-1单抗治疗;PD-1单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者中15例更换PD-1单抗或靶向药物类型。总体人群的中位OS为35.6(19~60)个月,PFS为12.1(1~60)个月;5例完全缓解,51例部分缓解,20例疾病稳定,总体ORR为47.8%(56/117)。单药PD-1单抗初始治疗的中位PFS为10.5(1~60)个月,初始靶向药物联合PD-1单抗治疗的中位PFS为12.6(1~30)个月。更换治疗方�
- 麦海星张瑜马鑫顾良友陈志强董文管维翟炜王龙薛蔚陈立军王少刚黄健张旭
- 关键词:免疫治疗靶向治疗
- 促炎及抗炎细胞因子在脓毒症小鼠肠道相关淋巴组织的表达被引量:5
- 2001年
- 陈立军尉承泽宋旭华赵立孟宪钧
- 关键词:促炎细胞脓毒症淋巴组织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
- 肠道在多器官功能失学综合征(MODS)中的作用--细胞凋亡与肠道屏障竭
- 陈立军
- 关键词:肠道细胞凋亡
- 特异性氨基酸代谢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近年代谢组学研究在肿瘤领域深入展开,其中前列腺癌特异性氨基酸代谢的差异性改变已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某些氨基酸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缺乏,会对前列腺癌细胞代谢产生特异影响,但对正常细胞却无影响,因此根据特异性氨基酸代谢的差异性行靶向治疗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潜力。未来深入了解前列腺癌细胞中的氨基酸代谢变化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可以为探究前列腺癌的病因、寻找新的靶向标志物以及制订个性化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 付成伟张勇董金凯张景云周礼李学超左世栋孔令生陈立军
- 关键词:前列腺癌氨基酸代谢线粒体丝氨酸
- 脓毒症小鼠肠道上皮细胞凋亡与白细胞介素1β转换酶基因表达的关系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研究脓毒症后小鼠肠道上皮细胞凋亡与IL-1β转换酶(ICE)及细胞因子IL-1β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盲肠结扎穿孔(CLP)造成小鼠脓毒症,假手术组接受同样的手术操作但不行CLP。致伤后1、3及6小时分离肠上皮细胞,采用RT-PCR定量检测ICE基因的表达,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结果CLP组小鼠肠上皮细胞内ICE和IL-1β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肠上皮细胞内IL-1β基因表达与ICE基因表达存在明确的依赖性且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以致伤后6小时表达量最高。肠上皮细胞凋亡在CLP后1小时开始出现并在6小时最明显,细胞凋亡与ICE和IL-1β基因表达成正比。假手术组未检测到肠上皮细胞凋亡。
- 陈立军宋旭华孟宪钧
- 关键词:脓毒症上皮细胞细胞凋亡白细胞介素
- 间质性膀胱炎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
- 2023年
- 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是一种慢性膀胱炎症,一种与膀胱和/或盆腔区域的慢性疼痛综合征。IC/PBS被认为是膀胱内的一种持续炎症状态,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且国内外未达成一致意见,目前尚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疼痛属于功能性疼痛综合征范畴,其特征性的表现无内脏或神经相关的病理表现的疼痛。这种慢性疼痛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IC/BPS的症状常与其他疾病伴随或并存,包括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头痛、纤维肌痛、干燥综合征、外阴疼痛、肠易激综合症、焦虑症及部分与膀胱无直接关系的其他综合征。考虑到其复杂的病理生理,与IC/BPS相关的动物模型已广泛开展,以期更好地了解其发病机制。此外,最新的研究表明,对IC/BPS的病因和病理生理的研究已明确了一些潜在的靶点(例如尿标记物或膀胱微生物组成等),随着这些靶点研究的逐渐深入,将有助于IC/BP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付成伟董金凯李学超陈立军
- 关键词: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敏化作用尿路上皮动物模型
- 11例前列腺脓肿诊断治疗及文献回顾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中心11例前列腺脓肿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治疗选择及预后情况,结合相关文献为前列腺脓肿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住院治疗明确前列腺脓肿的患者,从电子病历中提取的临床信息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统计、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超声、CT、MRI)、治疗方式(经尿道前列腺脓肿去顶、保守治疗)、治疗相关并发症及最终结局。结果:2016年5月至2022年8月诊断为前列腺脓肿住院治疗患者共11例,年龄(64.18±7.19)岁,所有患者均有1种以上的合并症,糖尿病患者有5例(45.5%),8例(72.8%)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排尿困难。3例患者盆腔CT确诊,8例患者前列腺MRI确诊,6例(54.5%)为多发脓肿,10例脓肿直径>2 cm,脓肿直径平均为3.84 cm。只有3例患者入院后尿培养阳性,1例患者血培养阳性,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粪肠球菌1例,其中1例肺炎克雷伯杆菌为多重耐药菌。3例患者采用抗生素保守治疗,8例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脓肿去顶术加抗生素治疗。患者静脉用抗生素使用时间(12.9±3.88) d,住院时间(19.18±8.20) d。随访3个月后复查保守治疗患者中仍有2例脓肿持续存在,手术患者无脓肿存在或复发。结论:前列腺脓肿相对不常见且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对准确诊断十分重要。治疗时要注意患者潜在全身合并症可能,需要进行多学科联合诊治,注意根据患者脓肿特点和患者整体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式。
- 董金凯付成伟左世栋孔令生赵宝波李学超陈立军
- 关键词:前列腺脓肿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 肠道在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中的作用
- 陈立军
-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肠道细胞因子
- 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下尿路症状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1年
- 讨论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后下尿路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4月到2021年2月之间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单侧输尿管镜检查或者单侧输尿管镜取石术之后的患者100例进行四个星期的治疗与随访,并利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为对照组给与单一的坦索罗辛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索利那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及拔管当天分别完成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估(Qol)及可视化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四个星期的IPSS各项评分上均好于对照组,且均P<0.05;观察组在术后四个星期的Qol及VAS评分上均好于对照组,且均P<0.05。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可以有效的改善输尿管支架管下尿路症状,且好于单纯的服用坦索罗辛,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 付成伟董金凯李学超左世栋陈立军
- 关键词:坦索罗辛尿路症状
- 抗内毒素单抗对脓毒症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及白介素1β-转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探讨胸腺细胞凋亡在小鼠脓毒症机制中的作用,观察抗内毒素单抗对胸腺细胞内胸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白介素1β-转换酶(ICE)表达的影响。方法盲肠结扎穿孔(CLP)造成小鼠脓毒症,假手术组接受同样的手术操作但不行CLP,治疗组在术前2小时腹腔内注射抗内毒素单抗4mg/kg,致伤后1、3、6小时取胸腺组织,采用RT-PCR定量检测ICE基因表达。结果抗内毒素单抗明显减少了胸腺细胞凋亡的数量并且下调了ICE基因的表达(P<0.01);改善了小鼠的存活率。结论脓毒症使胸腺细胞大量凋亡并诱导了ICE基因表达增强,抗内毒素单抗有效抑制了ICE基因的表达,减少了胸腺细胞凋亡,提高了小鼠的存活率,提示ICE基因参与了胸腺细胞凋亡机制。
- 陈立军宋旭华李滨孟宪钧
- 关键词:脓毒症细胞凋亡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