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军农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共建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给水中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的几点看法
- 本文针对给水中活性炭深度处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作了总结,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对使用中的活性炭吸附有机物的特性进行了分析.
- 樊康平张素霞顾军农张春雷
- 关键词: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臭氧
- 文献传递
- MBR/PAC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厂尾水的中试研究被引量:18
- 2009年
- 在MBR中试的基础上,向MBR反应器中投加40 g/L粉末活性炭(PAC)构成MBR/PAC组合工艺并处理污水厂尾水。试验结果表明:MBR/PAC系统的出水BOD5≤4 mg/L、COD≤18 mg/L、氨氮≤0.3 mg/L、浊度≤0.2 NTU,处理效果优于MBR系统。PAC能吸附并降解易引起膜污染的有机物,有效降低了膜污染,减缓了过膜压力的增长趋势,保护了膜组件,并且运行效果良好。通过气洗和反冲洗能很好地维持膜的透过性能,离线清洗可基本恢复膜的透过性能。
- 朱亮朱凤春许旭昌徐伟欣王占生顾军农
- 关键词:污水厂尾水
- 预O_3-BAC与BAC饮用水处理工艺中全流程生物作用对比被引量:2
- 2007年
- 介绍了生物作用所占比例的测定方法,预O3-BAC与BAC饮用水处理工艺全流程中生物作用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预臭氧化增强了工艺单元生物作用的去除效果,使后续单元对CODMn、UV254、BDOC、NH4+-N的去除量增大,预O3-BAC工艺中生物作用去除的绝对总量大于BAC工艺;增加了工艺单元的生物量,在沉淀、煤滤、炭滤单元,平均生物量分别为BAC工艺的2.18、1.47、2.12倍。不规则活性炭PJ上生长的生物量是相对规则的柱状炭ZJ-15的2.31倍,为充分利用生物作用,宜选用不定型破碎炭。
- 王代平胡海修顾军农张春雷马刚章涛
- 关键词:预臭氧活性炭生物作用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蓝藻中的微囊藻毒素被引量:20
- 2007年
- 微囊藻毒素是由淡水蓝绿藻产生的一类最常见的环七肽缩肝毒素,对动物及人类健康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本文以实验室培养铜绿微囊藻为原料,建立了固相萃取富集微囊藻毒素,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测定藻样中的微囊藻毒素MC-LR的方法。该法绝对检出限为25pg,回收率为70%以上,方法灵敏度高,实用性强。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对实际藻样中的微囊藻毒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藻样含有MC-RR及可能为[Dha]-MC-HtyR、MC-YR、[D-Asp3]-MC-HtyR或[D-Asp3,Dhb7]-MC-HtyR的单体。
- 王蕾李小艳张惠薛文通杨敏樊康平顾军农林爱武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微囊藻毒素蓝藻
- 基于管网水力模型的独立计量分区优化被引量:15
- 2008年
- 管网漏失和水质稳定性是影响供水安全的重要问题,科学合理的独立计量分区(Discrete Metering Area,DMA)管理,可以辅助漏失点定位,控制二次污染。根据北京市某区实际监测数据,开发了供水管网水力水质模型,并应用建立的模型针对该区分析了不同DMA方案的可行性,确定了优化的DMA模式。
- 徐强陈求稳刘锐平顾军农
- 关键词:给水管网管网模型
- 生物陶粒—硅藻土联合工艺脱氮除磷被引量:3
- 2008年
- 试验采用硅藻土和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从10mg/L下降到0.5mg/L以下,去除率70~95%;硅藻土澄清池对总磷的去除率高于95%;且对浊度、色度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 杨胜武顾军农张春雷
- 关键词:生物陶粒硅藻土污水处理脱氮除磷
- 计算流体力学法臭氧接触池水力条件优化被引量:1
- 2012年
-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模拟了北京某水厂臭氧接触池中水的流态分布及水力效率。通过流体停留时间分布(RTD)的分析,得知臭氧接触池的T10/HRT为0.466,短流现象明显,水力效率低。在臭氧接触池中增加导流板后,T10/HRT值可提高20.38%,但T90/HRT高达1.316,回流现象明显;设置横挡板,可将T10/HRT提高15.88%,同时T90/HRT降至0.821,RTD更为集中,流场更接近理想活塞流。因此,增加横挡板有利于臭氧接触池水力效率的提高。
- 袁蓉芳周北海施春红顾军农
-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臭氧接触池水处理水力效率
- 管网水力与水质模型在多水厂供水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1年
-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量日益增加,以往单水厂供水已不能满足用水需求,多数城市都是多水厂供水,但此供水模式给压力调度和水质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以北方某市供水管网为例,基于EPANET计算引擎,分析了多水厂供水条件下管网的水力学和水质特征;计算了主要水厂的供水范围,通过关闭供水范围边界阀门可实现供水的分区管理。
- 徐强陈求稳李伟峰顾军农
- 关键词:分区管理
- 布水不均匀性对斜管沉淀池临界沉速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8年
- 根据斜管沉淀池的姚氏特性参数,通过改变沉淀池的结构参数,分析了布水不均匀性对沉淀效果的影响,对确定原水条件下的斜管沉淀池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长宽比的增加,絮体的沉降效果和出水水质逐渐变差;且当q为10m3·m-2·h-1和20m3·m-2·h-1时,L/B分别大于5和3时,下滑絮体的受力F合几乎为0,固液分离效果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布水区高度h1的增大首管的临界沉速逐渐减小,适宜的布水区高度h1为1.2~1.6m;随着斜管管径d和表面负荷q的增大,首管临界沉速与沉淀池平均临界沉速差值(Δ(uF0-u0))逐渐加大。
- 黄廷林李玉仙何文杰樊康平顾军农
- 关键词:斜管沉淀池
- 北京市某区供水管网水质变化研究及模拟被引量:4
- 2008年
- 管网水质稳定性是安全供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需要研究管网中水质变化规律。由于管道的封闭性,通常很难进行大面积管网水质监测。管网水力与水质模型为研究管网水质变化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实际监测和实验室内管段模拟试验分析了北京市某区供水管网中水质变化的规律,建立了供水管网水力水质模型,并应用建立的模型模拟了该区管网水质的变化过程。
- 徐强陈求稳刘锐平顾军农
- 关键词:给水管网水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