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运香
-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河南省高校英语教师流动原因及对策研究
- 2012年
- 文章以河南省高校英语教师流动为例,结合统计数据,对教师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河南高校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为河南乃至全国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必要参考。
- 常文梅陈运香
- 关键词:高校教师流动
- 语法与阅读被引量:17
- 1998年
- 随着外语教学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法渐渐受到冷落,取而代之的则是交际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强调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不注重系统语法教学,忽视学生语法能力的培养。而语法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理解。本文从两大方面论证了掌握扎实的语法知识和把握篇章的语法衔接手段是快速、准确理解篇章的前提和关键,同时阐述了语法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以及在外语学习中语法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 陈运香
- 关键词:语篇衔接连贯
- 新时代“外语+”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师范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国际化办学的方式之一,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本研究以河南师范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践为例,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培养模式存在的外语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契合、专业课程引进的学习两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外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 陈运香赵扬
-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 汉英数字中的国俗语义解析对比被引量:7
- 2008年
- 汉语和英语都有其丰富多彩的数字文化,数字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国俗语义。但是,由于汉英源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汉英数字中的国俗语义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同时,由于各个文化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共性,汉英语言中数字的国俗语义也存在一些相似性。通过解析对比汉英数字中的国俗语义的个性与共性,可以更好地理解蕴涵在汉英数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 陈运香
- 关键词:国俗语义
- 萨丕尔-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对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启示被引量:22
- 2007年
- 萨丕尔-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对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都做了比较详细地阐释,它主张语言影响思维以及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世界观。本文通过解析语言相对论中的文化观,围绕“语言和文化的主次”、“语言如何影响思维”和“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中的“个性”与“共性”三个方面对语言文化对比研究问题进行思考。
- 陈运香
- 关键词:语言思维文化
- 肯定中的否定——英语肯定句中的否定汉译例说
- 2002年
- 英汉在否定的表达方面,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本文着重分析了英语肯定句中所蕴含的否定意义现象,并从五个方面进行归类例证,强调了"正说反译"在汉译此类句子的作用,为英语的"教"和"学"提供了大量的语言素材。
- 陈运香
- 哲学视角下的英汉数字“一”的文化内涵对比解析
- <正>数字是语言的一组成部分,主要用来表示计算、统计等数理概念。但是并非所有数字语言都是用于记数,在许多语言场合中,数字表达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它们的字面含义。这种现象在熟语中最为常见,如汉语的成语"一举两得"、"颠三倒四"...
- 陈运香
- 文献传递
- 发现法在高校英语语法体验式教学中的应用
- 2015年
- 语法学习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语法"教"与"学"是一个重要问题。将发现法应用于高校英语语法教学,引导学生在语法学习过程中主动搜集相关资料、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实践表明:发现法是一种参与性和体验性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语法学习的兴趣,而且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教"与"学"的有机对接,提升语法教学效果。
- 王林陈运香
-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发现法
- 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问题及减少文化干扰的应对方法
- 2005年
- 本文围绕文化差异与综合语用能力之间的关系、文化差异导致语用失误、英汉常见文化差异、影响学生学习的若干因素等方面论述了一系列减少语用失误的应对方法。
- 常文梅陈运香
-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用能力
- 对比研究、错误分析与中介语在二语习得中的“点”与“面”
- 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又称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或对比研究(contrastive studies),是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它的...
- 陈运香
- 关键词:中介语外语习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