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倩
-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晚期肝癌患者压疮量化评估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晚期肝癌患者的压疮预测评估工具,以更大程度减少压疮的发生率。方法根据晚期肝癌患者的病情特点及压疮高危因素,设计"晚期肝癌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141例晚期肝癌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晚期肝癌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及分组护理,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9例晚期肝癌患者为对照组,采用Braden量表进行评估及分组护理。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2.1%,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8.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351,P〈0.05)。结论 "晚期肝癌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较Braden量表示更适合于晚期肝癌患者压疮的风险预测,能更大程度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韩倩蔡晴戎怡洁李玲程云韩蓓明
- 关键词:肝癌患者压疮
- 青宝散外敷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青宝散外敷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4月经外周静脉化疗并使用浅静脉Y 型留置针的121例患者,将其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1例除了按照常规护理方法预防静脉炎,包...
- 韩倩
- 关于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PDCA循环模式应用价值分析
- 2020年
- 探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PDCA循环模式应用价值。方法:取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共66例,分别施行常规护理模式、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比患者护理风险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总满意度。结果:和Ⅰ组比较,Ⅱ组护理风险评分较高、护理质量评分较高、总满意度较高,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施行有效的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护理风险及护理质量评分,还可提高护理总满意度,预防护患纠纷,可推广。
- 韩倩堵亚娟蔡慧钱玉萍钱燕婷
- 关键词:消化内镜检查护理风险PDCA循环模式护理质量
- 留置针静注脂肪乳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患者使用留置针静注脂肪乳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30例使用留置针静注脂肪乳患者可能发生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及预防护理。结果 30例患者中发生Ⅰ级静脉炎2人,无Ⅱ、Ⅲ及Ⅳ级静脉炎发生。结论正确选择留置针型号、全面评估血管、提高穿刺水平、加强规范操作、静注脂肪乳时局部热敷静脉、严格控制输液滴速、正确维护留置针以及密切观察针刺部位、合理掌握留置针保留时间等措施可有效减少留置针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
- 韩倩严李娟杨晓萍
- 关键词:脂肪乳静脉炎护理干预
- 青宝散外敷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青宝散外敷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4月经外周静脉化疗并使用浅静脉Y型留置针的121例患者,将其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1例除了按照常规护理方法预防静脉炎,包括正确选择血管、严格无菌操作、精密过滤器的使用,化疗药物的排序等,还在静脉穿刺点上2 cm处沿静脉走向10~20 cm用青宝散外敷,对照组60例仅仅按照常规护理方法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未用青宝散外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静脉炎分别为2例和16例,发生率分别为3.28%和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还显示:青宝散外敷的预防效果较为显著,尤其体现在Ⅲ级和Ⅳ级静脉炎上。结论:青宝散外敷预防可明显降低静脉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韩倩周王洁钱丽雯
- 关键词:化疗静脉炎
- 晚期肝癌病人压疮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分析晚期肝癌病人压疮高危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晚期肝癌病人压疮高危因素及护理。[结果]发生Ⅰ度压疮2例,Ⅱ度压疮1例。[结论]早期识别高危因素,针对性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减少压疮的发生。
- 韩倩蔡晴李玲程云韩蓓明
- 关键词:晚期肝癌压疮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