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凤伟

作品数:15 被引量:95H指数:4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动脉瘤
  • 6篇颅内
  • 6篇颅内动脉
  • 6篇颅内动脉瘤
  • 5篇护理
  • 4篇手术
  • 4篇出血
  • 3篇循证
  • 3篇循证护理
  • 3篇术后
  • 3篇蛛网膜
  • 3篇蛛网膜下
  • 3篇蛛网膜下腔
  • 3篇蛛网膜下腔出...
  • 3篇网膜
  • 3篇下腔出血
  • 3篇膜下
  • 2篇动脉瘤破裂
  • 2篇预后
  • 2篇原发性

机构

  • 14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承德卫生学校

作者

  • 14篇韩凤伟
  • 7篇呼铁民
  • 6篇刘岩
  • 5篇王维兴
  • 5篇王昆鹏
  • 3篇张继伟
  • 2篇闫丽娜
  • 2篇于淼
  • 2篇程艳芬
  • 2篇杨婕
  • 1篇刘素品
  • 1篇张丹
  • 1篇马志君
  • 1篇徐振奇
  • 1篇赵宗茂
  • 1篇王培
  • 1篇孙瓅贤
  • 1篇孟杰
  • 1篇王春华
  • 1篇毛羽荣

传媒

  • 4篇河北医学
  • 2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康复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颈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颈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13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8例患者接受了早期康复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接受了单纯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为1.7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Dimer水平,血液流变性指标ηb、Fib、PAG、MST较治疗前的下降幅度均以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髓损伤患者早期给予积极、正确的康复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其DVT的发生。
刘亚梅韩凤伟刘岩徐振奇张琳娜王淑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康复低分子肝素颈髓损伤
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03年
韩凤伟刘春丽刘岩毛羽荣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神经外科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护理体会
2019年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parathyroidism,IHP)是甲状旁腺素合成、分泌减少引起的钙、磷代谢异常疾病,患者常表现为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并伴有手足反复抽搐及癫痫发作[1]。IHP为散发少见疾病,患病率为0.72(0.55~0.88)/10万,在临床上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2],原因未明,可能与遗传、免疫功能缺陷等因素有关[3],IHP一旦发生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会增加病死率。
刘畅王春华周岩王红李丽慧韩凤伟
关键词: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个体化护理
医护英语词汇情景记忆模式构建被引量:2
2011年
随着中外医学界日趋频繁的交流,掌握医护英语交流技能,提高交流技巧,已越来越重要。然而,医学学科特征,决定了医护英语词汇的掌握与记忆应用难度。医学英语词汇量大,包含20万词汇,随着学科的研究进展,新医学英语词汇不断涌现;枯燥难记,构词冗长,据不完全统计,医护英语词汇平均有16个字符构成,外来语多,75%的医学词汇由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词素构成[1]。
杨玉香雷慧马桂云韩凤伟
关键词:医护英语词汇
卵圆孔大小对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后疼痛复发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是神经外科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通过微创穿刺阻断痛觉传导,已成为治疗PTN的有效术式。然而,PBC术后面部疼痛复发仍是困扰PTN患者的一大问题。术中球囊的形状、压力及压迫时间等因素可影响PBC术后患者的预后。卵圆孔大小对Meckel’s腔内的球囊压力有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卵圆孔大小与PBC术后疼痛复发之间的联系,探讨其对PBC术后疼痛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行PBC治疗的60例PTN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并记录患者术后1、3、6及12个月的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BNI)疼痛评分,根据术后第12个月时的BNI疼痛评分分级将患者分为治愈组(BNI疼痛评分分级I~Ⅱ级)和复发组(BNI疼痛评分分级Ⅲ~Ⅴ级),测量2组患者患侧及健侧的卵圆孔长径、横径、面积数据。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2组患者患侧卵圆孔长径、横径、面积及患/健侧卵圆孔长径比、横径比、面积比与PBC术后疼痛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截止术后随访第12个月,50例(83.3%)患者疼痛缓解(治愈组),10例(16.7%)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复发(复发组),总有效率83.3%。2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愈组患侧卵圆孔长径、患/健侧卵圆孔长径比及面积比均明显大于复发组(均P<0.05);2组间患侧卵圆孔横径、面积及患/健侧卵圆孔横径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患侧卵圆孔长径的AUC为0.290(95%CI 0.131~0.449,P=0.073),患/健侧卵圆孔长径比的AUC为0.792(95%CI 0.628~0.956,P=0.004),患/健侧卵圆孔面积比的AUC为
李传胜杨婕韩凤伟呼铁民张继伟刘兵闫丽娜刘文霞王昆鹏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卵圆孔
