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锋
- 作品数:10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检验科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EA-IgA、VCA-IgA、Rta-IgG、EBV-DNA与鼻咽癌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EA-IgA、VCA-IgA、Rta-IgG、EBV-DNA对鼻咽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18份患者血清进行EA-IgA、VCA-IgA、Rta-IgG、EBV-DNA检测,通过对正常人组、VCA-IgA阳性正常人组、鼻炎组和鼻咽癌组患者治疗前血清EA-IgA、VCA-IgA、Rta-IgG、EBV-DNA水平的比较,分析各项指标与鼻咽癌的相关性。结果以单项指标诊断鼻咽癌时,血清EA-IgA、VCA-IgA、Rta-IgG、EBV-DNA的敏感度分别为31.37%、76.47%、67.65%,64.71%,特异度分别为96%、94%、98%、98%;EA-IgA和VCA-IgA两项联合检测时,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94%。以一项指标阳性即判断为阳性:EA-IgA、VCA-IgA和Rta-IgG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时,敏感度为89.71%,特异度为93%;EA-IgA、VCA-IgA和EBV-DNA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时,敏感度为88.24%,特异度为93%;四项指标联合检测时,敏感度为95.59%,特异度为93%。结论血清EA-IgA、VCA-IgA、Rta-IgG、EBV-DNA与鼻咽癌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可提高对鼻咽癌的诊断敏感性。
- 严翠娥陈锋王秋萍刘秋颖李佳高佳穆建军吴宗勇韩晓红崔巍齐军
- 关键词:VCA-IGAEBV-DNA鼻咽癌
- “双开关”调控的人肝癌“自杀基因”治疗载体的构建
- 本文首先研究了磷脂酰乙醇胺甲基转移酶-2(PEMT2)启动子在正常肝细胞、肝癌细胞、其它肿瘤细胞中的活性。发现该启动子在正常肝细胞中的活性较高,而其它细胞中活性较低,表明PEMT2启动子作为负调控的开关是适宜的。为进一步...
- 陈锋
- 关键词:基因疗法肝癌基因表达调控自杀基因
- 文献传递
- 液体活检走进临床有多远被引量:2
- 2017年
-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1],不同的肿瘤从分子水平改变到组织器官侵害常常具有不同的表现;即使同一肿瘤,在发病不同时期、不同个体间,也可表现出基因水平的差异[2].基于分子水平的基因检测技术为肿瘤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根据检测样本来源的不同,肿瘤分子诊断技术分为传统的"组织活检"和新兴的"液体活检".组织活检需要通过手术或穿刺获取肿瘤代表性部位的组织,其重现性差、创伤性相对大,对于临床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液体活检具有微创、可多次取样、动态反映肿瘤基因谱变化的优势,日益成为肿瘤精准医学的手段之一.
- 陈锋吴玥崔巍
- 关键词:组织活检恶性肿瘤分子诊断技术组织器官分子水平
- 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用于诊断小细胞肺癌的临界参考值建立及诊断价值评估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 建立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诊断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界参考值(cut-off值),评价血清ProGRP和NSE水平在SCL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352例SCLC患者、163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93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40名表观健康对照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测定其血清ProGRP和NSE浓度.应用ROC曲线法确定血清ProGRP和NSE的cut-off值,评估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分别以NSCLC组、肺良性疾病组、健康对照组、混合组(NSCLC+肺良性疾病+健康对照组)为参照,其cut-off值分别为58.3、62.3、57.8、61.3 ng/L时,ProGRP在诊断和鉴别诊断SCLC和NSCLC、肺良性疾病、健康对照者、混合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0(0.919 ~0.961)、0.941(0.921 ~0.960)、0.959(0.944 ~0.975)、0.946(0.928 ~0.963),此时,敏感度分别为86.4%、84.9%、86.4%、84.7%,特异度分别为95.7%、96.9%、99.3%、98.0%.各组别中的ProGRP和NSE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821比0.612、0.818比0.674、0.857比0.810、0.827比0.674.在健康对照组中ProGRP与NSE诊断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余3组中ProGRP诊断AUC明显大于NSE(P<0.01).与单项指标检测相比,各组中ProGRP和NSE联合检测诊断SCLC时的敏感度提高至95.5%、94.0%、96.6%、94.0%.在与NSCLC组和混合组做鉴别诊断时,ProGRP与ProGRP+ NSE联合诊断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与健康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做鉴别诊断时,ProGRP+ NSE联合诊断AUC最高,明显高于ProGRP和NSE(P<0.01).SCLC广泛期(ED)组治疗前血清ProGRP和NSE水平[776.33(3 103.4) ng/L,52.14(60.59)μg/L]均高于SCLC局限期(LD)组[295.59(799.65) ng/L,23.36(22.97) μg/L],(均P<0.001).TNM分期中的N0、N1、N2、N3的血清ProG
