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世盛

作品数:57 被引量:26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0篇肾病
  • 9篇蛋白尿
  • 7篇足细胞
  • 7篇疗效
  • 7篇IGA肾病
  • 6篇动静脉内
  • 6篇动静脉内瘘
  • 6篇内瘘
  • 6篇中医
  • 6篇静脉
  • 6篇静脉内
  • 6篇静脉内瘘
  • 6篇固精
  • 5篇肾病综合征
  • 5篇肾小球
  • 4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4篇越婢汤
  • 4篇肾病大鼠
  • 4篇肾小管

机构

  • 57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日喀则市人民...

作者

  • 57篇韩世盛
  • 53篇王怡
  • 21篇卢嫣
  • 15篇姚天文
  • 11篇徐艳秋
  • 8篇陈敏
  • 6篇顾向晨
  • 4篇贾蒙
  • 3篇徐震宇
  • 3篇黄芳
  • 3篇苏哲苓
  • 2篇张小鹿
  • 2篇顾耀东
  • 1篇唐英
  • 1篇李振华
  • 1篇王晓素
  • 1篇邓跃毅
  • 1篇王宪赟
  • 1篇王青青

传媒

  • 16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浙江中医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家庭医学(上...
  • 1篇中成药
  • 1篇新中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Journa...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年份

