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新程

作品数:14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骨折
  • 4篇髓内
  • 4篇转子间
  • 4篇转子间骨折
  • 4篇股骨
  • 4篇股骨转子
  • 4篇股骨转子间
  • 4篇股骨转子间骨...
  • 3篇髓内钉
  • 3篇髌骨
  • 3篇老年
  • 3篇老年股骨
  • 3篇老年股骨转子...
  • 2篇血量
  • 2篇张力带
  • 2篇肉瘤
  • 2篇失血
  • 2篇失血量
  • 2篇手术
  • 2篇髌骨骨折

机构

  • 14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魏新程
  • 8篇范磊
  • 7篇许诺
  • 7篇黄野
  • 6篇杨凌云
  • 5篇袁同洲
  • 4篇王国栋
  • 4篇何斌
  • 3篇王云华
  • 2篇朱齐飞
  • 1篇张进章
  • 1篇王娟
  • 1篇王伯尧
  • 1篇陈琦
  • 1篇徐晶晶
  • 1篇吴涛
  • 1篇刘军
  • 1篇杜江

传媒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安徽医专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酯不可吸收缝线星形缝合结合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聚酯不可吸收缝线星形缝合结合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聚酯不可吸收缝线星形缝合结合分体式髌骨爪治疗29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中确定髌骨满意复位后,用可吸收缝线2-0抗菌微乔间断缝合骨膜及髌前韧带。聚酯不可吸收缝线环扎固定髌骨,再星形缝合张力带固定于髌骨前方。检查碎骨折块稳定情况后,根据髌骨的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分体式髌骨爪固定髌骨。术后每个月门诊复查X射线片,直至骨折愈合。术后6个月,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临床评估标准评分量表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6例患者获得6~14个月的随访。手术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临床评估标准评分量表,优1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2.3%。结论聚酯不可吸收缝线星形缝合结合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简单、固定可靠,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训练,手术疗效较好。
许诺魏新程杨凌云陈斌黄野
关键词:髌骨粉碎性骨折髌骨爪
ETButton-AC系统与锁骨钩钢板在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中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ETButton-AC系统与锁骨钩钢板在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需要行手术治疗的49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其中26例使用ETButton-AC系统治疗,23例使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恢复日常活动所需时间、肩关节ASE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TButton-AC组的手术时间略大于锁骨钩钢板组,住院时长少于锁骨钩钢板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TButton-AC组的术中出血量、恢复日常活动所需时间明显少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Button-AC组术后1、3个月的ASES评分(包括VAS疼痛评分与平均累计日常活动评分)均明显优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Button-AC组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意义的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ETButton-AC系统可进一步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术后患者肩关节疼痛情况和日常活动情况,且术后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张文杰徐晶晶魏新程朱齐飞许诺范磊
关键词:锁骨钩钢板肩锁关节脱位喙锁韧带
手法复位结合微创T型小切口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20年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指位于肱骨解剖颈2~3 cm处的骨折,该部位为松质骨向皮质骨过渡的移行部位,为力学薄弱区,此类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引起,常发生于老年人群[1]。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发生与骨质疏松有明显的相关性,其特点有骨松质稀疏、骨皮质较薄,低能量的创伤即可造成骨折,骨折类型常为粉碎性,骨折断端常发生骨质丢失,易伴有患侧肩关节不稳定,复位及固定困难,常损伤肱骨头的血液供应,影响骨折愈合,导致骨折不愈合,治疗难度大[2-3]。PHLOS锁定钢板固定技术遵循了目前通用的弹性生物学内固定的原则,适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目前已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疗效肯定[4-5]。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我科采用传统的手法复位结合微创T型小切口PHLOS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62例病人的资料,旨在探究该方法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张涵何斌王云华范磊陆逸卿魏新程沈亚骏
关键词:手法复位肱骨外科颈骨折骨折断端小切口肱骨头骨松质