- 沈迪韩彬彬陈锋魏葆珺崔婵娟王国婧崔巍
-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参考值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健康成人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参考范围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在健康成人的血清浓度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4302例健康成人的血清SOD的浓度,分析SOD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健康人群中,血清SOD浓度的95%可信区间为149.70~207.10 U/mL。血清SOD的中位浓度与性别有关,男性(Median=179.25 U/mL)显著高于女性(Median=171.30U/mL,P<0.001)。随着年龄的增大,血清SOD的中位浓度呈下降趋势,60岁以上的女性,血清SOD的中位浓度显著低于60岁以下者。结论血清SOD的浓度与性别和年龄有关,提示血清SOD的正常参考范围应按性别和年龄段分别设置。
- 高佳李佳严翠娥吴宗勇陈锋齐军
-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
- 26项血清生化指标在2种不同生化分析系统中的检测结果可比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2种不同的生化分析系统对26项常规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探讨不同分析系统检验常规生化指标的一致性。方法以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优秀的Cobas C702生化分析仪为参考方法,分析Modular P800生化分析仪26项生化指标各40例样本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倚,并以室间质量评价要求允许误差范围的1/2作为标准,判断2种分析系统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临床可接受性。结果除血尿素(Urea)的低、中浓度水平,在2个生化分析系统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倚(20.82%,4.856%)超出规定的可接受范围(4.5%),其余项目的相对偏倚在0.052%~9.502%,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25项常用生化指标在2种不同生化分析系统测定的结果均具有可比性,但血尿素的可比性不可接受。
- 李佳严翠娥高佳陈锋吴宗勇崔巍
- 关键词:临床化学偏倚评估
- 分泌型荧光素酶基因体内表达的体外监测方法的建立
- 卢晶徐珍陈锋刘德培
- 不同程度溶血标本对临床化学检测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溶血标本对临床化学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血液标本65例,分别对溶血前及溶血后的标本进行临床化学项目的检测,并根据溶血后血红蛋白的含量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程度溶血对临床化学项目检测的影响。结果总体来说,钾(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无机磷(PHOS)、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铁(Fe)、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L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型半胱氨酸(HCY)溶血后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未溶血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CO2)、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溶血后的检测结果明显低于未溶血对照组(P<0.05);其余项目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根据溶血程度分组比较发现,溶血越严重,在临床化学检测项目中受影响的项目数越多。结论标本溶血会对部分临床化学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如果进行这些项目的检测应避免使用溶血标本。
- 李佳吴宗勇陈锋严翠娥高佳齐军
- 关键词:溶血临床化学血红蛋白
- 非病毒载体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 2005年
- 增强载体的靶向性可以提高肿瘤基因治疗的效率,减少毒副作用。肝细胞表面含有半乳糖受体,能特异性与去唾液酸糖蛋白、半乳糖、乳糖等结合,因此这些糖类可作为肝细胞特异性识别分子携带外源治疗基因进入肝细胞。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等也可起到类似作用。非病毒载体结合肝细胞特异性识别分子后,能够有效保护外源治疗基因进入靶细胞,添加的修饰成分进一步增强了转染效率。
- 陈锋胡晓年
- 关键词:基因疗法脂质体药物载体
- 通过基因修饰的抗原特异性B淋巴细胞的体内扩增提高外源治疗基因的表达水平
- 基因治疗是指应用基因工程和细胞生物学技术,将一些具有治疗价值的外源基因导入体内,通过修复或补充失去正常功能的某些基因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尽管有关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已经历时多年并广泛展开,少数基因治疗药物还获准在临床使用...
- 陈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