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淑芳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选育鉴定及产酶性能研究
- 优良的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选育对于生物质转化成燃料乙醇及其他轻化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自然环境筛选出8株具有不同种属特征的野生型纤维素酶产生菌,选择其中的一株优势菌为出发菌株,进行产酶条件的优化和诱变育种工作,提高其...
- 颜淑芳
- 关键词:纤维素酶响应面优化发酵液燃料乙醇
- 文献传递
- 响应面法优化灰绿青霉Penicillium glaucum NS16产酶条件被引量:11
- 2010年
- 采用响应面法对灰绿青霉Penicillium glaucum NS16生产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方法研究有关碳源、氮源、无机盐、发酵时间、摇床转速等18个发酵因子对菌株发酵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产酶的显著因子是麸皮、CMC的含量和发酵时间。根据实验结果和经验方法对显著影响因子的取值范围进行预估,并采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进行优化,然后应用响应面模拟预测和摇瓶发酵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发酵条件为培养基中麸皮6.0g/L,CMC7.0g/L,发酵时间96h,摇瓶发酵液中CMC酶活均接近309IU/mL,优化预测值和实验验证值拟合度达到99%,比初始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菌株产CMC酶活94.51IU/mL提高了227%。
- 段学辉颜淑芳彭云召贾奎艳
- 关键词:纤维素酶产生菌响应面
- 假丝酵母和白地霉的原生质体融合研究
- 2010年
- 对影响假丝酵母和白地霉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因素:菌龄、破壁酶的种类和浓度、酶解时间、脱壁促进剂、渗透压稳定剂进行了研究。在综合比较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基础上,确定了制备原生质体的优化条件为:选用对数生长中期的菌体,用0.05%EDTA进行预处理,以0.7 mol/L NaCl为渗透压稳定剂,1.5%的纤维素酶30℃作用60 min。在此条件下,实验选育获得一株融合株CG16,其表型遗传性状和发酵性能稳定,产酶活力好,固态发酵脂肪水解酶活达到82.22 U/g干物质,比亲本假丝酵母和白地霉的产酶活力分别提高了32%和171%。
- 段学辉高鹤颜淑芳王志园
- 关键词:脂肪酶假丝酵母白地霉原生质体融合
- 几株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能力被引量:8
- 2010年
- 从枯枝、秸秆、土壤中分离出35株产纤维素酶菌株。以酶活值作为复筛标准,筛选出5株产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活力相对较高的菌株,分别为柱隔孢霉(Ramularia NS1)、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 NS2)、灰绿青霉(Penicillium glaucum NS3)、白腐菌(White-rot fungi NS4)和绿色木霉(T.viride Persex Fx NS5)。经?瓶发酵和酶活检测,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酶活)分别为297.97 IU/mL,300.11 IU/mL,154.83 IU/mL,146.68 IU/mL,308.14 IU/mL;滤纸酶活(FPA酶活)分别为6.56 IU/mL,5.63 IU/mL,4.29 IU/mL,9.63 IU/mL,8.02 IU/mL。其中绿色木霉(T.viride PersexFxNS5)在发酵条件:麸皮:CMC-Na(1:1)各6 g/L,硫酸铵4 g/L,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3 d,发酵液CMC酶活和滤纸酶活分别达到352.11 IU/mL和13.96 IU/mL,比初筛酶活分别提高14.26%和74.06%。
- 段学辉颜淑芳高鹤
- 关键词:纤维素酶绿色木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