恶性胶质瘤25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胶质瘤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行开颅显微手术切除,术后第2周开始口服化疗药物替莫唑胺(TMZ)150mg/m^2/d,连续5d,28d为一疗程,据耐药情况给予2~6个疗程。配合全脑放疔,2Gy/次,5次/疗程,总量50Gy。结果:25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6个月生存23例(占92%),1年生存22例(占88%),2年生存17例(占68%)。全部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显微手术力争全切,术后化疗联合放疔,是一种综合治疗人脑恶性胶质瘤的有效手段。
孟杰王昆鹏刘岩韩凤伟
关键词:胶质瘤显微手术替莫唑胺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57
2011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我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2009年8月颅内动脉瘤破裂致SAH的所有住院患者359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288例,选择符合入选标准者268例为本研究对象。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预后,依据预后不同分为两组:预后不良组(GOS≤3分)和预后良好组(GOS 4-5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个月、3个月和1年的GOS评价患者预后。结果颅内动脉瘤破裂致SAH患者预后不良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因素为:大量饮酒、围术期高血糖、临床病情分级(Hunt-Hess分级)Ⅳ-Ⅴ级、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CT Fisher分级)Ⅳ-Ⅴ级和Hunt-Hess分级Ⅳ-Ⅴ级患者中晚期手术(P〈0.05)。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动脉瘤家族史和Hunt-Hess分级为Ⅰ-Ⅲ级患者手术时机与SAH患者预后不良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饮酒、围术期高血糖、临床Hunt-Hess分级Ⅳ-Ⅴ级、颅脑CT Fisher分级Ⅲ-Ⅳ级、动脉瘤多发以及术后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均是动脉瘤破裂致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呼铁民韩凤伟王维兴马志君张继伟田甜于淼王昆鹏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
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合并脑血管痉挛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论在颅内动脉瘤合并脑血管痉挛(CVS)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将196例住院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的方法,并对患者治疗的致残率及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合并CVS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综合干预,是降低致残率的有效方法,并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韩凤伟徐海波呼铁民闫丽娜董建军刘岩杨玉香
关键词:循证护理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痉挛
个体因素对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个体因素对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1月至2022年2月经PBC治疗的89例PT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疼痛评分(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 pain score,BNI疼痛评分)对面部疼痛进行分级。随访并记录术后3、6、9及12个月疼痛复发情况(BNI疼痛评分),根据第12个月的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治愈组(BNI疼痛评分Ⅰ~Ⅱ)和复发组(BNI疼痛评分Ⅲ~Ⅴ),分析两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侧别、病程、累及分支、手术史、术前BNI疼痛评分、卵圆孔(Foramen Ovale,FO)外口大小(包括长径、横径、长径比、横径比)等个体因素与PBC术后复发之间的联系。结果:术后随访期间共有18例患者出现疼痛复发,单因素分析得出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侧别、累及分支、术前BNI疼痛评分、FO的横径和横径比在治愈组和复发组中无显著差异(P>0.05);BMI、病程、手术史、FO的长径、长径比与术后疗效有关(P<0.05)。对有意义的个体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BMI≥24kg/m^(2)、病程≥5年、既往手术史是术后疼痛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FO长径是术后复发的保护性因素(P<0.05)。对FO长径行ROC曲线分析,结果示:FO长径对PBC术后疼痛复发具有预测作用(P<0.05),预测效力为68.9%。计算最大约登指数为0.359,其所对应FO长径为6.74mm,敏感度为0.803,特异性为0.556。结论:PBC是治疗PTN有效的外科手段,个体因素对PBC术后疼痛复发有重要影响。
李传胜王昆鹏杨婕韩凤伟呼铁民张继伟刘兵闫丽娜刘文霞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术后肢体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论在颅内动脉瘤术后肢体康复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早期即进行系统的肢体康复训练。结果锻炼后两组肌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锻炼后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显著增强(P<0.05)。结论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可促进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韩凤伟杨玉香程艳芬刘岩王维兴马洪亮
关键词:循证医学康复四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