  • 6篇2024
  • 9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急性肾小管损伤并足细胞病变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23年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临床罕见的获得性补体介导的造血干细胞疾病,发病率约5~10/100万例[1]。PNH的发病与PIG-A基因突变导致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 phosphatidyl inositol,GPI)锚定蛋白减少/缺失相关,导致CD55和CD59等补体调节因子缺陷引起该病相关临床特征。
徐也朱婧韩世盛吴采忠郑灵琳
关键词: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D55病例报告PNH急性肾小管损伤
尿毒症皮肤瘙痒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22年
尿毒症皮肤瘙痒症(UP)是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给终末期肾病患者和社会均带来沉重负担,但目前UP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探讨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UP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主要包括尿毒症毒素蓄积、系统性炎症反应、透析相关补体通路的激活等。近年来,P物质/神经激肽-1受体信号通路激活、汗腺分泌功能异常等学说也备受关注。因此,未来阐明UP的发病机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戴佳成王怡韩世盛
关键词:发病机制
一种治疗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6-12份、黄芩9-15份、党参6-9份、黄芪9-15份、半枝莲15-30份、白花蛇舌草15-30份、白英15-30份。本...
王怡卢嫣陈敏韩世盛
二丁二仙汤对去势反复尿路感染大鼠模型肾组织TGF-β1、α-SMA和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基于去势反复尿路感染大鼠模型,观察中药二丁二仙汤对肾组织TGF-β1及α-SMA和雌激素受体表达的作用,从而探讨二丁二仙汤对去势反复尿路感染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巢次切术后膀胱内多次灌注大肠埃希氏菌制作反复尿路感染模型,建立大鼠去势后反复尿路感染动物模型。取47只雌性大鼠随机分组:生理组7只,去卵巢组10只,模型组10只,西药组(倍美力)10只,中药组(二丁二仙汤)10只共5组,ELISA法检测治疗后各组血清雌二醇水平,光镜下观察肾组织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和α-SMA表达,运用Real time-PCR方法检测肾组织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表达。结果:中药组血清雌激素水平表达明显高于西药组,与生理组持平;光镜下观察肾组织Masson染色,各组无明显纤维化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发现,较去势组,模型组肾组织TGF-β1和α-SMA表达增多,中药组和西药组肾组织TGF-β1和α-SMA表达较模型组减少。运用Real Time-PCR法检测肾组织雌激素受体mRNA表达发现,中药组ERβmRNA较模型组下降。结论:二丁二仙汤能提高去势后反复尿路感染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下调肾组织ERβmRNA,抑制肾纤维化指标TGF-β1和α-SMA表达。表明中药二丁二仙汤可能通过上调雌激素水平及下调肾组织局部雌激素受体表达,从而抑制肾组织纤维化。
顾向晨徐震宇陈敏韩世盛王怡
关键词:肾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酸代谢与脂质肾毒性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脂质肾毒性假说将脂质代谢紊乱引入了肾脏病的研究领域。作为脂质的重要组分,脂肪酸在病理状态下可异位沉积于肾脏各类细胞,参与急性肾损伤(AKI)和慢性肾脏病(CKD)发生和进展。肾小管上皮细胞(TEC)脂肪酸异常代谢的机制及其功能改变与肾损伤紧密关联。该文通过总结TEC脂肪酸代谢与AKI、CKD的关系,阐述了脂肪酸代谢紊乱导致TEC损伤的具体机制,并探讨了基于调节脂肪酸代谢紊乱改善肾脏损伤的治疗策略。
陈寅清韩世盛王怡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酸脂质肾毒性
从《伤寒论》少阴篇讨论阳虚阴盛证辨治规律
2024年
[目的]讨论《伤寒论》中阳虚阴盛证的病势、层次、治法及用药规律,探究并扩充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结合后世医家的医论,明确阳虚阴盛证的病机及证候;从病理生理学角度,阐释阳虚阴盛证的机制;分析少阴篇中各版本条文的差异,论述病位、邪气性质、胃气、津液的不同,治法、主方、配伍的变化,归纳在少阴篇中隐含的辨治规律。[结果]阳虚阴盛证的辨治原则是“保胃气、存津液”,可将其细分为太阴湿土病、少阴君火病、厥阴风木病。细致的望闻问切,并结合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基础能精确辨阳虚阴盛证。少阴为三阴枢机,少阴篇结构完整,能动态反映少阴发病、两阴合病或并病、三阴合病的相互变化过程。由条文可发现,病位由表入里,治法有灸焫、温经、温阳、通阳之别;病情由轻而重、痰饮有无,治法有散寒、散饮、利水之别;津液损伤程度不同,治法有救逆、救阴之别。[结论]从病理生理角度,能阐释中医主症的变化机制。辨治阳虚阴盛证时,应根据病位、邪气性质、胃气、津液择取方药,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对于其他证候的辨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陈寅清韩世盛王怡
关键词:辨治规律伤寒论经方各家学说
中药注射剂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Meta分析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Cochrane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库有关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方法学质量,以肾功能、肌酐清除率、不良反应为结局指标,通过网络Meta分析合并直接比较与间接比较数据,并通过累积排序发掘最佳治疗措施。结果纳入73项研究,共5638例患者,涉及18种中药注射剂及前列腺素E1联合常规西医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比较,肾康、参芎、丹红、银杏达莫、丹参、川芎嗪、黄芪、三七、丹参川芎嗪、血必净、参麦、疏血通、灯盏细辛注射液(MD=-50.80^-98.13)以及前列腺素E1注射液(MD=-64.33, 95%CI=-104.45^-24.21)可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血肌酐水平,疗效优于单纯西医观察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然而所有中药注射剂观察组肾功能与前列腺素E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UCRA排序提示三七(13.9%~51.2%)、丹红注射液(15.0%~20.4%)可能为最佳治疗措施。结论中药注射剂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其中三七、丹红注射液疗效可能最佳。
韩世盛陈敏徐艳秋姚天文王怡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慢性肾衰竭
桃红四物汤改善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潜在机制:一项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2024年
动静脉内瘘(AVF)失功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预后呈负相关。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索桃红四物汤改善AVF通畅性的潜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进行验证。通过TCMSP、TCMIP以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桃红四物汤的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AVF失功相关的靶点则通过OMIM、Dis Ge NET及Gene Cards数据库筛选。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GO与KEGG信号通路富集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实现。采用Auto Dock软件进行核心成分与疾病靶点的分子对接,并通过Py MOL实现图像可视化。利用GROMACS软件对核心成分-靶点复合物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以验证其稳定性。共获得桃红四物汤66个活性成分与769个潜在靶点,以及疾病相关靶点87个,筛选的核心化学成分为gibberellin A120、gibberellin A30、kaempferola、paeoniflorin,主要作用靶点为TNF-α、IL6、VEGFA和MMP9。信号通路富集表明桃红四物汤改善AVF失功的潜在机制主要为减轻炎症、调节流体剪切应力、以及改善细胞外基质重塑。分子对接提示核心成分与治疗靶点能自发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同样证实成分-靶点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表明,桃红四物汤可能通过改善炎症、流体剪切力、以及细胞外基质重塑改善AVF通畅性,为桃红四物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分子学基础。
韩世盛王怡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动静脉内瘘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
发汗解表法治疗顽固性肾病综合征验案介绍被引量:3
2016年
肾病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血脂,属中医"水肿""尿浊"等范畴。其病机总属脾肾虚损为本,邪实内侵为标。治疗上主要包括培补脾肾、清利余邪、活血化瘀等[1]。顽固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病情缠绵,激素抵抗或耐药,往往在激素撤减过程中因外感出现蛋白尿反跳,继而重新调高糖皮质激素剂量,周而复始甚至疗效甚微。
韩世盛王怡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型
黏膜免疫微环境对IgA肾病影响及中医认识
2021年
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是全球常见的一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常以血尿、蛋白尿、肾功能损伤为常见表现,其诊断金标准是肾脏活检,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区IgA等免疫复合物沉积[1]。IgAN常见于青年人群,部分患者预后较差,至少15%~40%的患者于10~20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2]。目前为止,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表明,黏膜免疫微环境在IgA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在建立IgA肾病动物模型时也常采用免疫手段。如:采用右旋糖酐、病原微生物、异种蛋白等诱导小鼠IgA肾病进行造模[3]。有大量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靶向释放布地奈德与安慰剂治疗IgA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认可[4]。
田恬王怡韩世盛
关键词:IGA肾病黏膜免疫中医中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