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方
- 作品数:13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市防雷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气象局青年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医院建筑防雷设计探讨被引量:2
- 2011年
- 结合医院建筑的特点,对医院建筑的防雷等级划分、屏蔽、不同的医疗场所的配电系统、等电位与接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医院建筑防雷设计类别应在一般建筑设计类别的基础上考虑医院属于人员密集型公共建筑这一特点;重要的医疗场所其设备应尽量放置在高屏蔽空间;对不同类别医疗场所,在配电系统、接地、等电位方面应作相应的处理。
- 李路杨磊骆方陈咏涛
- 关键词:医院建筑防雷等级配电系统等电位联结
- 重庆市雷电灾害状况及其农村防雷建议被引量:13
- 2010年
- 为了摸清重庆雷电灾害(简称雷灾)的现状、时空分布及农村地区的雷灾成因与防治对策,笔者在重庆市34个代表站1998—2008年共11年的雷灾数据的基础上就雷灾现状、时空分布及农村地区发生环境、灾害受体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初步结果:①重庆雷灾次数与区域雷暴日数基本一致,呈1年高1年低或2高1年低的趋势;②雷灾多发生在城市,其事故数量及经济损失远远超过农村;③重庆的雷灾密度中心有两个:即主城及其以东相邻地区,黔江和秀山;④雷灾人员伤亡主要发生在农村(占92.7%),户内是主要发生环境,雷灾死亡数与死伤数之比户外远高于户内;⑤农村地区雷灾的经济损失、数量主要表现在公共设施、电气设备、建筑物上,表明了直击雷和雷电波入侵是雷灾的主要途径;⑥针对该市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农村防雷对策。
- 骆方叶月珍杨磊曾理
- 关键词:雷电灾害农村防御对策
- 重庆地区雷暴日与云地闪电密度关系研究
- 为更好应用闪电定位系统数据统计分析雷电活动规律,本文利用重庆市气象局1个国家基准气候站和11个国家基本气象站(以下简称12个站)的雷暴日资料,根据GB50057推荐的落雷密度计算方法获取的落雷密度与闪电定位系统监测(以下...
- 覃彬全骆方
- 关键词:雷电日地闪密度
- 文献传递
- 重庆地区雷暴日与云地闪电密度关系研究
- 为更好应用闪电定位系统数据统计分析雷电活动规律,本文利用重庆市气象局1 个国家基准气候站和11 个国家基本气象站(以下简称12 个站)的雷暴日资料,根据GB50057 推荐的落雷密度计算方法获取的落雷密度与闪电定位系统监...
- 覃彬全骆方
- 关键词:雷暴日雷电日地闪密度
- 文献传递
- 水中构筑物或建筑物接地电阻测试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的水中构筑物或建筑物接地电阻测试装置,包括测量表、漂浮固定线、防水漂浮引线、辅助电压极、辅助电流极和2个防水震动浮箱;辅助电压极、辅助电流极分别固定在2个防水震动浮箱的底部,测量表分别通过防水漂浮引线与辅助电压...
- 李良福覃彬全杨磊骆方刘青松糜翔李黎
- 文献传递
- 水中构筑物或建筑物接地电阻测试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中构筑物或建筑物接地电阻测试装置,包括测量表、漂浮固定线、防水漂浮引线、辅助电压极、辅助电流极和2个防水震动浮箱;辅助电压极、辅助电流极分别固定在2个防水震动浮箱的底部,测量表分别通过防水漂浮引线与辅助...
- 李良福覃彬全杨磊骆方刘青松糜翔李黎
- 文献传递
- 重庆轻轨防雷效益评估分析
- 本文采用ADTD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通过对重庆轻轨采取防雷保护措施前后人员生命损失风险和经济价值损失风险进行评估计算,结果表明跨座式单轨采取雷电防护措施后,人员生命损失风险减少了96.98%,经济价值损失风险减少97....
- 林涛陈宏李黎骆方
- 关键词:雷击事故
- 水中测量接地电阻的探讨和实验被引量:1
- 2013年
- 简述三极法通过土壤形成电流回路测量接地电阻的原理;探讨三极法在水中测量接地电阻的可行性;对有代表性水域的接地电阻采用比较法进行实地测量;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系数分析方法探讨三极法在水中测量接地电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 杨磊余蜀豫李路骆方廖路
- 关键词:防雷接地接地电阻接地装置方差分析
- 水中构筑物或建筑物接地电阻测试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的水中构筑物或建筑物接地电阻测试装置,包括测量表、漂浮固定线、防水漂浮引线、辅助电压极、辅助电流极和2个防水震动浮箱;辅助电压极、辅助电流极分别固定在2个防水震动浮箱的底部,测量表分别通过防水漂浮引线与辅助电压...
- 李良福覃彬全杨磊骆方刘青松糜翔李黎
- 文献传递
- 重庆地区雷电日雷暴日关系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为了更好地应用雷电定位系统的自动监测数据统计雷电日参数,在比较多年重庆地区雷暴日资料与近年来自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该区域13个国家基准气候站的雷电日与雷暴日数据。结果表明:(1)平均雷暴日与平均雷电日的比值各站差异显著。总体来看,雷暴日数值小于雷电日并成正相关;其比例与观测区域面积、地形地貌环境关系密切;(2)不同雷电日观测半径差异显著,且均小于10km,一方面说明雷电活动的不均匀性;另一方面,说明器测的灵敏度远高于人的听力和视觉,观测人员对雷声的听力范围不大于10km;(3)主城区域雷电日观测半径最小,这是由于观测站周围的建筑物阻碍、环境噪声与空气中能见度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4)雷电日观测半径与地形地貌的关系明显,重庆市主城区雷电日观测半径较小,东北和东南部雷电日观测半径较大,总体来看地形地貌、城市化进程相似的区域,雷电日半径有可比性,器测数据是连续性的。
- 骆方覃彬全余沛糜祥叶月珍
- 关键词:雷暴日雷电日地形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