髌上入路、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为胫骨髓内钉置入路径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8例胫骨干骨折患者,男性42例,女性16例;年龄19~73岁,平均50.3岁。均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按手术入路分为髌上入路(SPN)组和髌下入路(IPN)组,各29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膝前疼痛、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定期电话及门诊随访13~20个月,平均15.6个月。SPN组手术时间(100.66±6.78)min短于IPN组(110.07±8.92)min;SPN组与IPN组相比,膝前疼痛程度较轻(VAS评分1.07±1.00 vs.1.66±1.40),膝关节功能评分较高(Lysholm评分96.28±4.08 vs.93.93±4.62,Oxford评分53.28±3.96 vs.51.17±3.55),P<0.05。SPN组与IPN组在出血量[(79.31±11.00)mL vs.(83.10±11.37)mL]、骨折愈合方面(RUST评分27.03±2.34 vs.26.72±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髌下入路组相比,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高,值得临床推广。
魏新程杨凌云刘军王国栋
关键词: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入路
circ_0001246调节miRNA30a对骨肉瘤化疗敏感性影响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circ0001246调节miRNA30a及影响骨肉瘤化疗敏感性的机制。方法:将骨肉瘤细胞随机分为3组,分别置于6孔板中,包括未转染组(空白组)、siRNA阴性对照转染组(NC组)和siRNA转染组(circ0001246 siRNA转染组),转染后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检测各组细胞circ0001246、miRNA30a的表达,用流式细胞AnnexinV/7AAD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对化疗药物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的敏感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0001246对miRNA30a的"吸附"作用。结果:circ0001246 siRNA转染组的细胞miRNA30a表达较NC组和空白组明显上调(P <0.05),骨肉瘤中circ0001246和miRNA30a的表达呈现负反馈。circ0001246 siRNA转染组细胞凋亡率较NC组和空白组明显升高(P <0.05)。circ0001246可以通过直接碱基配对吸附miRNA30a发挥调控作用。结论:circ0001246是骨肉瘤相关癌基因,靶向抑制骨肉瘤中circ0001246表达可以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依托泊苷的敏感性,该作用可能是通过circ0001246的吸附功能负调控miRNA30a表达而实现的。
王娟吴涛何斌王伯尧魏新程范磊
关键词:化疗依托泊苷骨肉瘤
双钢缆缝扎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双钢缆缝扎固定和AO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更加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案。方法 AO钢丝张力带组54例,双钢缆缝扎组40例,平均随访28.6个月。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评价标准评判治疗效果。结果双钢缆缝扎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钢丝张力带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价标准双钢缆缝扎组明显优于钢丝张力带治疗组(P<0.05)。结论双钢缆缝扎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适用性广、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范磊袁同洲黄野魏新程
关键词:髌骨骨折钢丝张力带
术中保温干预减少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失血量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干预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分成保温干预组和低体温组,比较两组患者失血量。结果:保温干预组的失血量明显少于低体温组(P<0.05)。结论:术中保温干预防止低体温可减少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失血量,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陈斌许诺杨凌云范磊魏新程黄野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血围手术期
自适应学习技术在骨科规培医学模拟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自适应学习技术在骨科规培医学模拟教学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骨科规培住院医师和临床型研究生46人,分组培训,观察组学员接受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培训,对照组学员接受传统的医学模拟教学为主的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和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学员由临床技能操作成绩、操作能力、信心、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适应学习技术可以提高骨科规培技能医学模拟教学培训效果。
许诺王云华魏新程
关键词:骨科医学模拟教学医学教育教学模式
髌骨骨折四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AO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聚髌器内固定、Cable-pin内固定、单纯钢缆环扎四种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探讨更加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案。方法 AO改良张力带钢丝组87例,平均随访24个月;聚髌器组46例,平均随...
魏新程范磊何斌王云华黄野袁同洲
关键词:髌骨骨折改良张力带钢丝聚髌器
文献传递
DHS、PFNA、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比较InterTAN髓内钉、PFNA防旋髓内钉和DHS动力髋螺钉3种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DHS、PFNA和InterTAN 3种不同内固定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比较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InterTAN组和PFN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均明显优于DHS组(P<0.05)。结论:InterTAN和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更加适用于老年转子间骨折治疗。
魏新程袁同洲黄野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